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46例临床报告

高彩梅

关键词:慢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阻塞, 抗生素, 糜蛋白酶, 中草药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西药抗生素、α-糜蛋白酶、胎盘组织液、泼尼松和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结果 经2个月~4个月治疗,有效38例,有效率为82.6%,治愈31例,治愈率为67.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价值

    早产一直在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占据重要原因.在我国,除畸形外,围生儿死亡中早产占70%以上.存活早产儿可以并发严重疾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我国新生儿科住院患者中早产儿占19.7%,故早产备受产科学界的重视.有研究发现对于宫颈缩短的先兆早产孕妇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早产率,自2008年我院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来预测早产,现报道如下.

    作者:隋冬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别嘌醇致老年人严重皮肤损害的分析

    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主要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尤其是老年人口服别嘌醇后引起各种类型的皮疹及其他损害更需关注.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浅谈别嘌醇引起严重皮肤损害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原则.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袁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2例体会

    在基层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引起肝脓肿较为少见,而脓毒血症引起肝脓肿较为常见.我院近2年内出现因胆囊炎胆结石手术切除胆囊后引起肝脓肿1例,因下肢创伤感染引起脓毒血症1例,经抗感染、抽脓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启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2组患者均采用药物终止妊娠,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终止妊娠结局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终止妊娠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能提高终止妊娠率,加快产程,减少术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 用止嗽散加味对50例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疗效确切而且方便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邢学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新医改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药剂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药剂科是负责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集药品采购、供应、调剂、制剂、经济管理、临床药学、科研工作及贯彻执行药政法规为一体,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剂科属医疗技术部门,具有专业技术性、业务监督性、信息指导性、管理效益性及工作服务性的特点.

    作者:赵子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肝损伤30例诊疗分析

    闭合性肝创伤伤情多严重而且复杂,合并多器官损伤和多处伤者常见,手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当前肝创伤处理的重点仍然是降低严重肝创伤的病死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5年-2011年共收治创伤所致的闭合性肝损伤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军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波治疗皮肤病80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个病种800例皮肤病患者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结果 380例寻常疣1次治愈320例,2次治愈50例,3次治愈10例;85例扁平疣1次治愈70例,2次治愈10例,3次治愈5例;其他病种均1次治愈.1次治愈共725例占90.62%,2次治愈60例占7.50%,3次治愈15例占1.88%,总治愈率为100%.结论 微波治疗仪止血效果极佳,具有无烧灼臭味、不产生汽化、不污染环境、组织损伤极小、愈合快等优点,治疗皮肤疣、化脓性肉芽肿、皮赘、蜘蛛痣、老年性血管瘤、老年斑、粟丘疹、汗管瘤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治疗妇科杂病

    1 痛经患者,女,17岁,2010年6月26日就诊.主诉:经前及经期腹胀痛持续2年.患者平素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初潮15岁,月经周期28 d~35 d,每次行经4 d~6 d,经量少,色红挟少许血块.经前乳胀,腹痛甚时伴有恶心呕吐,影响学习.常服去痛片方才缓解.

    作者:崔晶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红细胞参数与肾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红细胞参数与血肌酐、尿素氮的相关性.方法 对6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红细胞(RBC)各项参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肌酐、尿素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素氮与RBC、HCT、MCH、MCHC 、MCV呈负相关,与RDW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b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肌酐与RBC、HB、HCT呈负相关,与MCV、RDW、MCHC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CH成呈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素氮与Hb具有显著负相关,肌酐与MCH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临床应充分掌握血红细胞参数与血肌酐、尿素氮等相关参数,以便对CRF的治疗和疗效做出更科学的判断.

    作者:黄月娜;黄文强;李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82例患者在检查当中使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病变检出情况较为准确;使用高频电波刀(LEEP)进行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恢复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 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可以使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使用宫颈锥切术或是LEEP刀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爱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灌洗加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上多见,损伤比较严重,处理不当可导致骨髓炎、骨质外露及骨不连,且发生率较高,在治疗上又比较棘手.2001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局部持续灌洗加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18例,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高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闭孔疝13例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治疗的13例闭孔疝患者.结果 闭孔疝属腹外疝的少见病例,术前确诊率低,常见于年老体弱的经产妇女,多伴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便秘等基础疾病.主要症状是闭孔神经受压而引起的同侧大腿内侧及膝关节内侧的刺痛,当咳嗽、髋关节伸直时疼痛加剧,屈曲内收患侧下肢时疼痛缓解甚至消失.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征象及X线检查是术前确诊的关键.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张斌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s-CRP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术后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3,7,14 d血中hs-CRP的浓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3,7,14 d血清hs-CRP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脑出血炎症反应.

    作者:江家志;李溥;黄月娜;张海;王砚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难愈性创面2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充分认识其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27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取全身及局部治疗方法.结果 27例患者的创面经全身治疗和局部处理加中厚或邮票皮片覆盖,术后创面全部成活,Ⅰ期愈合.结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需全身结合局部治疗,并采用适当手术达到创面愈合之效果.

    作者:崔雁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4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西药抗生素、α-糜蛋白酶、胎盘组织液、泼尼松和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综合治疗.结果 经2个月~4个月治疗,有效38例,有效率为82.6%,治愈31例,治愈率为67.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导致的输卵管阻塞,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彩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体会

    当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百姓健康的主要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社区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2011年度我院社区科探索慢性病管理模式,如何结合日常工作完善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提高慢病规范管理率,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慢性病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加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5月1日颁布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合理产前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二道防线,能够预防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 DS)1866年由英国外科医生John Langdon Down首先发现并报道.1959年法国儿科医生Jerome Lejeune 发现该综合征主要由21号染色体三体所导致,故又称21-三体综合征.其是人类常见、重要的先天性遗传病之一,发病率均为1∶600 ~1∶800,主要特征为先天智力障碍,表现为特殊面容,常伴有先天性畸形.

    作者:赖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依从性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于出院后半年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对比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引入临床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患者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李琳;李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钢丝断裂退针现象,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10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适应证广泛,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较少发生并发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