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分析

李爱琼

关键词:护理带教, 循证护理, 评判性思维,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62名,按照不同的带教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的7个维度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积液ADA升高26例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多发病,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其中结核和肿瘤为常见原因,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经常规检查,确诊较困难,而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012年—2014年6月我院收治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110人,共两个班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外科护理学中的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2组考核成绩情况,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郑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耐量异常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饮食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以及饮食控制的疗效.方法 糖耐量异常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参与者首先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抗凝血酶Ⅲ(AT-Ⅲ).然后,观察组给予标准化的糖尿病饮食.3个月后,再次检测2组参与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饮食控制前,观察组OGTT试验5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A1c也明显高于正常(P<0.01);PT和APTT显著缩短(P<0.05),AT-Ⅲ含量变化不明显.饮食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T和APTT较干预前明显延长(P<0.05),AT-Ⅲ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消失.结论 糖耐量异常患者已有凝血功能改变的迹象,早期饮食干预可逆转这种不利改变.

    作者:郭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100例,根据患者产前有无进行抗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治疗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病死率低,低体重、窒息、先天梅毒发生率小,正常新生儿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检查可有效发现早期梅毒,产前抗梅毒治疗对于改变产妇妊娠结局、提升新生儿预后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尹琳;李琼仙;张向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救车内物品使用与培训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护士对急救车内物品使用及培训需求现状,为急救车内物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368名护士急救车物品使用与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①护士近3年急救车内物品使用频次较多的是吸氧装置、吸痰装置、急救药品等,使用频次较低的是气管插管或喉罩(包括配合)、口咽通气管、呼吸气囊等.②护士对急救车内物品相关知识完全掌握排名靠前的是吸氧装置、吸痰装置、心肺复苏板,相关知识不掌握排名靠前是气管插管或喉罩、口咽通气管、急救药品等.③护士每年参与急救知识培训5次以上的仅有16.8%,还有3.6%的护士没有接受过培训;培训地点多为科内培训,培训形式以理论和操作授课为主,培训内容多为急救药品和器械相关知识.④83.4%的护士表示希望每年能有3次及以上急救车使用的培训,其中以应急演练的形式受欢迎,培训内容以急救器械中气道管理工具为需要.结论 护士急救车相关知识培训有待加强,培训形式及内容须符合护士需求.

    作者:钟雅文;昌子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解四川省巴中市城乡老年群体性生活状况,为老年人性保健提供资料,2013年11月-2015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巴中医院“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乡老年群体性状况现状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巴中市老年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娱乐活动较少,老年群体性健康知识较缺乏,部分老人的生活条件亦有待继续提高.尽管如此,多数老年人仍然认可目前物质及精神生活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作者:余燕;王经泉;龚颖婵;罗兵;李昕;徐世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行政总值班现状分析

    医院行政总值班是每家医院都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为了不断规范和完善行政总值班制度,确保医院非正常工作期间的医疗及生产安全,我院对行政总值班做出了很多改进和完善.1 行政总值班的概念医院行政总值班又称“夜间代理院长”,工作任务是在非办公期间负责处理医院医务、行政和临时紧急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宜.2 行政总值班的人员构成由各职能科室干事以上人员轮流当值,年满50周岁可不参与行政总值班.3 行政总值班的工作职责3.1 负责协调处理医院正常作息时间段以外的医疗、护理、行政事务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

    作者:王丹;陈雨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减轻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妇科手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2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2组术后肛门排气、腹胀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2±2.7)h,肛门排气时间(24.4±3.2)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腹胀发生率21.7%(10/46),明显低于对照组(56.5%,26/46),发生腹胀患者的腹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腹胀发生率以及腹胀程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清会;罗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TACE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TACE)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睡眠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TACE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沈跃兰;徐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2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心功能正常者27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比较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LVDd与E/Ea分别为(57.48±7.54)mm与(13.17±2.45),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而LVEF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LVDd及E/Ea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大而升高,LVEF则随之下降,各项指标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强化护患沟通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护患沟通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患沟通,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 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患沟通,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CTA影像质量及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 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46例,进行CTA检查,观察CT图像成像质量及检查效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52例中有47(90.4%)例成像质量佳,对照组46例中有29(63.0%)例成像质量佳;干预组检查时间(7.60±2.90)min,对照组(10.12±2.80)min,2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患者CTA脑血管成像检查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影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作者:曾燕;高飞;卓丽华;黄迪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物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院收集的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5 237例患者中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68例,其中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就药物分类来说,以抗菌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数多,共35例,占总数的51.47%.结论 药剂科需要注意加强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有必要制定和出台行之有效的制度文件,确保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傅喜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档案管理探讨

    2011年,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颁布实施,并启动了新一轮评审工作.新标准特别强调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建设,要求各项工作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实行痕迹管理.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医院等级评审,收集整理全面、完整的资料非常重要.

    作者:胡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10例的诊治情况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其外科治疗原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其中1例行全乳切除术;2例行3/4象限切除术,4例行1/2象限切除术,3例行区段切除术.结果 1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行1/2象限切除患者中有1例术后存在切口红肿、渗液、愈合欠佳等情况,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据术后常规病理;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行象限或全乳切除术.

    作者:高红;王圣应;洪士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发展中国家药品费用和价格管理政策研究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历来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由于各个国家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医药市场特点不尽相同,所以针对药品费用的管理政策也各不相同,即便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实施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从市场的供方和需方两方面出发,以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为典型代表,按照相关管理政策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各国政策的异同点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的药品价格和费用的管理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宿怀予;宿鑫予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鼻饲路径降低神经外科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饲护理路径对降低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鼻饲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引起鼻饲并发症的因素并采取鼻饲路径干预;并于2014年4月-2014年11月对鼻饲患者再次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前,护士鼻饲正确执行率上升.结论 建立临床鼻饲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操作,并现场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建秀;侯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通络化瘀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络化瘀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再加通络化瘀胶囊治疗,8周为1个疗程.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及测量颈动脉膜中层厚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为35.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颈动脉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络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多强;徐艳群;罗良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红细胞参数MCV/RDW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红细胞参数MCV/RDW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缺铁性贫血患者45例,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29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6例,健康体检者50例,对其展开红细胞参数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不同贫血类型者的MCV、RDW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进行MCV和RDW等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杨道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专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师资建设初探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国际交流日益紧密,双语人才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国内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涉外口腔护理等专业,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双语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培养双语人才的直接实施者,熟练运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是双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就高专医学院校解剖学双语教学中师资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伟;黄俊;刘冬强;吴斌;易志勇;易德保;肖楚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