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结肠镜检查前做肠道准备患者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常规组各90例,2组患者检查当天晨空腹,口服平衡电解质洗肠液3000 mL,1 h内服完。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口服洗肠液前预约、口服洗肠液过程中及口服洗肠液结束后注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肠道清洁度有效率:人文关怀组(90%)明显高于常规组(54.44%),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人文关怀组(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43.33%)。结论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能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肠道清洁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食管癌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并与常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例食管癌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在科学高速进步的当今,单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保健服务的要求,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能否取得佳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时二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期间实施阑尾炎手术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护理组,护理组在普通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对策。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普通组;护理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组。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专业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防止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23例脊髓损伤患者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经过有效康复护理,无1例发生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达到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用于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9月在我院疗养的老年人119例,所有老年人均采用景观疗养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价护理前后睡眠情况及睡眠时间。结果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且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景观疗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解决老年人睡眠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41%,健康知识知晓达到97.62%,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困惑,积极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另外还加强了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细致护理,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得到极大改善,进而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因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新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D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35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创面,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应用VDS治疗术后血性引流液4 d后减少,引流通畅,2周后将引流物拆除,拆除后观察创面恢复良好,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加上优质的护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焦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倾听技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护理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护士对健康体检的人群应用非语言技术和一些适当的重复、适时的总结和情感反应等倾听技术进行沟通,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0例体检者中,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倾听技术,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8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高龄患者41例,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给予术前心理行为干预,比较患者入院当天及手术前1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实施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预后。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择期给予心脏介入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有创血压监测期间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开展可提高有创血压监测质量,降低心脏介入术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王钟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36例,分成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当前,高职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护理专业特色缺乏、教学条件落后、教师护理知识缺乏、学生综合素质差等。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从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改变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伟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例羊水栓塞患者因抢救及时和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结论产程中的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和及时的产科处理,对抢救羊水栓塞产妇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成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我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有:①患者多,就诊时间短: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天有一千多门诊患者,既要求医生检查详细、诊断明确,又不能让患者等候时间太久。这就存在着患者数量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需要门诊护理分诊人员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疏导。②科室多、护理工作杂:我院门诊护理岗位设有:导诊台、咨询服务台、挂号室、候诊室、抽血间、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观察室、抢救室等,还配有中西药房、便民药房、检验科、收费处等医技科室。护理工作主要有导诊、咨询、抽血、注射、输液、换药,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检查、抢救等,同时还要做好门诊诊室管理、卫生清洁及各诊室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医院的发展,门诊护理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③就诊环节多:患者在门诊就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候诊、就诊、交费、化验、检查、取药、治疗、注射或输液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④科室多、医生轮转快:门诊有内、外、妇产、五官等各科各系统专业共20多个,门诊医生通常由各科室派出,轮转变换较快。要求护士掌握多学科知识。⑤应急变化多:门诊患者数、病情轻重缓急难以预测,要求护士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能力,以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因此,门诊护理工作要求通过各种管理措施,以方便患者为出发点,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改善门诊设施条件,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几个关口采用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及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关口优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2组在并发症发生与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缩短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口优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术中并发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樊俊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繁重琐碎,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才能适应日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广泛推行,给护理人员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对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应采取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我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更应该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护士长应从患者出发,在狠抓服务和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会用技巧、方法管理好科室,留住护理人才,以积极的心态带领科室护士脚踏实地做好护理工作,真心诚意为患者服务。
作者:来惠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0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总结个体化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应注重从整体出发,采用综合个体化措施,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司利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促进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随访2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比较、收缩压比较、对疾病的认识、不良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控制、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有效的康复护理后,血压明显得到控制,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剑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2组进入手术室麻醉前的心率、血压、不良心理反应以及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心理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心理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