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宝菊;朱建英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方法 对剖宫产的158例产妇术后主要问题应用舒适护理方式.结果 缩短和降低了产妇术后不愉快的程度.结论 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到了舒适,对产妇早日康复起了积极作用.
作者:史宝菊;朱建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区进行访视,通过交谈、查看病历等方式,了解家长及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记录,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斜疝高位结扎术的5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护理干预对策实施效果,54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帮助家长及患儿做好心理调整,可以为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是小儿腹腔镜下斜疝高位结扎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顾传璧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随有意识障碍.
作者:丁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对患者主要、直接的影响是言语丧失,言语丧失后不能通过言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社会活动,需要建立新的发声方式.
作者:王小平;黄秀荣;王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急诊科是挽救患者生命,促进健康的重要场所,既担负着应急前出抢救和及时后送伤病员的重要任务,还要负责现场救治与部分患者的留置观察工作.
作者:唐建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方法 ,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观察52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演变,探讨恰当的护理对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病情稳定的意义.结果 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3例.结论 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恰当的护理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及稳定病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郝丽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雾化吸人治疗,以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祛痰、预防肺部感染、改善肺通气的目的.
作者:马连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知情同意原则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项利于达到医疗目标的措施,体现了对患者人格的尊重和生命权利的尊重[1].
作者:李翰英;李小燕;陈然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应用EBN探索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外渗药物的性质及外渗面积,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需要,选择佳的护理证据,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30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或肢体功能障碍;有2例表阿霉素外渗经处理后,局部遗留硬结;有1例长春瑞滨外渗后局部起小水疱,经处理后小水疱结痂脱落.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使传统护理经验走向科学发展,并促进护士主动学习,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林芳萍;黎逢弟;谭华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开胸术后,由于气体进人胸膜腔,肺因其本身的弹性回缩而塌陷,又手术创伤造成胸膜腔内渗血渗液,故术后需在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
作者:闫学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痿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护理方法 .方法 临床观察2002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中心行血液透析的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出预防护理的佳方案.结果 患者动静脉内瘘原有问题得到解决,并发症减少,内瘘使用的寿命延长.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容易出现的问题,采用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王晓萍;白杨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为青霉素类粉针剂广谱抗菌药,常用0.9%氯化钠稀释后静脉输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规格0.2 g/100 ml每瓶,为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这两种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林;夏晓燕;张晓霞;刘雯;段全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增强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 了解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及化学消毒荆、高温环境、意外伤害和紫外线等造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严格操作规程.使职业性感染率降到低.结论 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加强自我保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丽芳;仇海珍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病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陈艳;李伟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临床护理中为预防被单被污染,多采用橡胶单上垫中单,因橡胶单不透气,患者往往感到不适,长期卧床患者还易发生湿疹和褥疮.为此我们采取多功能卫生垫代替橡胶单和中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凯燕;王宗英;简会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为了降低纠纷与差错的发生率,我院针对医院门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展开全面预防措施,根据临床工作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丁启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门诊糖尿病惠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糖尿病健康知识认知清楚者不足20%.结论 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不足,而存在更多隐患应加强应对.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可以通过加强糖尿病门诊健康知识宣教,派发宣传单,增加门诊随访或干预指导次数以及让患者参与制定自己的健康方案来提高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少萍;梁燕芳;黄汇明;杨建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心理问题是所有患者都存在的共同问题,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界同仁的共识.
作者:顾正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实施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人文关怀的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服务护理观念,优化分娩环境,加强护患(产)有效沟通.结果 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佳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能主动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从2005年6月-12月的77.8%提高到2006年1月-6月的97.5%,健康教育覆盖率从2005年6月-12月的87%提高到2006年1月-6月的98%.结论 实施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人文关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了患者的需要,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张素莲;谢旋;张贝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预防临床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重要课题,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更重要的是与医院服务的对象--伤病员生死攸关[1].护士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组织指挥者,自然在预防差错事故方面有其特殊地位和职能[2].
作者:王祖萍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