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朱爱文

关键词:距下关节, 跟骨骨折, 疗效较为满意, 科手术治疗, 关节内骨折, 高处坠落伤, 治疗不当, 致残率, 青壮年, 后遗症, 足部, 损伤
摘要: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多,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大多数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明显的后遗症,有较高的致残率.1999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1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CT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60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外伤等各类颅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病情危急,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是一项损伤轻微,操作简便、安全的方法,而准确的颅外定位便成为血肿穿刺成功的关健.现将我院自2003年以来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各类血肿的CT定位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在此进行探讨.

    作者:戴畅;郝勇凯;龚河军;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开灵配合四环素治疗恙虫病41例

    恙虫病为虫媒传染病之一,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笔者于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本病41例.均用清开灵配合四环素治疗,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急救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在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的36例急性氯气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16例)和护理干预组(B组,20例);对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多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2.4±7.4)天,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1±4.2)天,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氧疗、雾化吸入、安排液体输入顺序、调节输入液体的滴速、适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对于缩短急性氯气中毒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一起学生细菌性痢疾爆发的病原检测

    2006年6月12日我站接到乡镇卫生院报告,该镇某中学数十名学生发生腹泻.我们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里急后重、排脓血样便.经分离培养,从2名患者脓血便中分离出两株福氏志贺菌1型痢疾杆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如下.

    作者:孟红岩;李家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腰穿后腰背痛与操作方式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腰穿时有无局麻和拔出穿剌针前是否插回针芯与腰穿后腰背痛(或下肢疼痛)发生率之差异.方法 将166例接受腰穿患儿按操作方式分为局麻组、无局麻组和回插针芯组、不回插针芯组,分别记录术后腰背痛、下肢疼痛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无局麻组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7.02%,差异不显著;回插针芯组和不回插针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59%和22.73%,差异显著.结论 小儿腰椎穿剌时可视情况不用局部麻醉,而拔出穿剌针前回插针芯则可减少腰穿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作者:应旦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25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行碳酸氢钠口腔清洁,制霉菌素甘油局部涂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结果 25例患者21例口腔黏膜及舌面恢复完整,口腔拭子涂片未找到真菌,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碳酸氢钠配合制霉菌素甘油可用于治疗口腔真菌感染,方法简单,且费用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秀;史桂芳;马翠萍;郎素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螺旋CT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较少见的肿瘤,由于位置较深,早期诊断较困难.过去诊断常依赖于静脉泌尿系造影,逆行输尿管造影等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螺旋CT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并且可以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故在输尿管病变检查中有独到之处.现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经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15例患者做一分析,探讨其在输尿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健;颜宝云;刘兰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五孔操作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微创外科手术常规操作常采用三孔或四孔法[1].但对于复杂的胆囊病变,中转开腹率相对较高.我们在运用上述方法积累较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2006年8月采用改进的五孔法对82例复杂的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了LC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左洋;曹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84例病因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其与出血年龄、绝经年限及出血距初诊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8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非器质性疾病78例,占42.39%,良性疾病64例,占34.78%,恶性肿瘤42例,占22.82%.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P均<0.01).恶性肿瘤出血者绝经年限明显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P<0.01).出血距初次就诊时间也以恶性肿瘤明显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非器质性疾病,其次为良性疾病.恶性肿瘤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及绝经年限均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

    作者:王爱敏;孟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药品应用状况调查

    由于精神病人在急性期大多出现兴奋、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因此,临床过程需给患者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合用精神药品.为了进一步了解精神药品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应用状况,寻求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7月份处方进行了调查,现汇报如下.

    作者:马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和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30例体检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EA、CYFRA21-1、NSE的测定值分别为(40.2±32.6)ng/ml、(20.75±33.6)ng/ml、(24.3±8.84)ng/ml,正常人体组血清为9.64±6.26、1.68±0.72、7.40±7.84,各项指标的统计学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者联合检测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6%、100%和86.1%.结论 血清CEA、CYFRA21-1、NSE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者:朱虎定;孙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在胸腔积液诊疗中的应用

    胸腔积液行超声检查在少量积液、胸膜肥厚、肺底积液以及肺实变时,优于X线检查[1],在治疗上可减少临床医生盲目性,使胸穿安全、顺利进行,为缩短胸腔积液的诊疗过程提供一种便捷方法.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将我科2005年1~12月份使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日的开展的优质护理.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作者:郑惠珍;陈月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工作的再思考

    社区护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地位,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

    作者:谭晴;王晓萍;周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痛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首剂静注负荷量胺碘酮150mg,10分钟注入,继之以1.0mg/min维持静滴,静脉滴注6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至0.5 mg/min;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15分钟~30分钟后,再给150ng的追加负荷量2~3次,24小时总剂量在2 000 mg以内.结果 有效率81.0%,副反应发生率4.8%.结论 急诊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

    作者:邝鸿生;陈曼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258例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的14 437份住院病历进行调查.结果 有2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79%.科室感染率,以内科系统高,由高到低前三位为血液肿瘤科内科5.48%,心肾内科4.63%,神经内科4.14%.感染部位构成比中,以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分别为58 14%和24.03%,占总感染率的82.17%.年龄结构比以中老年人居多,占总体感染人数的75.19%.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环境污染、侵袭性诊疗操作、化疗、抗茵药物的长期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医院感染重在预防,应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及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瘘病人整体护理1例体会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在了解病人病情,缩小医患距离,改善护患关系,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业务学习,改善护士形象,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身体康复,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形式的护理.我们对本科1例尿瘘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宝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而且处理过程亦趋复杂,索赔也越来越高.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持医院医疗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作者:李瑞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中毒80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以农药杀虫剂及药物中毒为多,与居民缺乏药物应用常识、使用不当、自我保护不够有关,有些系生气后自服所致.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80例急性中毒病例作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