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患沟通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双素花

关键词:护患沟通, 临床护理, 语言沟通, 护理质量, 肢体动作, 医院, 信息交流, 护理模式, 护理工作, 护患关系, 沟通技巧, 工作实践, 反馈过程, 窗口形象, 治疗性, 卫生院, 人与人, 中心, 思想, 输液
摘要:在目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做好沟通是临床护理重点之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眼神,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有治疗性的沟通、日常护患沟通和特殊情况下的沟通[1]。在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主要是接诊、打针、输液,也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形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没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没有好的护理质量,所以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在目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做好沟通是临床护理重点之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眼神,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有治疗性的沟通、日常护患沟通和特殊情况下的沟通[1]。在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主要是接诊、打针、输液,也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形象,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没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没有好的护理质量,所以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作者:双素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良好护患沟通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探讨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陪待、监护人的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信任关系和治疗关系,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行,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有利于护士白衣天使形象的树立,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普及[1]。

    作者:范明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为患儿展开日常护理时,均给予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掌握手足口病知识的能力、预防措施掌握情况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3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经过相应护理干预后,掌握临床表现相关知识51例(96.2%),掌握传播途径相关知识53例(100%),掌握消毒措施相关知识50例(94.3%),掌握预防措施相关知识52例(98.1%),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8.1%。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焦点转移护理;运动-音乐疗法护理。结果本组患者76例,痊愈5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3%。无效4例中新生儿黄疸2例,新生儿肺炎2例。结论加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疗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外科专科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疼痛护理。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屈曲及膝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减轻病例多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术后24 h、72 h和7 d膝关节活动时屈曲度数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农丽英;李佳;周苏丽;查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采用单盲随机法将足月妊娠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2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32例(采用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治疗)与对照组98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并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比较2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复方益母草膏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率,完善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付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胆结石患者36例围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治疗患者36例,分成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在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与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者可以导致肢端坏疽。其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患者也不断增多,不仅患者自身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测能力,重视足部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苏兰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者33例,重点分析其输液方法、效果以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33例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为7 d,短为2 d,平均为(4.5±2.5)d,在此过程中无患者由于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科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保护静脉血管畅通,有利于及时给药,并且能够减少儿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具有临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强神经内科护理巡视的实践与思考

    为加强神经内科护理巡视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医院分级护理要求,结合神经内科专科特点,探索设计适应专科特点的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治疗及巡视等环节,护理人员明确了观察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巡视工作,有利于每一位患者得到更全面的照护。

    作者:孙邦艳;何小娟;卢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择期给予心脏介入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有创血压监测期间各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开展可提高有创血压监测质量,降低心脏介入术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王钟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关口优化护理缩短全麻腹部手术康复时间65例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几个关口采用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及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关口优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2组在并发症发生与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缩短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口优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泌尿外科全麻下腹部手术术中并发症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樊俊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DS)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35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处理创面,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应用VDS治疗术后血性引流液4 d后减少,引流通畅,2周后将引流物拆除,拆除后观察创面恢复良好,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加上优质的护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焦雪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技巧和要点。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39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39例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因为手术配合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伤口无红肿及渗出,均达Ⅰ期愈合;治愈率为100%。结论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步骤要求及解剖特点,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及用物,为术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医院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辉;丁丹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护理大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对人文素质的认识、对生理学与人文素质关系的认识、对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的调查。结果经过一学期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护理专业学生在对待护理专业态度、人文素质的认识、对生理学与人文素质关系的认识、对人文素质在护理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生理学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人文教育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秦从军;张大凯;邓良超;王宇;赵马可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通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且无1例复发。结论通过对翼状胬肉逆向剥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作者:朱明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68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创造舒适环境、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家属支持、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潘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景观疗养护理用于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用于老年人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9月在我院疗养的老年人119例,所有老年人均采用景观疗养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价护理前后睡眠情况及睡眠时间。结果景观疗养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且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景观疗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解决老年人睡眠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碧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倾听技术在健康体检者中的护理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倾听技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护理应用与效果分析。方法护士对健康体检的人群应用非语言技术和一些适当的重复、适时的总结和情感反应等倾听技术进行沟通,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0例体检者中,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达96%。结论运用倾听技术,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臻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91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发病期给予抗感染,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高巧燕;林晓静;高海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