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组织学基础

李红梅

关键词:二维声像图, 乳腺癌, 病理组织学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二维显像特征,并探讨其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癌的二维显像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其特征声像图为:①内部回声极低.②堆样针尖样钙化无声影.③强宽带回声境界.④形态欠规整.结论 二维声像图中堆样针尖样钙化无声影.强宽带回声境界是乳腺癌特异性指标,特异度100%,其产生依赖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特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道路交通伤害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

    自从1887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后,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是不断上升的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Injury).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问题之一,如何通过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来保障和促进公共健康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学课题.本文首先列举一些道路交通伤害公共健康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从伦理学角度分析道路交通对于公共健康的伤害,进而对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道德责任作一探讨.

    作者:袁其微;农乐颁;黄萼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患者Rh(D)的检测及临床输血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系统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Rh(D)阴性个体通过输血或妊娠,体内可能会产生抗D抗体,抗D抗体阳性患者输入Rh(D)阳性血液后,易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抗D抗体阳性的Rh(D)阴性妇女怀孕后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临床上此类反应时有报道.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预防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我院从1999年开始对预输血患者进行Rh(D)的检测,并用凝聚胺法检测抗体和交叉配血,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晖玲;丛素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婴儿血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婴幼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保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类婴幼儿在原发病的同时多伴有汗多、夜睡不宁等类似佝偻病的表现.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对165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170例对照组婴幼儿进行血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用于死胎引产45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已确认为妊娠死胎,无药物使用禁忌证及严重心、肝、肾疾病史者,年龄18岁~35岁.初孕妇20例,经孕未产妇16例,经孕经产妇9例;小21周,大39周,双胎2例.入院时5例有腹痛,其余均无腹痛;20例少量阴道出血2天~7天不等,25例无出血.

    作者: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阿沙吉尔粉剂溶解后所占体积的分析

    阿沙吉尔(注射用赖氨匹林)是近两年来使用越来越多的退热药物,其水溶性好,可作注射用,避免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具有强大的解热镇痛作用,并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因此近年来阿沙吉尔很受临床医生的青睐,尤其是儿科应用更为广泛.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通过对本院及周边各家医院的调查,我们发现护士在配制药液时,通常以便于换算的毫升量的生理盐水来溶解药液,即0.9 g的阿沙吉尔用9 ml或用3 ml或用4 ml的生理盐水来溶解,而没有考虑到粉剂溶解后的体积变化,因而直接影响了用药量的准确性.为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经临床类实验观察阿沙吉尔经溶解后的量均值实际增加了0.525 ml,应当引起我们临床护理同仁们的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方美;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便加强控制.方法 对本院2004年~2005年度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54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中,内科疾病所占比例大,在入院后21天~30天发生感染多,致病菌中真菌感染率高达32.91%.常用抗感染药疗程不合理占4.54%~30.57%.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感染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上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关注重点对象.

    作者:刘碧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灵活改变排班模式的效果

    针对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又要保证整体护理质量不下滑,我科对护理排班进行了试改进,即将中午值班的连班改成了丽个人上,多一个9:00AM~15:OOPM班,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将护士集中在较忙的时段,改变了此时段的忙乱局面.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压力.这种变化得到了我们护士的一致支持和认可,都觉得不光是劳动强度小了,更重要的是心理负担减轻了.

    作者:邵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生儿急性肝炎致灰色大便1例

    1病例介绍患儿,男,于半月前在我院产科足月顺利分娩,产后母子均无其它异常临床表现,母乳喂养,3天后出院.6天后大便呈水泥样灰色,糊状,患儿无不适表现.询问其家人除母乳喂养外,无其它特殊饮食及用药.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灰色,糊状,镜检阴性;OB:弱阳性.血常规:WBC 18.5×109/L,RBC 6.5×1012/L,Hb 195 g/L.肝功:ALT 142 U/L,AST 85 U/L,GGT 163U/L,TBiL 68μmol/L,IBiL 55μmol/L.乙肝五项:HBsAg阳性,HBeAg阳性.

