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刘碧英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男护士, 仪器和设备, 优势, 新兴职业, 心理问题, 手术治疗, 手术配合, 世俗观念, 工作热情, 职业队, 全过程, 急诊科, 高精尖, 生理, 社会, 男性, 环境, 管理, 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男性也逐渐加入到护理职业队伍中来,他们的加入也成就了这一新兴职业.男护士凭借着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优势,在手术室、ICU、急诊科等部门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手术室,现在的手术室护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手术配合,护士需要更主动地融入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管理和使用各种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男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更能体现他们的优势,但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打消了男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信心.现就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和对策作一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82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溴索雾化辅助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可显著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病因及总结健康指导经验.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正确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咳嗽排痰、心理疏导的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指导护理,无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病例,效果良好.结论 正确的分析、良好的康复指导能有效缓解病情,延缓病程发展,减少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师生双向测评在胸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实习护生带教工作质量的方式.方法 设计护生与带教老师双向测评表,对我院胸外科2010年7月-12月42名护生和7名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测评.结果 42名实习护生对7名带教老师的评价得分为(93.333±5.702)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评价得分为(90.595±7.174)分.结论 师生双向测评表的应用可以为护理教学考评提供可以量化的考核依据,能够增强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医院实习护生带教工作质量的提升.

    作者:刘向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企业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难点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新时期下企业医院的安全管理.方法 对我院3年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对其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2010年与2008年相比,护理缺陷、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与纠纷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上升,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结论 加强环节管理,优化流程,建立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崔端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患者劳动能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①血液滞缓;②静脉壁的损伤;③高凝状态.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

    作者:王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血压自我管理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有2亿,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1].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可控制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2].因此,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现将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郭秀芳;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10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积极洗胃、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尽早使用解毒剂、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措施,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抢救必须要迅速、及时、准确,询问病史,仔细查看患者体征是抢救的关键.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33例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3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3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以炎症为主,占56.39%;恶性肿瘤居第2位,占20.30%;发病年龄、绝经年限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炎症是绝经后阴道出血主要的病因,要积极防治,警惕癌变;对恶性肿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降低其危险性.

    作者:薛淑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分娩后24 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产后出血致死亡者占31.2%,居产妇死因首位.由于产后失血还可以引起贫血、休克、肾功能衰竭、感染和垂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对产妇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当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田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症的自热病程与预后取决于原先存在的肾脏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有些疾病能完全恢复,有些疾病经过长短不等的病程后逐渐恶化.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疾病恢复到理想状态,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童秋利;赵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锐器刺伤性感染跟踪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提高防护意识,为避免锐器刺伤探索更完善的对策.方法 根据锐器刺伤后上报情况实施预防措施,并跟踪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刺伤原因,开展医务人员锐器刺伤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28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均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长期接触传染病患者,相对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性也很大.实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制度、锐器刺伤及时上报制度与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培训制度是减少锐器刺伤及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作者:谢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长如何摆正位置做好护理管理

    护士长是确保医院管理措施得到执行的一线主管,是实施各项服务直接的领导者,在整个医院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做好一名护士长,必须摆正位置,提高认识,服从安排;要善于管理;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要具备人文关怀的品质;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作者:白旭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部冰敷加TDP照射在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关节镜检查是指在手术室内使用内窥镜深入关节腔内进行诊断检查和某些治疗操作的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其是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损伤小,恢复快,合并症少,术后痛苦轻等优点.精湛的手术技术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1].为减轻术后疼痛和达到锻炼效果,我科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在功能康复中采取局部冰敷加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小乔;陈洁;邹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胸腰椎挤压骨折或脱位,且常合并脊髓损伤及其他系统的并发症,重者致残[1],如不及时治疗,可遗留脊髓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肢体功能丧失.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可以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科对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指导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指导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80例异位妊娠患者术前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和指导,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指导早期诊断,增强护理急救意识.结果 实施术前护理指导后手术抢救成功率达100%,无1例并发症和死亡,均在5 d~7 d痊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护理指导可有效促进异位妊娠手术后患者康复.

    作者:刘玉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士工作站使用电子病历在规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信息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1].我院1996年开始应用计算机收费系统,2011年1月全面启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信息化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2].但是,护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在技术实现、观念转变、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挑战[3].目前,我院已完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和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ACS)等信息化建设,这些信息化工作的完成规范了护理管理,为我院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作者:杨维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8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使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88例均痊愈出院,经1年~3年的随访,康复良好,生活能自理.结论 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辅助器械等各项护理措施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快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樊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全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产科是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加之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特殊部位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 总结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158例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其心理状态.结论 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做好特殊部位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

    作者:唐娜;李金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内科护理队伍不稳定因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医院对护士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配置又严重不到位,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及生理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加之护士普遍存在待遇低、地位低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加剧了不必要的护士流动和流失.

    作者:南春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