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沟通技巧

何桂凤;陈丽娟;潘兴南;李奕鑫

关键词:肝病患者, 介入治疗, 沟通技巧, 住院, 收入, 交流
摘要:2004年2月-2007年12月,收入我院住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13例,现将我们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各期,确保母婴安全,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母婴两代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规律性子宫收缩开始到胎盘娩出为止,由3个产程组成.第一产程指从子宫规律性收缩开始至宫口开全;第二产程指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第三产程是指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冀学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严格不良事件风险防范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实现提高护理服务品质的目标,必须严格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护理学专家指出: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

    作者:米新翠;刘英;宋玉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胸外科病房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护理任务重,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有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胸外科护理工作的关键.我院胸外科共有床位50张,现将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华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安全质量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及护理操作流程,学习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增强,重视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安全措施的防范,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和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干预措施

    目的 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使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婴儿能吸吮足够的乳汁,确保母乳喂养成功.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及婴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6 h用辅乳器人工哺乳,同时饮催乳汤;对照组按常规饮食,用小勺喂养婴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阎桂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综述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老年人致盲的第一原因[1].目前对白内障尚无药物能有效地阻止和减慢晶状体浑浊的发展,所以手术治疗白内障仍是复明的佳手段[2].

    作者:岑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球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视觉功能,又是维持人的容貌外观不可缺少的器官.

    作者:梁永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体会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循证,检索相关的临床文献以找出可靠的证据,对临床证据进行科学评审,获取并应用可靠的研究结论,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确认是否达到佳成效.结果通过循证护理,有效地解决了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护理问题,避免了传统护理方法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疏忽,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性,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益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丰富了护理人员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作者:严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指导及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门诊输液中心流程的改革探索

    目的 改革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减少差错纠纷的发生.方法将2005年和2007年门诊静脉输液和静脉注射分成2组,把差错、纠纷、满意度进行对照.结果改变流程1年后纠纷与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优化输液流程,建立治疗卡、输液卡、门诊病历,落实人性化服务举措,取得了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邱志琛;黄小曼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影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的因素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在此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介绍如下……

    作者:邓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床旁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及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是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进行测量,是危重患者病情的重要监测指标.

    作者:柏凤霞;石华冰;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切口胆囊手术的护理配合

    小切口手术是目前医学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一种新的手术技术,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病程短、费用低等优点,以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逐步被胆囊疾病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我院自2003年引进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疾病以来,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欣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临床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临床护士在工作时常常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若不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会造成职业损伤,使病房护士经常处于职业化危险中,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作者:周小丽;董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方法对70例行无痛性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检查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对环境、麻醉、检查等方面的疑虑;B组为对照组按传统常规进行检查.记录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后的焦虑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对此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2组患者均对检查过程表示满意,对两种方法的评价良好;麻醉前A组较B组的(VAS)值低(P<0.05),B组较A组麻醉前MAP升高、HR加快(P<0.05),SpO2无显著性差异;麻醉苏醒后2组MAP、HR、SpO2、VAS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提前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

    作者:吴桂冰;王敏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使老年冠心病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应用专题讲座、宣传栏、书面教育、个别会谈等教育方法.结果 63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初步掌握了冠心病的发病原因、用药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掌握了简单的自救方法.14例患者基本了解了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保健知识,只有4例未达到预期目标出现再次心肌梗死.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自救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夏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职护理病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目的 探讨病理学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随机选择2007级护理专业的6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先进行传统方法教学,再执行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三法一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然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32%的同学赞成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三法一体的教学方法.结论中职护理病理学实行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行而且必要.

    作者:谢新民;林春华;赖谷煌;章传红;陈隆玲;李一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加强护理病历质控防范医疗护理纠纷

    护理病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其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它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患者病情的演变,对确保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

    作者:廖有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治疗与预防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目前随着自我血糖监测技术的推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越来越规范,血糖控制目标也越来越严格,而严格控制血糖带来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治疗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恶性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给予肿瘤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的指导.结果通过合理、有针对性的护理,60例患者对疾病知识、药物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化疗依从性较入院时大大提高.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患者痛苦,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对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吴立新;刘桂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