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优势与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蒋建红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制, 临床药师, 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 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 评价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运转情况和临床药师的作用.结果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结论 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是临床安全用药和药学服务转型的综合需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肝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观察

    肝脓肿是指病原菌在肝脏实质内增殖,造成肝脏结构破坏并形成空腔,而且在空腔中有脓液形成的一种疾病,依据病原菌不同,分为化脓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本文选取30例化脓性肝脓肿患者,经置人中心静脉管引流,并辅以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创伤性脑积液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防治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0月共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6例,回顾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分流管梗阻者5例,感染者3例.5例分流管梗阻者,经手术调整分流管位置(4例)或分流泵穿刺冲洗(1例)等处理治愈.3例术后发生感染者经抗感染药物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而拔管,在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治愈.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和分流管位置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原则,分流管梗阻者可经调整分流管位置使之通畅,颅内或腹腔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或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

    作者:宁旗军;张慧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12月用五苓散治疗我院儿科住院110例腹泻患儿.结果 总有效率92.7%.结论 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周晓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议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人的肠道中,柄息着大约1×1014个、约100多种细菌,构成了所谓肠内菌群,其中肠杆菌、肠球菌仅占菌群的1/1 000,绝大多数为厌氧菌,健康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处于生理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维持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路小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肿瘤放疗热疗患者营养指南推荐意见

    关于放疗患者的营养,目前国内无1篇多中心随机研究.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由营养师、放疗医生护士、药剂师组成.

    作者:徐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治疗混合痔48例分析

    目的 总结PPH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经验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经PPH治疗的混合痔(Ⅲ、Ⅳ度)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后住院2 d~5 d.随访1个月~2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无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总有效率100%.结论 PPH治疗确切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易复发和愈合快等优点.是治疗混合痔(Ⅲ、Ⅳ度)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凯;孔祥芝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颅脑损伤患者创伤后占位体积的测量

    1 使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软件直接测量体积是金标准,但现已很少应用.

    作者:刘伟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缺氧与肿瘤的治疗预后

    临床上实体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由于其生长迅速,代谢要求高,往往处于相对低供血供氧状态.目前很多研究表明,急慢性缺氧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转移性、放化疗敏感度、预后均有较大影响.伴有缺氧状态的肿瘤往往提示了预后的不良.

    作者:易雪莲;田报春;李舍予;廖邦华;宋涂润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优势与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目的 建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 评价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运转情况和临床药师的作用.结果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大程度地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结论 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是临床安全用药和药学服务转型的综合需要.

    作者:蒋建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小儿癫痫常规脑电图诊断体会

    癫痫的本质是阵发性脑电活动异常,其基础是神经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受体功能异常及异常微神经环路的形成导致异常同步放电,与脑结构异常没有必然关系.

    作者:吴红燕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1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放疗的临床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实施全乳腺调强放疗46 Gy,瘤床电子线推量14 Gy.评价乳腺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和体积,观察临床毒性反应,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 关于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CTV的V95%、V107%和V95%~107%分别为(99.2±O.78)%、(3.82±6.34)%和(96.2±5.20)%.关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同侧肺的平均剂量和V,20>分别为(6.40±2.12)Gy和(15.6±4.74)%;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和V5分别为(1.29±0.79)Gy和(0.82±1.59)%.其中72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和V30分别为(3.54±2.63)Gy和(4.36±3.85)%.放疗结束时急性皮肤反应1级115例,2级7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观察到心脏、肺的放射性毒性反应.1年及2年美容效果优良率均为100%.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9.2%,99.2%和98.4%,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2%,99.2%和96.7%.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调强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好、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小,临床毒性反应小,近期疗效好.

    作者:李永恒;徐晓娜;肖绍文;徐博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皮片坏死原因分析

    目的 提高早期切痂植皮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早期切痂植皮术后15例皮片坏死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2007年后早期切痂植皮成功率提高.结论 通过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减少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皮片坏死.

    作者:唐祖国;廖家盛;袁阳;谢顺成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实践证明是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2].本文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钟卫华;陈添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急性阑尾炙,且均做过CT检查,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21例显示阑尾肿大(如阑尾增粗,管壁增厚,阑尾腔内积液,阑尾腔内结石);27例显示阑尾周围炎性改变(如周围脂肪条纹增厚,阑尾周围炎性肿块,腹腔少量积液,右侧侧锥筋膜增厚,腰大肌前缘模糊,右侧肾周筋膜增厚,回盲部淋巴结肿大,腔外气体,腔外结石);27例显示盲肠改变(如局限性盲肠壁增厚);4例显示胸腔积液.结论 直接CT征象结合间接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独到之处.

    作者:杨志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血培养3922例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双相血培养瓶检测对我院2007年全年3 922份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922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细菌16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0株(占72.29%).以葡萄球菌为主(103株,占85.83%),革兰阴性菌34株(占20.48%).真菌12株(7.22%).细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为SCON 39.30%,SA 13.86%.肠球菌属7.83%,大肠埃希菌5.42%.肺炎克雷伯菌4.82%,铜绿假单胞菌4.21%和微球菌属3.0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中万古霉素都表现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各种药物表现出不同耐药率,对亚安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 血培养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特点.有条件治疗尽量以药敏结果为依据.

    作者:秦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建议.方法 随机抽查2006年门诊西药处方7 832张,对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含抗菌药处方总数占统计处方总数的49.64%,含口服抗菌药的处方占含抗菌药处方的42.21%,含注射用抗菌药的处方占抗菌药处方的54.50%,不同种类抗菌药联合使用的处方占抗菌药处方的21.95%.结论 本院抗菌药使用频率较高,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陈亚芳;俞晓春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和影响出血量的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10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8.9%,胎盘因素占21.7%,子宫裂伤占7.5%,其他占1.9%.②出血量<1 000 ml占73.5%,1 000~2 000 ml占20.8%,>2 000 ml占5.6%.③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2.45%,宫腔填纱占2.8%,子宫次全切术3.7%,子宫动脉栓塞占0.9%.结论 应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于爱秀;张路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纤支镜诊治胸部创伤或开胸术后肺不张15例体会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对胸部创伤或开胸术后肺不张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15例胸部创伤或胸部手术后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结果 15例肺不张患者,主要为痰或血块阻塞,经纤维支气管镜反复冲洗吸引后肺复张良好.1例为右主支气管破裂行手术治疗而愈,1例为左主支气管壁软化狭窄经置入内支架治疗而愈.结论 对胸部创伤或开胸术后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文;吴晓阳;李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1年5月-2008年2月间73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资料.结果 128例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年龄≥70岁、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后尤其术前经同期放化疗后,FEV1/FVC<70%以及手术时间>5 h,颈部吻合、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低钾、低氧,酸中毒,无镇痛者,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FEV1/FVC<70%、术前心律失常、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前经放化疗及手术时间>5 h,食管胃吻合的部位,术后低钾、酸中毒、低氧、无镇痛密切相关.

    作者:吕文强;张志锋;蔡伟明;彭仕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内关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68例分析

    目的 观察内关、足三里穴位封闭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8例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双侧内关、足三里穴位各25 mg封闭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缩短,新生儿结局与无妊娠剧吐新生儿结局无差异.结论 维生素B1内关、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安全有效.

    作者:闫彩霞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