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食管癌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并与常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例食管癌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在科学高速进步的当今,单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保健服务的要求,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能否取得佳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时二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总结个体化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应注重从整体出发,采用综合个体化措施,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司利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慢性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自我管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应用于社区护理中能有效增加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病残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并发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降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凡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倾听技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护理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护士对健康体检的人群应用非语言技术和一些适当的重复、适时的总结和情感反应等倾听技术进行沟通,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0例体检者中,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倾听技术,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36例,分成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记录2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经积极救治后,护理组患者死亡11例(26.19%),对照组患者死亡14例(3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但其预后主要与发生功能障碍的脏器数量相关。
作者:黄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外科专科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疼痛护理。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屈曲及膝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减轻病例多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术后24 h、72 h和7 d膝关节活动时屈曲度数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农丽英;李佳;周苏丽;查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95±1.73)d,病死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7%,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47±1.60)d,病死率为3.7%,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护理满意度为87.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新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2组进入手术室麻醉前的心率、血压、不良心理反应以及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心理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心理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技巧和要点。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39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39例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因为手术配合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伤口无红肿及渗出,均达Ⅰ期愈合;治愈率为100%。结论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步骤要求及解剖特点,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及用物,为术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医院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辉;丁丹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髌骨骨折患者均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62例患者术后经X线片检查发现骨折均实现良好对位且达到解剖复位,经随访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膝关节强直,髌骨爪移位、脱出,髌骨关节面错格等不良事件;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在髌骨骨折治疗中有显著疗效,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牛素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通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且无1例复发。结论通过对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作者:朱明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D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35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创面,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应用VDS治疗术后血性引流液4 d后减少,引流通畅,2周后将引流物拆除,拆除后观察创面恢复良好,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加上优质的护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焦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6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创造舒适环境、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家属支持、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潘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肛门通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Ⅰ级愈合率、自主排尿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展开围术期专科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古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择期给予心脏介入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有创血压监测期间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开展可提高有创血压监测质量,降低心脏介入术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王钟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91例确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单号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双号45例(预见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见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5.56%、便秘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3%,3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疾病评估、降低颅内压、控制发热、呼吸道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预防便秘等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保护脑组织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成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1年以来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医务人员娴熟的急救技能,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急性心梗肌死患者的治愈和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琼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48例高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8例高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89.58%,中途转开腹手术5例,占10.42%;平均手术时间(34.5±7.5)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 d~9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1.9)d;43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对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作者:陈英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手术患者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护理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60例新生儿室息患儿采取急救和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0例窒息新生儿经急救和护理后57例治愈,治愈率达95%,其余3例症状好转继续接受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结论采取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新生儿复苏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静脉输液穿刺有无回血是判断穿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经常会出现穿刺成功后无回血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判断,冷静分析原因并及时给予处理,尽量减少患儿再次穿刺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减少护患矛盾纠纷。只有不断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作者:杨秀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期间实施阑尾炎手术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护理组,护理组在普通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对策。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普通组;护理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组。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实施围术期专业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前收治的124例外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我院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收治的135例外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实施前(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爱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故发生率、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家属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予以安全护理,能及时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胡书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者33例,重点分析其输液方法、效果以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33例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为7 d,短为2 d,平均为(4.5±2.5)d,在此过程中无患者由于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科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保护静脉血管畅通,有利于及时给药,并且能够减少儿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具有临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法将足月妊娠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2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32例(采用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治疗)与对照组98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比较2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率,完善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付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41%,健康知识知晓达到97.62%,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困惑,积极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另外还加强了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细致护理,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得到极大改善,进而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因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新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用于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9月在我院疗养的老年人119例,所有老年人均采用景观疗养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价护理前后睡眠情况及睡眠时间。结果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且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景观疗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解决老年人睡眠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结肠镜检查前做肠道准备患者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和常规组各90例,2组患者检查当天晨空腹,口服平衡电解质洗肠液3000 mL,1 h内服完。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口服洗肠液前预约、口服洗肠液过程中及口服洗肠液结束后注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肠道清洁度有效率:人文关怀组(90%)明显高于常规组(54.44%),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人文关怀组(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43.33%)。结论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能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肠道清洁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修复四肢创面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一次性肉芽生长良好的25例,有3例经过二次清创二次封闭后肉芽组织生长鲜活。肉芽生长良好后给予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再次负压封闭,8 d后撤除封闭引流,28例全部成活。结论重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龚新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例羊水栓塞患者因抢救及时和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结论产程中的密切监护、早期发现和及时的产科处理,对抢救羊水栓塞产妇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成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为加强神经内科护理巡视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院分级护理要求,结合神经内科专科特点,探索设计适应专科特点的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治疗及巡视等环节,护理人员明确了观察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巡视工作,有利于每一位患者得到更全面的照护。
