学术投稿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张锦清;朱幼琴;许瑞宝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之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1 456例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之后需进行预防,对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 接种的1 456小儿经3个月的跟踪调查,有11例小儿出现了不良反应,占0.76%,主要是身体局部有红肿热痛情况,或者是有低热等,均无潜在的生命威胁.结论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性,还有按种人员的操作技术等有很大的关系.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及安全的接种技术,再加上良好的接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导尿成功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致急性尿潴留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对胆囊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胆囊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且手术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疼痛发生情况、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无痛病例数和1级、3级、4级疼痛发生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低度舒适、中度舒适、高度舒适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胆囊患者术后采用舒适护理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颖;谢佳;李佳;陈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胆囊炎患者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熊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手术儿童留置针穿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对小儿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手术患儿2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前1h在穿刺部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常规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的人数及患儿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首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穿刺时的疼痛,提高小儿静脉留置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马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重症烧烫伤30例休克期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烧烫伤患者休克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儿童重症烧烫伤患者休克期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30例儿童重症烧烫伤患者经科学分析治疗和对症处置后均平稳度过烧烫伤后48 h的休克期,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结论 儿童重症烧烫伤患者在休克期内病情变化快,应高度重视,科学分析,根据儿童自身特点及病情变化及时对症治疗.

    作者:张彦忠;王大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98例共117个肿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消融后声诺维SonoVue超声造影117个肿瘤均被完全消融,通过围术期护理,使患者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治疗后的康复,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微波刀配合注射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具有损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脏恶性肿瘤微创治疗新方法.

    作者:原晓红;迟晓妮;邹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员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甚至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作为海南省岛东地区市级三甲中医院,我院肩负繁重的带教任务,有大批的实习护生、试用期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和轮科护士需要跟师学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护理专业的本领,终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思想心理素质好、理论扎实、技能过硬、服务理念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白衣天使队伍,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一直以来关注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采用新的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诊断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的价值探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对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呼吸系统发育异常诊断标准,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检查.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人员完成本次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相关检查工作.结果 71例呼吸系统发育异常患者经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诊断正确率为83.10%,未检出率仅为16.90%.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呼吸系统发育异常的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多层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检查并确诊病情,有利于患者获得及时救活并保障其临床疗效.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线性探针技术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对比

    目的 对线性探针技术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在耐药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接收的20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检测.试验组标本采用线性探针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比较2组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结果 试验组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且检测出报告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性探针技术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均好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松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作为急性脑梗死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51例(92.73%),对照组为43例(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02±3.63)分,对照组为(12.44±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东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糖尿病1例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用治疗哮喘的药物按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能够较快地缓解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消除患者的症状、改善低氧血症和气流受限,同时还需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再次急性发作[1,2].现对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蔡艳;顾艳;王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按照血压控制现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血压控制迭标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50例.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少于对照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的OR值分别是1.218,1.371,1.425,1.683,1.266(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不良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在妊娠期,对休息和营养更加重视,但活动量减少了,到了分娩期,胎儿体重普遍较高,致使产妇思想高度紧张,产程延长,终导致难产[1].那么,如何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心理护理.

    作者:陈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症18例分析

    随着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社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也日益受到重视,糖尿病低血糖症即是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因血糖过低出现相应症状如心悸、出汗、头晕,甚至有昏睡昏迷等[1].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洽社区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1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军;汤燕;孙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参考.方法 对7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热性惊厥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纳入病例38例和40例.结果 惊厥复发组患儿在性别、初次发作年龄、异常围产史、喂养方式、首次发作合并症以及一级亲属中惊厥病史等方面,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及退热后脑电图情况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发热患儿,尤其年龄较小、有惊厥家族史、合并围生期损伤、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者,惊厥容易复发,临床应结合首次惊厥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及惊厥类型等采取预防性措施.

    作者:肖珍;张莉;唐小刚;张溯;徐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治疗胫腓骨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手法复位高分子绷带前后托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我市2014年社区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市2014年社区护理工作现状,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对我市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20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我市社区护理现状.结果 社区护士年龄、职称结构缺乏合理性,医护人员学历水平均以本科为主;护士年龄以35岁~45岁为主,所占比例为40.4%;职称结构水平以初级为主,所占比例为81.8%.结论 完善科学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管理体系,提高护士的职称结构,加强护士上岗培训管理,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视,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丁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3.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骨髓炎患者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反复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 7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将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7.5%,其生活质量评分为(92.6±4.8)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2%和(84.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止血较快,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啊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