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转移瘤MRI临床诊断价值

史文群;宁秀良

关键词: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MRI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脑转移瘤病例的MRI表现.结果 28例中原发瘤以肺癌多,脑转移瘤有常见好发部位及典型MRI表现.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颅内转移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麻醉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自2001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各型椎管内麻醉施行下肢手术共1167例,随机抽取其中60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简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及60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EA),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爱芬;李玉华;王洪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小儿阑尾炎5例误诊体会

    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因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起病急和病儿自诉能力差,容易误诊.1986年-2005年我站确诊儿童阑尾炎55例,其中5例误诊,占儿童阑尾炎9%,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明波;杨修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应用神灯配合药物治疗风湿性腰腿痛

    腰腿痛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病,而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山区地带发病率相当高,以青壮年多见,尤其以风湿性腰腿痛占主要地位[1].有人统计腰腿痛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发病率.

    作者:张秀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基层妇幼保健院消毒质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 预防医院内感染,加强医院消毒工作的管理,发现消毒灭菌薄弱环节,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日常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7年常规性监测和对我院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无菌物品和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灭菌效果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对比与分析.结果 合格率总体在提高,2007年消毒质量合格率高于2005年,但低于2006年;Ⅲ类区域的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合格率逐年提高,工作人员的手细菌数消毒质量监测结果为2007年合格率高于2005年,低于2006年.结论 消毒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严格的消毒灭菌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的监测结果可作为科室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效果评价.充分利用监测信息,制定出改正措施,既消除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又合理地利用了卫生资源.

    作者:郭彦萍;张爱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随着对哮喘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治疗气道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肺癌是全球常见、病死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肺癌的5年生存率<15%,约80%的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

    作者:梁玉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EACA治疗初发APL合并DIC的疗效.方法 对22例确诊初发APL合并DIC的患者立即给予ATRA诱导缓解治疗,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IUq 12h皮下注射,EACA6~8g缓慢静脉滴注7d~14d.结果 22例患者中,其中1例于治疗第5天死于颅内出血,2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19例患者治疗过程平稳,临床出血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队CA治疗APL合并DIC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梅;杨艳红;王爱军;崔文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含镁极化液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心力衰竭常伴有缺镁.本文在常规极化液中加镁剂(简称含镁极化液)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4J0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慧珍;朱慧敏;马改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3月收集到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惠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涉及药品12大类88种,其中抗感染药57例(35.19%),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27例(16.67%);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5.9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34.69%);年龄≥60岁的有57例(35.19%).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雅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31例分析

    甲亢及糖尿病均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二者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使两者合并的患者常易误诊,现对近年所遇甲亢合并糖尿病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杨红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体会

    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1],除引起鼻阻、头痛、鼻出血等外,晚近的研究和临床发现表明,鼻中隔偏曲矫正与鼻腔、鼻窦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有密切关系阁,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操作受限制,偏曲矫正常不彻底,而且容易穿孔,甚至出现脑脊液瘘等并发症.

    作者:李胥斓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93例临床分析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

    作者:王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开郁化痰法治疗心脑疾患体会

    1 释义心脑病证是由于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养等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1].

    作者:王利军;马跃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胃癌96例超声显像诊断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用TOSHZBA-Memio17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检查胃部疾病,发现96例胃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15岁~78岁.

    作者:王克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贲门癌黏膜套入吻合并胃底重建术体会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反流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吞咽不利,吞咽噎气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苯丙酮尿症智力与行为问题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未经治疗的PKU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及各种精神行为异常,终将造成中度至极重度智力低下.

    作者:钟小华;吴江;熊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探讨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羊水过少

    目的 探讨人工羊水灌注时妊娠足月临产时羊水过少的治疗.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临产孕妇,B超示羊水指数≤5 cm的产妇无产科合并症、胎心良好,即本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分娩的羊水过少者采用人工阴道羊膜腔内盐水灌注.结果100例患者,有效率95%,经阴道羊膜腔内灌注盐水中有5例行剖宫产术,95例经阴道顺利分娩,无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者,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7分以上.5例行剖宫产中有1例为胎盘轻度早剥,2例为脐带缠绕过紧,1例为宫缩过强,1例为因羊水重度减少,导管未置入羊膜腔致灌注失败.结论 羊水过少在分娩过程中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人工阴道羊膜腔内盐水灌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解除胎儿脐带、胎体受压,缓解胎儿缺氧,又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简单、经济、方便、适用、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甄彩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沐舒坦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注射液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1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7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沐舒坦注射液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23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治愈率57.81%;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24例,进步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3.13%,治愈率37.31%.结论沐舒坦注射液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

    作者:孙淑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氟康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两种(单次用药或连续用药)治疗方案.方法 对照组:夫妻双方同时顿服氟康唑胶囊150 mg+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阴道放置(每日1次,每次1片,连用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第1个疗程结束后的每个月经期的第1天夫妻双方同时顿服氟康唑胶囊150 mg,月经干净后用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阴道放置(每日1次,每次1片,连用7d),共3个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远期、近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近期疗效(1周)无差异(P>0.01),但治疗组的远期疗效(3个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 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连续用药的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凤娥;唐利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适应证、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8月选择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腺)瘤的患者160例,肌瘤136个,瘤体直径1.5 cm~8.0 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腺)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160例,治疗有效率98.75%.直径≤3 cm的肌(腺)瘤、黏膜下肌瘤有效率达100%.结论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宜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