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凡晓平

关键词:急性重症脑卒中, 卒中单元, 重症监护, 护理, 预后
摘要:目的:观察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病残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并发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降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者33例,重点分析其输液方法、效果以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33例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为7 d,短为2 d,平均为(4.5±2.5)d,在此过程中无患者由于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科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保护静脉血管畅通,有利于及时给药,并且能够减少儿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具有临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外科护理中护理评估评价标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前收治的124例外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我院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收治的135例外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实施前(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实施护理评估评价标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爱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外科专科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疼痛护理。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屈曲及膝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减轻病例多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术后24 h、72 h和7 d膝关节活动时屈曲度数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农丽英;李佳;周苏丽;查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2组进入手术室麻醉前的心率、血压、不良心理反应以及术后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心理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前心理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喉全切患者心理护理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喉全切患者心理护理的价值及重要性。方法将我科2009年8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喉全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日延长,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护理不到位,将给喉全切患者造成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须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朱虹;柴小花;卢庆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1年以来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医务人员娴熟的急救技能,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急性心梗肌死患者的治愈和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琼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记录2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经积极救治后,护理组患者死亡11例(26.19%),对照组患者死亡14例(3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存活率,但其预后主要与发生功能障碍的脏器数量相关。

    作者:黄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手术患者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良好护患沟通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探讨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陪待、监护人的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信任关系和治疗关系,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行,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有利于护士白衣天使形象的树立,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普及[1]。

    作者:范明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及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12例,按照手术方式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三镜联合手术及专业的护理措施,对照组(56例)采用开腹手术及常规护理方法,对2组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镜联合结合专业护理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不足之处是住院费用较高及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作者:岳风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个体化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颈内固定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应注重从整体出发,采用综合个体化措施,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司利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促进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随访2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比较、收缩压比较、对疾病的认识、不良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控制、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有效的康复护理后,血压明显得到控制,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剑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儿77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儿科病房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42例,满意29例,总满意率91.0%;对照组非常满意33例,满意28例,总满意率79.2%,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学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在目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做好沟通是临床护理重点之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眼神,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有治疗性的沟通、日常护患沟通和特殊情况下的沟通[1]。在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主要是接诊、打针、输液,也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形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没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没有好的护理质量,所以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作者:双素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50例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护理。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故发生率、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家属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血管病继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予以安全护理,能及时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胡书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胆结石患者36例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36例,分成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对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8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高龄患者41例,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前给予术前心理行为干预,比较患者入院当天及手术前1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实施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泌尿外科高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预后。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通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且无1例复发。结论通过对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作者:朱明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48例高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8例高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89.58%,中途转开腹手术5例,占10.42%;平均手术时间(34.5±7.5)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 d~9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1.9)d;43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对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作者:陈英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6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创造舒适环境、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家属支持、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潘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