    作者:张春雷;张立中;张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首发与再发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同期住院的首发与复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复发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并发肺感染、癫痫、深静脉血栓、脑出血明显高于首发组.再发组的轻度伤残率显著低于首发组,而重度伤残率却显著高于首发组.结论 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并发症及致残程度均明显提高,应高度重视该病的二级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可能为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贠相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骨组织工程中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一般认为,骨组织工程材料包括4个基本组成部分:①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成分(种子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肌原细胞等.②能够诱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③提供细胞依附并引导细胞生长的基质支架,如羟基磷灰石、三磷酸钙、珊瑚和胶原等.④起阻挡作用的生物膜,覆盖于植骨材料表面,阻挡生长相对较快的纤维组织侵入骨缺损区而影响骨缺损愈合,同时生物膜也具有引导新骨组织生长作用.种子细胞是研究骨组织工程材料的重点,由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具有来源广泛,对供体损伤小,培养较方便和增殖快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将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成骨诱导、在骨组织工程材料和在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峰;王东;孙海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强化人文教育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

    21世纪的管理是人性化管理,服务是人性化服务.2004年5月以来,我院护理部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全院护士的人文教育,重视患者需求,推行了人性化护理服务,一切站在病人角度,使病人用尽可能少的钱,享受到尽可能好的护理服务,把为病人服务看成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刘素贞;张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器官功能衰竭1 42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因素.方法 除原发病治疗外,吸氧、给氧自由基清除剂,洋地黄饱和后继续给维持量,联合应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结果 婴幼儿重症肺炎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96%,MOF发生率10.7%,MOF占器官功能衰竭的11.1%,病死率47.1%.结论 年龄越小、有并存症、原发病重,发生率高.病死率与衰竭器官数目呈正相关,低氧血症是MOF发生的重要因素,氧自由基与MOF发生有密切关系,原发病的治疗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武艳;郭粉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脚气药水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脚气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发病主要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夏秋重,冬春轻,手足多汗及穿胶鞋或塑料鞋易患本病[1].脚气药水是我院自制制剂,用于治疗脚气,疗效满意.

    作者:安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NIPPA)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近十年来,随着呼吸机技术性能的日益创新完善,连接人-机界面的不断改进,使NIPPV的应用更方便、更符合生理,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得到改善.目前NIPPV已成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常规方法,可明显减少气管插管率,避免人工气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痛苦、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作者:陈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面积烧伤休克的超前意识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适应烧伤科的超前意识抢救护理常规,改变了以往病人入院后等待医嘱的现象.方法 打破坐等医嘱的常规,变被动为主动,迅速安置病人,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吸氧、保暖、留置尿管、心电监护、对症处理等系列操作,为休克早期治疗赢得了时间.结果 112例特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休克期平稳度过.即使在入院前发生休克,也能在入院后较短时间内给予纠正.结论 超前意识抢救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大面积烧伤休克病人在入院后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为挽救病人生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救治率.

    作者:王淑珍;郑平;李清;张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胆囊息肉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指征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局部组织因某种原因延长生长,以息肉的形式突出或游离于胆囊腔内.胆囊息肉能否癌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其分型大致如下:①肌腺瘤;②炎症性息肉;③胆固醇息肉;④肿瘤样息肉(腺瘤).4种类型息肉的临床症状相似,在B超、胆囊造影或CT检查时很难作出鉴别.对于息肉癌变,学者们有以下两点共识:首先,肌腺瘤、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其次是肿瘤样息肉(腺瘤)则应看作是癌前病变(有文献报告,18%的胆囊癌来自肿瘤样息肉恶化).

    作者:冯明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保守治疗,45例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 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因此对此类患者精心护理尤为重要,我们应使患者安心地接受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持续有效胃肠减压,给予正确饮食指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少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子宫颈癌介入治疗后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国内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早婚、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早年分娩、密产、多产、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1].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过去对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为主,我院近几年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该病.我科对37例宫颈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秋仙;吴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5例右旋糖酐铁肌注后发生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右旋糖酐铁是临床常用的抗贫血药,产妇由于生理性贫血及生产过程中失血可出现缺铁性贫血,有些产妇对口服铁剂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因此临床上较多采用右旋糖酐铁肌注来改善贫血.

    作者:华建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发展基层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基层卫生工作系列谈之一

    我国社会主义卫生服务体系是多层次的,基层卫生工作是它的基础层次.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建设三级医疗卫生网,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不同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所谓基层卫生工作,主要是指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和基层卫生人员所进行的为城乡基层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各项活动,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

    作者:印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