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中毒80例临床分析

刘永志

关键词:急性中毒, 农药杀虫剂, 自我保护, 中毒病例, 药物中毒, 药物应用, 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 居民
摘要:急性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以农药杀虫剂及药物中毒为多,与居民缺乏药物应用常识、使用不当、自我保护不够有关,有些系生气后自服所致.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80例急性中毒病例作临床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残胃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

    外科病人手术后发生的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病人术后因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的胃排空延迟(FDGE),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部分切除术后[1].

    作者:樊小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人全身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全身麻醉用药及有关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30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Ⅲ级的全麻病人,术前30分钟东莨菪碱和鲁米那肌注;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静脉注射,结合表面麻醉完成气管内插管.术中做到充分通气、镇静和镇痛,严密观察血压,若NBP高者则用硝酸甘油降压;心动过速者应用美托洛尔:术后PCEA/PCIA(自控镇痛)镇痛及适度镇静下拨管.结果 本组术中利用硝酸甘油降压共22例,血压大部分较平稳;心动过速16例,美托洛尔静脉治疗后正常;室性早搏者5例,加用利多因治疗后正常;经积极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5例NBP超过麻醉前30mmHg,加强PCA镇静镇痛后能下降;窦性心动过速20例,美托洛尔静脉治疗后心率下降至正常.本组均未发生脑血管意外,术后随访均治愈出院.结论 高血压病人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选择合理用药及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保障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林三瑜;罗少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中毒80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以农药杀虫剂及药物中毒为多,与居民缺乏药物应用常识、使用不当、自我保护不够有关,有些系生气后自服所致.现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80例急性中毒病例作临床分析.

    作者:刘永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行医环境·医患关系与医疗纠纷之一

    编者按:防范医疗纠纷与事故是临床工作的一道难题.本刊特约长期从事医疗干预行为法学研究,临床医疗干预行为学学科概念提出者孙海生同志就这一问题撰稿,以飨读者.

    作者:孙海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上)

    心房纤颤(以下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有关房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特别是治疗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综述如下.

    作者:刘兆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腐植酸钠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87例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简称,是一种原因不明,以结肠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它具有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颇为棘手,临床上多以腹泻或便秘或黏液便,伴腹痛、腹胀、肠鸣等为主要表现,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5%腐植酸钠液灌肠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文贞;于天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右下腹小横切口阑尾切除208例报告

    我院普外科自2003年4月~2006年4月期间共收治急、慢性阑尾炎312例,其中手术治疗300例(96.1%),而笔者参与手术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共208例,现将其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军;刘清茂;冯宝义;李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离普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离普刀手术又叫高频电波点点圈切除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明,90年代世界范围内使用,尤其在妇科治疗宫颈疾病(糜烂、癌前病变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它的原理是由电极尖端产生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时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的手术.

    作者:王东华;时彩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某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药品应用状况调查

    由于精神病人在急性期大多出现兴奋、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因此,临床过程需给患者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合用精神药品.为了进一步了解精神药品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应用状况,寻求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7月份处方进行了调查,现汇报如下.

    作者:马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在儿科开展整体护理,就是以满足患儿的各种需要为日的开展的优质护理.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家长的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

    作者:郑惠珍;陈月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适应整体护理的妇科护理工作改革

    我院妇科通过挂牌上岗、改进晨间交班形式、推广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开展满意护士评选等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介绍如下.

    作者:李广芹;谢晓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五孔操作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微创外科手术常规操作常采用三孔或四孔法[1].但对于复杂的胆囊病变,中转开腹率相对较高.我们在运用上述方法积累较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2006年8月采用改进的五孔法对82例复杂的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了LC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左洋;曹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青光眼防治体会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致盲性眼病,是我国当前主要致肓眼病之一,共同具有的体征是眼压升高、视网膜及视神经受损害、以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但许多患者在起病初期并不能及时到眼科就诊,而是在头痛、恶心、呕吐时以为是普通内科病,耽误了治疗时机.

    作者:刘静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184例病因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探讨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其与出血年龄、绝经年限及出血距初诊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8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非器质性疾病78例,占42.39%,良性疾病64例,占34.78%,恶性肿瘤42例,占22.82%.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P均<0.01).恶性肿瘤出血者绝经年限明显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P<0.01).出血距初次就诊时间也以恶性肿瘤明显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非器质性疾病,其次为良性疾病.恶性肿瘤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及绝经年限均长于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者.

    作者:王爱敏;孟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多,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大多数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明显的后遗症,有较高的致残率.1999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1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爱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AMI溶栓治疗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反复多次抽血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21例AMI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8天康复出院.结论 AMI溶栓治疗中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和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30例体检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的CEA、CYFRA21-1、NSE的测定值分别为(40.2±32.6)ng/ml、(20.75±33.6)ng/ml、(24.3±8.84)ng/ml,正常人体组血清为9.64±6.26、1.68±0.72、7.40±7.84,各项指标的统计学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者联合检测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6%、100%和86.1%.结论 血清CEA、CYFRA21-1、NSE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者:朱虎定;孙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投掷硬币法将348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护理新生儿臀部;实验组除新生儿常规护理外,臀部使用鞣酸软膏,废除一次性尿布,直接用一次性尿裤.结果 在护理干预下,实验组新生儿红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使用类油的制剂取代传统的婴儿扑粉对预防新生儿红臀的发生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科腰穿后腰背痛与操作方式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腰穿时有无局麻和拔出穿剌针前是否插回针芯与腰穿后腰背痛(或下肢疼痛)发生率之差异.方法 将166例接受腰穿患儿按操作方式分为局麻组、无局麻组和回插针芯组、不回插针芯组,分别记录术后腰背痛、下肢疼痛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无局麻组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17.02%,差异不显著;回插针芯组和不回插针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4.59%和22.73%,差异显著.结论 小儿腰椎穿剌时可视情况不用局部麻醉,而拔出穿剌针前回插针芯则可减少腰穿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作者:应旦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注重慢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我们针对慢性肝炎病人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心理负担重等特点,在工作中注重慢性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江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