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尿路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冯要武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治疗时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66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导尿的患者,在治疗48 h后,采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结果 66例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率33.33%,并发尿路感染者病死率为54.55%,未并发尿路感染者病死率为9.09%.结论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导尿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应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监测,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护士,必须要有精细的操作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在护士的职业生活中,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患者,而且要接触众多的患者家属、同事和亲朋,因此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她们的形象如何,对患者的治疗、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护士应该具有以下几种职业道德修养.

    作者:王玉娥;王彩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方法 应用深静脉穿刺针进行腹腔置管引流腹水.结果 经过对41例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的观察,疗效良好,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少.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感染.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将65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同时予相应护理.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时照组(χ2=8.99,P<0.01).结论 采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能充分发挥组织修复及杀茵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而科学、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薛容花;叶卫国;徐伟;石宏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探讨

    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展、转变、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一旦患病,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尤其手术患者,更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琚茹平;张瑛;祁俊红;李淑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防范护理缺陷

    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护理缺陷,甚至引发护理纠纷,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重点.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故应把护理质量管理定位在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质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的方式方法,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缺陷,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下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我们探讨.

    作者:席星彩;闫彩铃;李蕾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且病程迁延不愈,不仅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抗病毒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12例肝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肝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BFI及QOL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间疲乏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疲乏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QOL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琪;刘友晓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10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中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及护理.结果 3例患者因放疗反应较重中途放弃治疗,其余10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放疗.其中96例经食管钡餐摄片提示放疗效果良好,8例效果不佳.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行热情、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再结合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蒲清秀;赵小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特需病房人性化服务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就医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到医院诊疗疾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凋整,拓宽思路来适应不同的群体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我院在此环境下于2006年10月开设了特需病房,并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临床护理及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任雪云;闵小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浅谈如何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

    病案管理学是研究病案资料发生发展、信息转化、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实用性边缘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病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病案管理人员应如何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完成并提高病案质量,笔者不断总结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韩燕;丁静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体力劳动逐渐减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不合理膳食的摄入,又由于社会的老龄化和健康知识的滞后,使得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

    作者:张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癔症219例性格特征及应对矫治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癔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矫治,预防复发.方法 对219例癔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典型的癔症性格49例占22.3%;②具有癔病性格特征1项或2项的89例占40.6%;③内向胆小41例占18.7%;④性格外向、活泼开朗23例占10.5%;⑤中间型17例占7.7%.结论 大多敷癔症患者存在癔症性格缺陷,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应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讲解矫活性格缺陷的方法并进行矫治.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指导其进行心理自我调节,正确处理生活事件及人际关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个性逐步趋向于稳定、健全,减少癔病的发生或复发.

    作者:吴芸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能,门诊手术虽然小、简单,但仍让手术患者感到紧张和恐惧,因此,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成了门诊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对满足患者对医学知识的需要,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玉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结果 20例患者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产前、产后的主动、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可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医疗模式的转变,基层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在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就医人员的增加,护理任务繁重,经济效益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护理管理的滞后和不适应.

    作者:陶叶青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严重胸部创伤12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128例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方法 对128例严重胸部创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抗休克治疗12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5例,胸带胸廓外固定15例,布巾钳牵引外固定26例,肋骨接骨板外固定8例,四肢石膏外固定52例,脾切除5例,肝叶修补4例,肺叶修补18例,膈疝还纳膈肌破裂修补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凝固性血胸清除术、肋间血管出血结扎术4例.结果 治愈124例.合并症:皮下气肿6例,应激性溃疡9例,肺不张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ARDS 3例.死亡4例,死因:重度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ARDS 1例.结论 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提高医护操作技术和护理能力,是抢救严重胸部创伤的关键.

    作者:聂翠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早期活动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早期活动是以OREM自理模式[1]为指导思想,强调自我护理及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产妇的行为能力.在产妇不能提供自理需要时,确定并参与产妇的活动,使被动护理变主动行动,帮助产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产妇早日康复.现对刮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活动的护理目标及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文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控制导管室介入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的几项措施

    我院导管室自2006年-2008年共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不含心脏起搏器安装术)2000余例,术后不采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每日4次,无1例发生发热现象,术后感染率为0.之所以取得如此满意的效果,是因为我们在工作中严格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来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贾韶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静脉输液操作比赛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静脉输液操作比赛,发现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筛选28名护士分别完成50例静脉输液操作,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操作前后未洗手及操作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为3年以下护龄护士的主要失误.结论 临床护士应加强对静脉输液这一基本护理操作的训练,还应注重自身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者:曲婷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给予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患者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患者随访视力1~2年≥1.0者占96.5%.结论 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作者:梁爱明;王耀平;李晓丽;赵莎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