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薛容花;叶卫国;徐伟;石宏英

关键词:金因肤, 磺胺嘧啶银, Ⅱ度烧伤,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将65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同时予相应护理.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时照组(χ2=8.99,P<0.01).结论 采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能充分发挥组织修复及杀茵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而科学、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切除术的心理护理

    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妇科较常施行的手术,多数手术患者由于紧张、恐惧、忧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后健康的恢复.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使患者的精神处于佳状态,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龙密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浅谈如何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

    病案管理学是研究病案资料发生发展、信息转化、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实用性边缘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病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病案管理人员应如何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完成并提高病案质量,笔者不断总结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韩燕;丁静蓉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结果 20例患者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产前、产后的主动、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可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萍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和深入、医疗模式的转变,基层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在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就医人员的增加,护理任务繁重,经济效益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护理管理的滞后和不适应.

    作者:陶叶青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早期活动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早期活动是以OREM自理模式[1]为指导思想,强调自我护理及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产妇的行为能力.在产妇不能提供自理需要时,确定并参与产妇的活动,使被动护理变主动行动,帮助产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产妇早日康复.现对刮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活动的护理目标及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文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运用质性研究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护士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30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骨折后、围术期、康复期三个阶段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其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归纳出影响健康知识水平的因素,并运用护理程序分阶段地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相关知识水平.结果 患者三个阶段的相关知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可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

    作者:韩彩娟;王改霞;杨红梅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严重胸部创伤12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128例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方法 对128例严重胸部创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抗休克治疗12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25例,胸带胸廓外固定15例,布巾钳牵引外固定26例,肋骨接骨板外固定8例,四肢石膏外固定52例,脾切除5例,肝叶修补4例,肺叶修补18例,膈疝还纳膈肌破裂修补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凝固性血胸清除术、肋间血管出血结扎术4例.结果 治愈124例.合并症:皮下气肿6例,应激性溃疡9例,肺不张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ARDS 3例.死亡4例,死因:重度颅脑损伤伴呼吸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ARDS 1例.结论 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通畅,循环稳定,提高医护操作技术和护理能力,是抢救严重胸部创伤的关键.

    作者:聂翠莲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方法 应用深静脉穿刺针进行腹腔置管引流腹水.结果 经过对41例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的观察,疗效良好,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少.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感染.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外科术后患者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出院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出院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和咨询的效果.方法 患者出院后,1周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针对患者健康问题进行相关指导.结果 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结论 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使健康教育的内容由院内延伸到院外,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对促进其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贺红霞;董红琳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12例肝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肝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BFI及QOL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间疲乏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疲乏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QOL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琪;刘友晓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探讨

    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展、转变、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一旦患病,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尤其手术患者,更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比如焦虑、恐惧等,而不健康的心理,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手术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且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琚茹平;张瑛;祁俊红;李淑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尿路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治疗时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66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导尿的患者,在治疗48 h后,采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结果 66例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率33.33%,并发尿路感染者病死率为54.55%,未并发尿路感染者病死率为9.09%.结论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导尿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应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监测,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要武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急诊输液室儿科护患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急诊输液室6起家属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的服务态度、静脉穿刺技术、等候时间过长等.结论 改善输液环境,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以防止和减少护惠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丹敏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将65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同时予相应护理.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时照组(χ2=8.99,P<0.01).结论 采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能充分发挥组织修复及杀茵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而科学、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薛容花;叶卫国;徐伟;石宏英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手足口病的症状及个人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 d~7 d,7 d以上者少见.

    作者:陈小玲;蔡永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107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中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及护理.结果 3例患者因放疗反应较重中途放弃治疗,其余10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放疗.其中96例经食管钡餐摄片提示放疗效果良好,8例效果不佳.结论 对食管癌患者行热情、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再结合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蒲清秀;赵小燕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采用手转胎头术旋转胎头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后位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中转位成功87例,失败15例,成功率85.3%.无胎儿头皮损伤及颅内出血;无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文琴;孙桂凤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发热待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十分常见而又棘手的难题,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种覆盖面广,病程持续迁延,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1].因此,早期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体温监测、体贴周到的护理对FUO诊断、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2005年-2008我院收治符合FUO诊断的病例40例,现对患者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并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卞苗明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与护理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结果 经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偏瘫患者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红赞 刊期: 2009年第33期

  • 计算机三维精确塑形颅骨修补

    颅骨修补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有多种,我院使用的是美国美敦力公司出产的钛合金网做颅骨修补的材料,开展CT三维成像下颅骨修补术,该项手术是术前进行CT三维颅骨成像,了解缺损部位三维形状和大小,进行塑形,再行手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爱琴 刊期: 2009年第3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