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3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干预体会

候国红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 卵巢功能, 内分泌系统, 敏感性降低, 卵泡刺激素, 促性腺激素, 自身调节, 逐渐增强, 临床症状, 生殖功能, 生活质量, 临床体征, 绝经前后, 教学工作, 家庭生活, 护理干预, 过渡时期, 保健服务, 下丘脑, 生物学
摘要:围绝经期是围绕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生理过渡时期,早的发生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对卵泡刺激素敏感性降低,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强,然后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的变化.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终止,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体征,也就是出现卵巢衰退的征兆起,一直持续到后1次月经后1年[1].大多数妇女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服务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也有不少妇女症状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老师,工作忙经常加班加点更为突出,既影响个人健康,又影响家庭生活.为了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平安度过这个时期,减少疾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笔者针对本单位30例40岁~5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护理干预.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早期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35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过程、护理要点以及家长与教师需配合的要求,制订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健康宣教的内容,在早期由专人给予针对性教育.结果 经治疗,本组35例患儿均在半个月症状减轻,1个月症状消失,临床跟踪访视2年~12年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早期介入规范有序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魏晶晶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浅谈儿科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制的健全,人们对健康、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上升,在就医过程中应用法律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医学科学中还存在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整体护理在全国得到深入开展,整体护理是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身心护理.因此,沟通在护患关系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思想或情感的过程,对护理工作来说,沟通有着特殊的意义.现将儿科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郭艳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制订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科发生的3例患者意外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高龄、体能状态差、患有慢性疾病、不良的外界环境、改变体位时陪伴人员照顾不当、责任护士对患者跌倒评估不认真等是造成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老年高龄、体能状态差、原有基础疾病等患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护士责任心可防止或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王志芳.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5):603.].

    作者:武瑞菊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腹腔镜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进行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方式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良性卵巢肿瘤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护理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仅1例患者改为开腹手术,其余腹腔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也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至关重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保持良好的仪器设备性能和对腹腔镜器械的彻底清洗、消毒及灭菌是护理配合的关键,能够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医院感染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丁丹泾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90例患者情绪稳定,经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 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护理能力,丰富健康知识,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李珠慧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先兆流产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12例先兆流产孕妇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其内容包括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112例孕妇经过精心细致的舒适护理和治疗,均康复出院,所有孕妇都产下足月健康胎儿,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 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舒适护理,有利于其保胎和身体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肺结核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教育效果.方法 将204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教育.评定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教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身心康复效果.

    作者:渠静;曹广成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产科是一个风险极高、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文化层次的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技术水平、就医环境都有较高的期望.加之产科就诊的人群基本是健康者,妊娠分娩属正常生理过程,每位产妇和其家属都是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住院的,认为生孩子是平常事,对未来充满希望,要求保障母婴安全[1],母婴稍有意外便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失误造成.因此,分析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或减少护理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韩美亮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COPD稳定期的康复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可防、可治的肺部疾病[1].因受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COP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特定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患者病程往往较长,而由于营养不良、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存在,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明显受限,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作者:吴兔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住院患者医疗文件记录的价值分析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对住院患者的医疗情况进行文件记录可以有效地遵照医嘱,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同时,医疗文件记录也是重要的纠纷调解依据.本文从若干方面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住院患者医疗文件记录的价值,以进一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两个病区分别住院治疗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子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结束时的分娩周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渐君;孙秉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思维根源及其应对措施

    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及惯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通过总结分析某医院典型案例,针对产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思维根源,制订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容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呼吸,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 接受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后,试验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呼吸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卫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CT增强扫描中高压造影剂注射器的使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 140例使用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总结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经验和护理要点.结果 7 140例中,第一次穿刺成功6 789例,第二次穿刺成功329例,第三次穿刺成功22例.注射进行不顺利的原因包括:出现针管阻塞、活塞偏歪、造影剂反向喷出针管、造影剂外溢、患者依从性差等.达到诊断要求率为98.91%.结论 使用高压注射器时的有效护理可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安全高效地获取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高质量的CT增强图像,提高疾病的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作者:唐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预防接种儿童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针对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 800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对儿童家长管理幼儿进行指导.结果 1 800例儿童接受心理护理后容易接受预防接种,家长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心理护理,能减轻儿童的痛苦,做到安全接种,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陈艳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 根据剖宫产后母乳喂养困难的常见问题,对300 例剖宫产产妇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心理护理、乳房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 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全面护理,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 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

    作者:马恩巧;杨振霞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临床带教工作的点滴体会

    临床带教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的后阶段,其不仅关系到护生业务、素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也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应从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等各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资料.结果 3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5例出现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14例.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合理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作者:秦唤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术前访视工作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文关怀已与时俱进地深深融入医疗工作中,并赋予了医疗工作新的内涵.医患关系也由主与客转向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爱,医学模式亦由单纯的社会医学生物模式转化为社会医学生物心理模式[1].手术室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时,也由从前比较简单的配合向更深更广阔的内涵延伸,术前访视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体现之一.

    作者:陈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 138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给予止痛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镇静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等,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38 例患者中,88 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47 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明显好转后出院,3 例患者由于栓塞面积过大、病情无法控制而放弃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多为急重起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