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窄性心包炎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谭亚玲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 围手术期, 心功能, 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变化,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86例施行心包剥离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发生心衰7例,各种心律失常23例,严重低血钾2例.86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85例均已治愈,治愈率98.84%.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施行心包剥离手术前后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电解质,减轻低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提高患者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是每个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是每个住院病人要经历的,现在谈这个话题似乎太陈旧了.其实不然,现今的护士已不能仅仅是为完成繁忙的工作而输液,那样已不能满足病人需求,让病人以佳心理状态跟我们愉快合作,顺利完成这既痛苦又极普遍的操作,也是一门艺术.

    作者:余拉结;刘舜贤;李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Nano-Techniqu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在0.1 nm~100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征的崭新高技术学科.利用纳米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研究课题,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

    作者:钱倩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目的 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结果 通过规范化管理,各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结论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规范各项操作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慧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1 根据分期确定治疗Ⅰ~Ⅱ期能手术者建议手术.就诊时能够完全手术切除的仅20%左右,因为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Ⅰ~ⅢA期患者接受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峰时间为术后2年~3年.放化疗结合治疗是目前公认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好的方法,而且同时放疗化疗好于序贯治疗.

    作者:徐刚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肿瘤术后颊舌缺损用额部皮瓣做立即修复2例体会

    肿瘤切除术后导致颊、舌部缺损,临床上修复的方法很多,至今尚欠公认的佳方案.笔者用额部皮瓣做立即修复2例,100%成活,取得满意的颊、舌部外型和功能效果,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和2个病例的资料.从本组病例的结果证实,施行肿瘤+全颈淋巴联合根治术,采用皮下蒂隧道额部皮瓣修复颊、舌部缺损是一种实用可靠、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文献未见专题报告.

    作者:柏炳荣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8-三体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G2P2,剖宫产,孕41周,体重2 600 g,Apgar评分6,羊水约600 ml.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哭声低,呼吸略促,头小,枕部突出,双外耳畸形,耳位低,眼裂小,口小,小下颌,胸骨柄3.8 cm.

    作者:季坚卫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位膀胱阴道瘘1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膀胱阴道瘘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6例高位膀胱阴道瘘患者的术前诊断、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 16例高住膀胱阴道瘘经膀胱途径修补,均Ⅰ期治愈.结论 高位膀胱阴道瘘经膀胱修补,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新轩;王彦业;孙山鹰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浅谈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在医疗领域的引入,医德医风出现的各种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热点,如何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已经列入各级医疗单位领导议事日程上.医院通过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加强了医德医风的建设,使医院经济、医德医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均取得了协调发展,对医院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医德医风档案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何丽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浅谈基层单位医疗纠纷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加上医疗改革的失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大医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医疗纠纷,基层医疗机构也或多或少受到医疗纠纷的袭扰.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我们积极应对,认真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采取系列防范措施,改进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

    作者:李红;卞小慧;侯砚秋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重视实验室工作细节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

    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是实验室的基本任务.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检验医学的更高需求,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尤为重要.通过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实施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实时地满足了申请方的需求.即使如此,实验室检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仍会影响检测结果,影响服务质量,值得检验人员的重视.

    作者:刘冰;陈华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贴敷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既造成广大妇女的身心痛苦,又是宫颈癌的发病基础.1998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贴敷冷冻治疗宫颈糜烂306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英;戴珍珍;陈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内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寻求佳治疗方法 ,达到佳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分别经过内科、外科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与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较内科治疗及开颅治疗疗效好.结论 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胜春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缩窄性心包炎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变化,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86例施行心包剥离手术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发生心衰7例,各种心律失常23例,严重低血钾2例.86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85例均已治愈,治愈率98.84%.结论 缩窄性心包炎施行心包剥离手术前后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电解质,减轻低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危害,提高患者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谭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实验结果影响因素

    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及动物手段,对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临床资料.

    作者:韩文静;马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医务人员与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与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医院感染控制是否得力,取决于一线医务人员.

    作者:潘莉敏;蔡格花;林斐茵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毛细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34例毛细支气管炎加用IVIG治疗,并与对照组患儿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咳嗽、喘憋、罗音消失和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IVIG治疗辅助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玉生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小儿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62例,年龄2岁~13岁,平均年龄7.6岁,男44例,女18例.其中主诉睡眠时打鼾、憋气者35例,鼻塞张口呼吸者8例,反复发热、咽痛者19例.

    作者:袁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比静滴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7例,A、B两组分别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和红霉素20~30 mg/(kg·d).观察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率、有效率A组分别为57.81%、93.75%,B组分别为37.31%、73.1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0.93%,B组为43.28%,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前者疗效较后者好,不良发生率少.

    作者:刘素琴;陈智;袁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医学网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Ⅰ期手术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98例

    目的 总结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98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获得成功,切口感染率8.2%(8/98),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Ⅰ期手术治疗阑尾脓肿疗效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王诚;林汉旻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