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草地榆油治疗擦烂红斑64例

彭希亮

关键词:草地, 外用治疗, 擦烂红斑, 急性皮肤炎症, 现报告如下, 念珠菌感染, 人皮肤, 间擦疹, 婴儿, 细菌, 皮疹, 境界, 浸渍, 浸润, 继发, 表皮
摘要:擦烂红斑为多发于体胖婴儿或成人皮肤皱襞处的急性皮肤炎症,又名间擦疹.初期皮疹潮红、肿胀、表皮浸渍、境界清楚,日久浸润糜烂,可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笔者于2005年7月2006年7月采用紫草地榆油外用治疗擦烂红斑6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离普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离普刀手术又叫高频电波点点圈切除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明,90年代世界范围内使用,尤其在妇科治疗宫颈疾病(糜烂、癌前病变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的原理是由电极尖端产生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时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的手术.

    作者:王东华;时彩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258例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的14 437份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结果 有2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79%.科室感染率,以内科系统高,由高到低前三位为血液肿瘤科内科5.48%,心肾内科4.63%,神经内科4.14%.感染部位构成比中,以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分别为58 14%和24.03%,占总感染率的82.17%.年龄结构比以中老年人居多,占总体感染人数的75.19%.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环境污染、侵袭性诊疗操作、化疗、抗茵药物的长期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医院感染重在预防,应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氨基葡萄糖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 观察氨基葡萄糖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维生素B治疗,共治疗30天.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氮基葡萄糖配合手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25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行碳酸氢钠口腔清洁,制霉菌素甘油局部涂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结果 25例患者21例口腔黏膜及舌面恢复完整,口腔拭子涂片未找到真菌,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碳酸氢钠配合制霉菌素甘油可用于治疗口腔真菌感染,方法简单,且费用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秀;史桂芳;马翠萍;郎素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日的开展的优质护理.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作者:郑惠珍;陈月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在胸腔积液诊疗中的应用

    胸腔积液行超声检查在少量积液、胸膜肥厚、肺底积液以及肺实变时,优于X线检查[1],在治疗上可减少临床医生盲目性,使胸穿安全、顺利进行,为缩短胸腔积液的诊疗过程提供一种便捷方法.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注重慢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我们针对慢性肝炎病人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心理负担重等特点,在工作中注重慢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江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大约有一亿五千万,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超过目前数字的两倍,虽然其一般不影响病人的生命,但其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妻子的生活质量,而且是患者心身健康状况的窗口.

    作者:冷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而且处理过程亦趋复杂,索赔也越来越高.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持医院医疗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作者:李瑞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影响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因素和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育.在国外,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系统接受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行为工作准则.

    作者:罗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右下腹小横切口阑尾切除208例报告

    我院普外科自2003年4月~2006年4月期间共收治急、慢性阑尾炎312例,其中手术治疗300例(96.1%),而笔者参与手术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共208例,现将其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军;刘清茂;冯宝义;李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AMI溶栓治疗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反复多次抽血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21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8天康复出院.结论 AMI溶栓治疗中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双铂为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40例报告

    目的 评价以双铂为主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耐受性及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CBP-DDP-VP16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40例,CBp 200~300 mg/m2,第一天,静点;DDP40~60 mg/m2,第8天,静点;VP16 100 mg/m2第1天至第5天,静点.21天重复.结果 以双铂方案为主治疗小细胞肺癌40例,总有效率75%,CR率12.5%.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69.2%.结论 以双铂方案为主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好,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于清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多,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大多数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明显的后遗症,有较高的致残率.1999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1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硫酸镁加罗红霉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为了尽快控制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我科近两年采用硫酸镁加罗红霉素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郁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表阿霉素的毒性和特性

    表阿霉素(Ecpirubicin)为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在于4'-位置上的羟基由顺位变为反位.经20余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常规模式系统的抗肿瘤活性与阿霉素相等而毒性小,尤其是心脏毒性更是如此.在癌症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抗肿瘤抗生素药.

    作者:叶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螺旋CT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较少见的肿瘤,由于位置较深,早期诊断较困难.过去诊断常依赖于静脉泌尿系造影,逆行输尿管造影等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螺旋CT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并且可以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故在输尿管病变检查中有独到之处.现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经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15例患者做一分析,探讨其在输尿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健;颜宝云;刘兰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将我科2005年1~12月份使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投掷硬币法将348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护理新生儿臀部;实验组除新生儿常规护理外,臀部使用鞣酸软膏,废除一次性尿布,直接用一次性尿裤.结果 在护理干预下,实验组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使用类油的制剂取代传统的婴儿扑粉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腰穿后腰背痛与操作方式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腰穿时有无局麻和拔出穿剌针前是否插回针芯与腰穿后腰背痛(或下肢疼痛)发生率之差异.方法 将166例接受腰穿患儿按操作方式分为局麻组、无局麻组和回插针芯组、不回插针芯组,分别记录术后腰背痛、下肢疼痛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无局麻组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7.02%,差异不显著;回插针芯组和不回插针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59%和22.73%,差异显著.结论 小儿腰椎穿剌时可视情况不用局部麻醉,而拔出穿剌针前回插针芯则可减少腰穿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作者:应旦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