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结香;龚兰英;黄玉梅;陈超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4.2±17.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0.0±21.5)min,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急诊患者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时间,积极进行救治,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林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428例LC患者术中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4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术后出血、感染及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及仔细观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明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小儿急性肠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小儿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36例展开全面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家长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家长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炎的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宪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其他合并伤,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重点地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治愈80例,好转23例,转上级医院9例,伤重死亡8例。结论严密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演变,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实施有效护理,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王郭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评价2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患者的焦虑程度、综合心理状态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人文关怀可以改善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自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采用OLYMPUS OTV-SI型电子喉镜,配电脑图文工作站,并配活检钳、息肉钳等。对500例患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后作出诊断,对耳鼻咽喉部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咽喉部异物取出等治疗并做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结果慢性咽喉炎92例,声带息肉73例,声带小结69例,咽部异物56例,腺样体肥大29例,声带麻痹17例,其他164例,均得到相应的适当处理。结论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中用途广泛,其图像较纤维喉镜清晰,同时可锁定瞬间图像,与电脑连接保存图像数据资料,利于疾病的诊治,而全面、细致的护理是诊治耳鼻喉科疾病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作者:魏艳艳;庞富连;张清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小儿肥胖现象日趋严重,肥胖率迅速上升,小儿肥胖症已成为一个困扰社会和家长们的问题。我社区参照WHO儿童肥胖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现行的身高标准体重表,高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对2011年-2012年在我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0岁~6岁儿童共1819人进行筛查,检出肥胖儿123例(检出率为6.8%)。对本社区的肥胖儿进行健康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药物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的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督者[1]。加强细节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应注重细节管理在提高临床药品使用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彭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10月来我站自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5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疏导,术中精心护理,术后健康指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术中配合情况、痛觉及手术时间的长短。结果干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稳定了情绪,减轻了疼痛反应,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及护理。方法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对50例乳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其易患乳癌的原因,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后,均能够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乳癌的易患因素与不良心理状态、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雾化吸入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临床上雾化吸入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综合以及归纳,综述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及护理概况,为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和护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从而使之在临床上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作者:赵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情况。术前做充分准备,加强其心理、身体护理;术后认真落实护理常规,防止感染及阴道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本组51例子宫全切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阴式子宫全切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向明;舒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经阴道切除手术的配合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手术配合中的各个环节如: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完成30例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手术配合,患者围术期没有因手术配合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操作技能,有效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结香;龚兰英;黄玉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0例骨盆及各类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针对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00例手术患者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结论围术期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达到手术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给予住院期护理干预和出院后2个月内电话随访,干预前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2个月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时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无痛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我院骨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和无痛护理的观察组45例,比较2组镇痛效果、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和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无痛护理干预运用综合手段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赵巧珍;孟巧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不实施术前访视;观察组93例,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较低,耐受性较差,应激反应不如年轻人灵敏,大多数患者还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之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老年肺炎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1]。加强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等有重要作用[2]。笔者总结了我科对62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可琴;宋增敏;周晋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行激光治疗的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行激光治疗的皮肤血管瘤患儿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饶秋华;晏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