作者:孙邦艳;何小娟;卢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女性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妇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负面情绪评分及产后抑郁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产妇状态良好率、新生儿状态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汉密尔顿郁抑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增加产妇的顺产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减轻产后的负面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喉全切患者心理护理的价值及重要性。方法将我科2009年8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喉全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日延长,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护理不到位,将给喉全切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须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朱虹;柴小花;卢庆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及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12例,按照手术方式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三镜联合手术及专业的护理措施,对照组(56例)采用开腹手术及常规护理方法,对2组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镜联合结合专业护理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不足之处是住院费用较高及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作者:岳风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2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统计出院时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不但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和降低住院费用,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建立较为完善的感染控制措施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学习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能够较好地遵守操作规程,使医院护理管理得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医院感染率也得到相应的降低。采用规范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郑燕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繁重琐碎,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才能适应日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广泛推行,给护理人员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对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应采取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我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更应该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护士长应从患者出发,在狠抓服务和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会用技巧、方法管理好科室,留住护理人才,以积极的心态带领科室护士脚踏实地做好护理工作,真心诚意为患者服务。
作者:来惠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0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在目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做好沟通是临床护理重点之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眼神,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有治疗性的沟通、日常护患沟通和特殊情况下的沟通[1]。在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主要是接诊、打针、输液,也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形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没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没有好的护理质量,所以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作者:双素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儿77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儿科病房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42例,满意29例,总满意率91.0%;对照组非常满意33例,满意28例,总满意率79.2%,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学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消化内科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并此基础上加以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康复总有效率为98.0%;非常满意26例,较满意14例,满意10例,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我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有:①患者多,就诊时间短: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平均每天有一千多门诊患者,既要求医生检查详细、诊断明确,又不能让患者等候时间太久。这就存在着患者数量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需要门诊护理分诊人员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疏导。②科室多、护理工作杂:我院门诊护理岗位设有:导诊台、咨询服务台、挂号室、候诊室、抽血间、输液室、注射室、换药室、观察室、抢救室等,还配有中西药房、便民药房、检验科、收费处等医技科室。护理工作主要有导诊、咨询、抽血、注射、输液、换药,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检查、抢救等,同时还要做好门诊诊室管理、卫生清洁及各诊室之间的工作协调。随着医院的发展,门诊护理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③就诊环节多:患者在门诊就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候诊、就诊、交费、化验、检查、取药、治疗、注射或输液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障碍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④科室多、医生轮转快:门诊有内、外、妇产、五官等各科各系统专业共20多个,门诊医生通常由各科室派出,轮转变换较快。要求护士掌握多学科知识。⑤应急变化多:门诊患者数、病情轻重缓急难以预测,要求护士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临时调度的能力,以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因此,门诊护理工作要求通过各种管理措施,以方便患者为出发点,合理安排门诊科室布局,改善门诊设施条件,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1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满意度、陪护率、基础护理措施评估与实施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护士基础护理绩效考核明显提高,陪护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护士增强了主动意识,全院配合把护士真正地还给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减少了陪护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曹付梅;崔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护理管理对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院内分泌科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制度。结果我院内分泌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医疗环境因素。结论注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健全、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使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助于提供给患者更加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缓解紧张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胡春丽;韩娟娟;闫会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焦点转移护理;运动-音乐疗法护理。结果本组患者76例,痊愈5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3%。无效4例中新生儿黄疸2例,新生儿肺炎2例。结论加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疗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91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发病期给予抗感染,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高巧燕;林晓静;高海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8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高龄患者41例,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给予术前心理行为干预,比较患者入院当天及手术前1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实施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预后。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有计划、有顺序、完整全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路径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健康教育中,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帮助患儿家长全面、详细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
作者: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与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者可以导致肢端坏疽。其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患者也不断增多,不仅患者自身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重视足部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苏兰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为患儿展开日常护理时,均给予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掌握手足口病知识的能力、预防措施掌握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3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经过相应护理干预后,掌握临床表现相关知识51例(96.2%),掌握传播途径相关知识53例(100%),掌握消毒措施相关知识50例(94.3%),掌握预防措施相关知识52例(98.1%),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8.1%。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当前,高职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护理专业特色缺乏、教学条件落后、教师护理知识缺乏、学生综合素质差等。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从优化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改变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伟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护理大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对人文素质的认识、对生理学与人文素质关系的认识、对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的调查。结果经过一学期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护理专业学生在对待护理专业态度、人文素质的认识、对生理学与人文素质关系的认识、对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生理学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人文教育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秦从军;张大凯;邓良超;王宇;赵马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整体医疗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人民对于医学方面的各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临床带教作为现代护理教育过程中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理论教学成功走向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现代医学院校内现有学生临床带教工作有效的实施,是保证现代临床护理带教能够完美完成的基础。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护理带教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进而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徐雪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促进脑创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4-285.],对其进行维持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正确训练,由近关节到远关节,循序渐进。结果脑创伤病情平稳的患者,经过关节康复训练,出院时肢体活动均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正确的脑创伤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达到大限度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作者:刘晓萍;阴铜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防止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23例脊髓损伤患者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经过有效康复护理,无1例发生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达到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陪待、监护人的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信任关系和治疗关系,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行,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有利于护士白衣天使形象的树立,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普及[1]。
作者:范明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促进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随访2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比较、收缩压比较、对疾病的认识、不良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控制、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有效的康复护理后,血压明显得到控制,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剑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几个关口采用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及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关口优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2组在并发症发生与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缩短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口优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术中并发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樊俊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