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止输液瓶塞渗漏新方法

李俊萍;韩孟生

关键词:输液瓶塞, 渗漏, 静脉点滴, 药物, 临床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操作, 治疗手段, 抢救患者, 临床实际, 静脉通路, 静脉输液, 应用, 药瓶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实际工作中,药物常规配好后为患者静脉点滴,但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抢救患者时,先建立静脉通路,再临时加入所需药物,这就需要在正在静脉点滴的药瓶内加入药物.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发病时间及季节规律的探讨

    脑梗死发病在一天中存在一个高发时间段,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对185例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季节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病的昼夜和季节规律,并探讨形成这一规律的生理和病理基础,为临床采取对策提供线索.

    作者:徐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妊娠期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分析

    妊娠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发生在孕妇的特殊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与体征与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大的差别.因孕妇的生理因素作用,其发病原因、发病率及预后与正常人又有不同.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4年~2007年共收治在妊娠期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预后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贾考田;赵静中;苏瑞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防止输液瓶塞渗漏新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多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实际工作中,药物常规配好后为患者静脉点滴,但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抢救患者时,先建立静脉通路,再临时加入所需药物,这就需要在正在静脉点滴的药瓶内加入药物.

    作者:李俊萍;韩孟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药物不良反应58例报告分析

    目的 对我院前8个月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总结,配合临床做好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5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抗茵药物的ADR发生率高,有41例,占70.6%,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为常见,有45例,占77.58%,经过相应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 我院发生ADR多的是抗茵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用药前要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东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0年~21306年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送检的269份阳性标本分离的病原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茵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茵、大肠埃希茵、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茵占20.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占8%,主要为白色念珠茵.大多革兰阴性茵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茵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茵为主,铜绿假单胞茵多见,耐药菌株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尚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网吧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网吧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出现了,然而网吧普遍存在卫生清洁意识薄弱,卫生条件差的现象.为了解目前网吧场所的卫生状况,我们对30家网吧进行了调查.

    作者:周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且新生儿存活2336例,在产后30 min内,给新生儿皮肤接触并吸吮母亲乳头.结果 产后5 min~10 min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娩出时间在15 min之内者占98.2%,胎盘娩出时间在15 min~30 min之内者占1.8%,产后出血发生率0.44%.10 min~20 min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在15 min内娩出者占81.8%,15 min~30 min内娩出者占18.2%,产后出血发生率1.36%.产后20 min~30 min内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15 min内娩出者占70.6%,15 min~30 min内娩出者占29.4%,产后出血发生率2.21%.92%的母亲乳汁分泌良好,100%的新生儿均吸吮成功,且安静、舒适,皮肤红润.结论 早接触、早吸吮能促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使新生儿体温稳定,吸吮良好.

    作者:王广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碳纤维桩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残冠残根105例

    桩核冠修复是临床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国内常用预制或铸造的金属桩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一种新型材料制作的桩一碳纤维桩,近几十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桩具有抗疲劳,耐腐蚀,能与BIS-GMA树脂产生较强的化学结合,易取出等优点.采用碳纤维桩与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固化完成牙体外形的制备,不仅使患牙更坚固耐用,而且也为各类烤瓷冠固定修复奠定基础.

    作者:范利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化疗诱发低钠血症2例分析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70岁,右肺鳞癌,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年.入院后查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无化疗禁忌证,给予足叶乙甙/顺铂方案.化疗用药期间患者消化道反应轻,未出现呕吐、腹泻.化疗第4天患者出现晕厥2次,查血压、脉律、心电图均正常,后出现呕吐黏液,不自主动作,表情淡漠,尿潴留,嗜睡.

    作者:刘元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丹参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的释放以及脑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004年以来,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治疗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晋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纵隔子宫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停经50 d,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要求终止妊娠,超声所见:宫体前位,大小约6.0 cm×4.7 cm×6.5 cm,轮廓清晰,肌层回声均匀,横切时宫底较宽,可见两个宫腔,中间似有一分隔,左侧宫腔内可见2.1 cm×1.8 cm妊娠囊,囊内见点状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右侧宫内膜增厚约1.7 cm.超声诊断:声像图所见考虑:纵隔子宫?左侧宫内早孕,后行阴道镜检查,证实为官腔内不完全纵隔.

    作者:梁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年人如何防治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比较常见.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也很常见.因此人们在中年时期,就应该主动了解有关肩周炎的防治知识.

    作者: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介绍几种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

    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思想顾虑,因会阴部有切口,下蹲时怕痛;另一种是分娩后腹压降低,致膀胱肌麻痹;再就是产程中儿头压迫膀胱三角区水肿,致排尿困难.

    作者:杜荷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15例腰椎横突综合征,11例行第五腰椎横突切除减压术,3例行第五腰椎横突与髂骨关节融合术.1例行第五腰椎横突离断术.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优12例,良1例,可1例,无效1例.结论 横突切除减压术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干燥综合征的探讨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多系统的受累,属弥散性结缔组织病.本病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也可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3%~0.7%,在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3%~4%,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9~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可见于儿童.

    作者:成润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孕8+月瘢痕子宫破裂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子宫破裂(rupture of uterus)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和产妇死亡.子宫破裂多发生于分娩期,为逐渐发展期,多数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子宫破裂按其破裂部位,分为子宫体部破裂和子宫下段破裂;按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破裂;按引起原因分为自然破裂和损伤性破裂[1].我科于2006年3月4日成功抢救了1例孕8+月瘢痕子宫破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328例临床和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1998年~2006年在我院妇科手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腺肌病3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多见于36岁~45岁经产妇,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异常、周期性痛经、盆腔肿块.20.7%合并子宫肌瘤,31.1%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前临床诊断符合率39.0%,临床误诊率达61.0%.结论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与内分泌失调、医源性损伤和炎症刺激等综合因素作用有关,临床术前诊断误诊率高,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必要的盆腔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达到减少误诊,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的目的 .

    作者:赵连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172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手术指征.方法 总结1995年1月~2005年7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72例的体会.结果 172例全部治愈,其中141例保守治愈,31例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2例,术后20 d再次出现梗阻者2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大都保守治疗而愈,把握佳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

    作者:刘林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打造平安和谐的新型卫生服务站,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卫生工作的需要,是社区居民已久的期盼,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

    作者:东彦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通过病理确诊的4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海藻玉壶汤加减.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57.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急性淋巴结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有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