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渐进式康复护理法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渝婷

关键词: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渐进式康复护理法, 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 对渐进式康复护理法应用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8例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患者行渐进式康复护理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87%)与对照组患者(79.49%)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而言,渐进式康复护理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为3.5 MHz,使用规范化操作方法观察体检者肝脏声像图改变.结果 2 476例常规体检者中检查出脂肪肝患者438例,按性别、年龄等进行分析.结论 超声检查是脂肪肝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迅速、准确、无创、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且可指导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李建刚;樊金莲;王成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过程当中,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肺部单发空洞病变的CT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肺部单发空洞性病变的CT征象,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肺部单发空洞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16例,10例痰菌培养3次阳性确诊,4例经治疗后随访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 肺结核空洞13例,肺癌空洞7例,肺脓肿空洞4例,肺霉菌感染空洞2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空洞2例,隐球菌感染空洞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空洞1例.结论 不同疾病空洞的影像表现各具特点,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多排螺旋CT检查可清楚显示空洞的形态特征,进而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

    作者:许东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慢性病预防控制在我国现行医改中的地位分析

    国民健康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国家改善民生的关键.然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不断推进所致的环境恶化使得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也逐年增多.制定有效策略,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暴露,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是目前我国医疗改革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凤容;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序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1个疗程10d,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结果 采用脲酶试验评价Hp转阴率,观察组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4%(42/50)和68%(34/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面直径平均为(1.28±0.5)mm,对照组溃疡面直径平均为(3.61±0.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好,溃疡愈合率高,Hp再感染复发率低.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单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36例采取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进一步确保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振陆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大同市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我市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卫生安全,我所于2015年6月-9月对全市60所农村自备井供水学校的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样品60所农村自备井供水学校的饮用水.1.2 调查时间2015年6月-9月.

    作者:葛嫦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个体化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及早恢复,避免并发症发生,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纬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妇产科有产后出血倾向的100例孕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治疗组采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产后2h、24 h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双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记录并比较2组结石排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结石排净率高达93.55%,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仅为77.42%(P<0.05),提示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35%)虽略高于对照组(12.90%),但2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晓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儿童血液病102例骨髓细胞学调查

    目的 对儿童血液病骨髓细胞学调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儿童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骨髓血细胞学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肝大患者占43.1%,贫血占38.2%,出血占39.2%,发热占40.2%.结论 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血液病学的重要诊断标准,其有助于血液病的诊断,在血小板疾病诊断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路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42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7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强化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透析不依从、服药不依从、饮食不依从、运动不依从、通路保护不依从分别为14例、10例、9例、12例、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例、20例、19例、23例、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辛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护理结局分类量表在心脏病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结局分类量表在心脏病指导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为护理结局分类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根据第三版《护理结局分类》中有关心脏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制定问卷,对我院110例心脏病患者在健康指导前后进行问卷填写.结果 应用护理结局分类量表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后,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病自我管理(68.9±7.2)分;危险控制:心血管健康(12.6±1.6)分;知识:心脏病管理(81.3±8.5)分,这三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指导前(P<0.05).结论 将护理结局分类量表用于评价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心脏病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预防其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凌香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膀胱肿瘤患者,均在TURBT后即行1次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然后定期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并发腹膜外膀胱穿孔1例、术后出血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轻度输尿管反流2例,无输尿管狭窄发生.术后随访2年~5年,肿瘤复发11例,复发率为26.19%,复发后肿瘤分期进展3例;复发患者予再次TURBT或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进行,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可进一步降低肿瘤复发率,为临床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5%;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2±4.96)d、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3±5.31)d、43.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护患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淑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成人水痘伴消化道出血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2015年9月3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发病前1周曾有与有水痘患者接触史.2015年9月28日受凉后发作咽部疼痛、高热,次日头面部、躯干、四肢陆续发作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部分水疱溃烂;自觉瘙痒症状剧烈,伴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继而呕吐咖啡色样液体,每次约15~20 mL,无法进食;全身乏力疲软,四肢酸痛不适,无头晕头痛.患者否认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作者:陈方;林大东;谢明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2.9%,差异显著(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同时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帅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相较于西医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海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探索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予以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9例治疗有效,21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18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15例,经阴道助产3例,剖宫产2例,产后2h出血量(98.3±19.63)mL,住院时间(5.66±1.9)d;对照组自然分娩2例,经阴道助产3例,剖宫产15例,产后2h出血量(135.76±20.34)mL,住院时间(9.38±2.3)d,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