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华欣

关键词:胸外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工作, 纵隔肿瘤, 手术为主, 防范措施, 食管癌, 开胸, 患者, 肺癌, 创伤, 床位, 病房
摘要:胸外科病房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以开胸手术为主,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护理任务重,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有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胸外科护理工作的关键.我院胸外科共有床位50张,现将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交通事故致群体伤的急救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致群体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2001年11月-2006年7月共接诊交通事故患者58批946例,针对患者组织抢救小组,实施院前及院内急救,根据伤情实施重点护理.结果所有伤员在10 min内得到正确分诊及救治.结论救护方法科学、合理,救护措施得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1]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孟居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球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视觉功能,又是维持人的容貌外观不可缺少的器官.

    作者:梁永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护士礼仪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院与社会,医院与政治经济,医院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关系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人们对医院这一服务行业要求也随之提高,患者已不是为到医院单纯地进行看病、打针、输液,而是要求有一个优雅的环境,一位矫健的护士,用优美的语言,娴熟的操作技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作者:车金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职护理病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目的 探讨病理学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随机选择2007级护理专业的6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先进行传统方法教学,再执行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三法一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然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6.32%的同学赞成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三法一体的教学方法.结论中职护理病理学实行理论、实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行而且必要.

    作者:谢新民;林春华;赖谷煌;章传红;陈隆玲;李一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肝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沟通技巧

    2004年2月-2007年12月,收入我院住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13例,现将我们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何桂凤;陈丽娟;潘兴南;李奕鑫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严格不良事件风险防范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实现提高护理服务品质的目标,必须严格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护理学专家指出:凡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时,均属于护理不良事件[1].

    作者:米新翠;刘英;宋玉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营养评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营养评价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把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早期就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中有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达到51.5%;且病情恢复较快,平均住院天数(10.3±2.5)d,较对照组(14.8±3.6)d明显缩短(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入院时进行营养评价,及时行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作者:付庆华;李智娟;周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安全质量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及护理操作流程,学习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增强,重视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安全措施的防范,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和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体会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循证,检索相关的临床文献以找出可靠的证据,对临床证据进行科学评审,获取并应用可靠的研究结论,对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确认是否达到佳成效.结果通过循证护理,有效地解决了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护理问题,避免了传统护理方法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疏忽,提高了护理操作技术的科学性,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实践中,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益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丰富了护理人员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作者:严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Vitapex应用于根管充填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根充剂用于根管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用Vitapex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结果对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好.结论 Vitapex根充剂根管充填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郭昌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干预措施

    目的 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使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婴儿能吸吮足够的乳汁,确保母乳喂养成功.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及婴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术后6 h用辅乳器人工哺乳,同时饮催乳汤;对照组按常规饮食,用小勺喂养婴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阎桂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20例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本病经蚊传播,夏秋季流行[1].我院自2005年-2007年共收治2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红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临床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

    临床护士在工作时常常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若不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会造成职业损伤,使病房护士经常处于职业化危险中,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作者:周小丽;董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门诊手术,大多都是在门诊就医,即时决定手术的体表类肿物.患者听说需要手术,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效果及其毒副反应,术后康复是否良好.为避免术中发生意外,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迅速康复,我们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杨冬兰;林斐茵;占详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影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的因素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在此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介绍如下……

    作者:邓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护理的方法.方法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80例施行保守治疗,并予以心理支持,通过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处理治疗后发生的副反应,做好生活护理及急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定期门诊复查.结果在保守治疗的80例中,70例成功,10例在观察过程中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加,血压下降,及时改急诊手术治疗.结论异位妊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相当重要,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病情,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春娥;杨文;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切口胆囊手术的护理配合

    小切口手术是目前医学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一种新的手术技术,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病程短、费用低等优点,以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逐步被胆囊疾病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我院自2003年引进小切口手术治疗胆囊疾病以来,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欣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不仅承担着根据医嘱将药物准确地给予患者的任务,同时肩负着指导患者正确、安全、合理用药的责任.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是护士重要的护理职责之一.

    作者:王爱菊;庞丽华;崔爱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针对年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正在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年轻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逐步提高,但人们对其认识极其贫乏,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甚至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

    作者:郑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