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卒中后患者一般状况与抑郁发生的关系分析

丁莲;张明兴

关键词:脑卒中, 社区患者, 卒中后抑郁,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卒中后患者的一般状况、社会支持度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12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无抑郁障碍组与抑郁障碍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与社会支持度.结果 抑郁障碍组女性、中学或以上教育程度、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抑郁障碍组(P<0.01或P<0.05);抑郁障碍组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的比例低于无抑郁障碍组(P<0.05);抑郁障碍组患者总的社会支持度低于无抑郁障碍组患者(P<0.05),其中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及社会支持度可能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难愈性创面2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充分认识其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27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取全身及局部治疗方法.结果 27例患者的创面经全身治疗和局部处理加中厚或邮票皮片覆盖,术后创面全部成活,Ⅰ期愈合.结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需全身结合局部治疗,并采用适当手术达到创面愈合之效果.

    作者:崔雁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010年年度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生素临床应用行为.方法 分析2010年我院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一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结果 2010年下半年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低到40DDD,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为21%,抗生素药物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结论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作者:范红;袁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析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深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针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改进教学手段、改变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就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

    作者:魏海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根充技术治疗磨牙C形根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寻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佳的根管充填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 C形根管初诊患者112例,随机分组采用两种根充方法 治疗,摄X线片比较根充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成功率为98.21%,对照组成功率为87.5%,2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热牙胶充填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寇丽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钢丝断裂退针现象,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10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适应证广泛,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较少发生并发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4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西药抗生素、α-糜蛋白酶、胎盘组织液、泼尼松和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结果 经2个月~4个月治疗,有效38例,有效率为82.6%,治愈31例,治愈率为67.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彩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的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此外,还可利用隐匿房室旁路.在全部室上速的病例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约占病例总数的90%以上.

    作者:王林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肝损伤30例诊疗分析

    闭合性肝创伤伤情多严重而且复杂,合并多器官损伤和多处伤者常见,手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当前肝创伤处理的重点仍然是降低严重肝创伤的病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5年-2011年共收治创伤所致的闭合性肝损伤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军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碳酸氢钠减轻儿童应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减轻小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时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临床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输液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63例,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在输液的配制中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B组63例,在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时未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观察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例输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患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时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以大大减少该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明显胃肠道反应,为合理阶梯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硫仑反应36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要点.方法 对36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及完善的护理,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后饮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物、食品时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安全用药行为,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庆军;高芳;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区别于有明确病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持续该状态者即可诊断.我国是高血压患病大国,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高血压不甚了解,无法进行科学的防治.

    作者:陈慰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平顶山市2006年-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平顶山市2006年-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情况.方法 对平顶山2006年-201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006年-201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1 272例,2006发病率为25.57/10万,2007年发病率17.39/10万,2008 年发病率38.58/10万,2009年发病率为29.57/10万,2010年发病率12.33/10万.结论 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强,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聚集性,多发生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免疫水平低,易感人群多.

    作者:赵克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依从性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于出院后半年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对比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引入临床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患者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李琳;李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治疗早期股骨颈骨折

    目的 观察应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10例,头颈型25例,经颈型5例,基底型28例)采用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的情况.结果 经过12个月~36个月,平均20.4个月的随访,58例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治愈率为85.29%;不愈合10例,占14.71%,其中4例骨折愈合股骨头变形坏死,疗效比较满意.结论 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早期股骨颈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不破坏血运,手术时间短,局麻下可操作,特别对于合并有老年内科合并症患者易耐受等特点,并发症少.缺点:对于老年头下型骨折愈合率低.

    作者:王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新医改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药剂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药剂科是负责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集药品采购、供应、调剂、制剂、经济管理、临床药学、科研工作及贯彻执行药政法规为一体,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剂科属医疗技术部门,具有专业技术性、业务监督性、信息指导性、管理效益性及工作服务性的特点.

    作者:赵子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 用止嗽散加味对50例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疗效确切而且方便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邢学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丙嗪和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吸氧、平喘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嗪和氨溴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缓解严重喘憋、咳嗽及缺氧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广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肩袖损伤患者均采用小切口下肩峰成形加骨锚修复缝合肩袖的方法 治疗,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术后3 d内肩外展支架固定患肩于外展60°~75°位,1周后开始患肢主动功能锻炼,随访并进行评分.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优16例,良7例,差2例.结论 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适当的功能锻炼是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蒋涛;元占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整理我院2011年3月-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56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水肿,通过对症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其他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常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脊髓损伤后TNF-α IL-6及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血清中TNF-α、IL-6及CRP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 75例脊髓损伤患者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前后及手术前后血清中TNF-α、IL-6及CRP的浓度.结果 脊髓损伤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增高,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后降低,手术后 1 d明显增高,术后7 d后较术后1 d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结论 CRP可能不仅是脊髓损伤预后的重要标志物,还是脊髓损伤的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杜青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