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君;肖薇薇
目的 利用质量管理的利器--品管圈,组成儿科病房质量改善圈,以提高患者对儿科病房的满意度,提升儿科病房的服务水平.方法 儿科病房按照品管圈实施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 患者对儿科病房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3.2%,提升至改善后的93.4%.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恰当运用质量管理方法,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儿科病房的内部问题,改善品质和服务.
作者:刘静;汪洪先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重型脑创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9 例重型脑创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9 例重型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治愈出院28 例(71.79%),好转4 例(10.26%),自动出院4 例(10.26%),死亡3 例(7.69%).结论 高龄、昏迷、人工气道、误吸、合并基础疾病及其他部位的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红爱;邓双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围绝经期是围绕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生理过渡时期,早的发生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对卵泡刺激素敏感性降低,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抵抗性逐渐增强,然后表现为下丘脑和垂体的变化.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终止,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体征,也就是出现卵巢衰退的征兆起,一直持续到后1次月经后1年[1].大多数妇女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及适宜的保健服务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也有不少妇女症状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老师,工作忙经常加班加点更为突出,既影响个人健康,又影响家庭生活.为了帮助围绝经期妇女平安度过这个时期,减少疾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笔者针对本单位30例40岁~5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护理干预.
作者:候国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76例肺结核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7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与有效护理,痊愈64 例,其余 12例病情控得到稳定控制.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师云霞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加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功能训练,观察比较2组患者功能训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坚持功能锻炼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创伤性面神经损伤功能康复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冉丽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对45例住院足月分娩时存在乳头异常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根据出现的乳房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45例乳头异常的农村产妇中有43例成功吸吮乳头并母乳喂养成功,占97.8%,全部乳头异常产妇未发生乳汁淤结和乳腺炎.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绝大多数乳头异常的农村产妇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大大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心,有效避免乳汁淤结和乳腺炎的发生.
作者:余移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遗传因素及不良嗜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由于本病老年人多见,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做好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时防治冠心病,减轻冠心病对老年患者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现将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邱立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 138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给予止痛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镇静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等,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38 例患者中,88 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47 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明显好转后出院,3 例患者由于栓塞面积过大、病情无法控制而放弃治疗.结论 急性肺栓塞多为急重起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娄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带教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的后阶段,其不仅关系到护生业务、素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也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应从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等各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呼吸,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 接受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后,试验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呼吸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卫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6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常见并发症给予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结果 经严密观察和护理,165例患者均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结论 加强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必要的呼吸和循环支持,预防、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的关键.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1月对36例产后尿潴留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36例产妇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加强孕前生殖保健,孕期检查,产程中指导正确用力,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可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常志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产科是一个风险极高、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文化层次的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科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技术水平、就医环境都有较高的期望.加之产科就诊的人群基本是健康者,妊娠分娩属正常生理过程,每位产妇和其家属都是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住院的,认为生孩子是平常事,对未来充满希望,要求保障母婴安全[1],母婴稍有意外便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失误造成.因此,分析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适当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或减少护理纠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韩美亮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需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的一种终身性疾病,可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本文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护理对策,以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梅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择189名医生和2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认知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医生、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的认知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中7个条目内容的重要性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总体认知较好,但对其中部分内容认知存在偏差.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坚定优质护理信念,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争取多部门的合作,保障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作者:程思斯;程莉莎;廖春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根据体温高低通常分为低热(37.4~38 ℃)、中度发热(38~39 ℃)、高热(39~40 ℃)和超高热(超过41 ℃).由于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发热且热退后易迅速回升.因此,加强对儿童发热的监护,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发热处理的认识,现对影响发热的年龄、发热的不同时期、不同疾病、待诊患者、治疗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及家庭治疗护理的几个误区等作以下综述.
作者:王金红;阮正英;冯利平;童夏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手足口病是由科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预后良好[1],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现将我科收治的23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宁波亚泰公司产HP-200型血浆净化仪,对95例重型肝炎进行176例次血浆置换,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176例次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52例次,占29.5%.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危险病例.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处理及时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周志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不安全的隐患[1].我科收治的患儿都是出生后28 d内的新生儿,没有家属陪伴,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相貌、特征相似,且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身份识别,往往会造成抱错新生儿的情况发生[2].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就会给新生儿家长带来痛苦,影响科室、医院的声誉,同时当事者也会受到法律及经济的惩罚.因此,应加强无陪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杜绝抱错新生儿事件的发生.现将我科新生儿身份识别的护理安全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本社区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 对261例纳入高血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分组分类进行健康教育等社区干预,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在以健康教育为重要手段的社区干预前后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管理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分组分类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社区干预具有可行性.
作者:袁坚宾;薛荃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