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营涛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率高,患者头痛严重,迟发性血管痉挛(CVS)发生率居高不下,为此国内外医学界都在积极寻找有效而可行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对SAH患者进行腰穿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深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疑似肺栓塞病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的评估,以提高肺栓塞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疑似肺栓塞患者32例,其中临床确诊1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疑似肺栓塞32例,有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23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诊断评估,排除肺栓塞13例,临床确诊19例,其中死亡6例.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对疑似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评估,特别是危险因素进行追踪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肺栓塞的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瑞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食管癌患者5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其中上段食管癌17例,中段食管癌19例,下段食管癌16例.手术方法采用肿瘤切除术、食管胃吻合术.
作者:张瑜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可减少致残率,延年益寿,减少复发.虽然,在恢复期大部分病人已清醒,但由于生理上的改变到心理上的变异,加上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变化,只有了解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有计划地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郭丽;冯宪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脑功能紊乱及颅内压骤增,引起应激性反应,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其死亡率较高.为了完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我们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宝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是我国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创伤轻微,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VATS由早期治疗自发性气胸为主,迅速发展到几乎涉及胸外科各种疾病.
作者:王建华;李跃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直肠Ca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败率的关键.骶前大出血是外科手术中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近5年来我们共遇到直肠Ca切除术中发生骶前大出血5例,本文根据骶前静脉的解剖及病理特点,结合自身实践,探讨其出血机制和防治措施.
作者:张建华;董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3年8月18日晚餐,某职工食堂数十名职工因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后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我院于当晚和次日相继收治亚硝酸盐中毒病人32例.在院部、护理部组织管理,全院通力合作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世凤;郭雪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例,均为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98例.全部经宫颈刮片或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排除恶性病变,年龄在23~55岁,平均年龄35岁,均已婚.
作者:郭美琴;王妍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通过直接抑制HBV的逆转录过程而发挥抗病毒作用.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部分慢乙肝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HBV 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YMDD变异病毒株,对拉米夫定耐药,为此单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有局限性[1].根据国内联合疗法的观点,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旨在探索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风;梁红岩;赵晓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少弱精症是男科常见的疾病,众多医生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常常不能把握好治疗原则、全面分析而失治误治,终导致精子越治越少,活力越来越低,却始终不明原因.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渐总结和摸索出一些临床经验,以期与同道探讨,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樊新爱;兰勇;周书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臂丛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采用低浓度的局麻药术中镇痛有效[1].但由于小儿恐惧不合作和臂丛阻滞本身镇痛不全,常给镇静、镇痛药辅助麻醉.本报告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静注,使患儿在镇静镇痛状态下接受臂丛阻滞,并与单独用咪唑安定或氯胺酮进行比较.
作者:王清珍;吴凤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4怎样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此类疾病的人数达1 550万人,占死亡人数29%.此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大疾病,据调查表明,全世界流行有三大趋势:上升型:稳定型;下降型:
作者:许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是Graves病的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是安全的,但其少见、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存在潜在致命的危险,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ATD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武秀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的28例产后出血达600 ml以上的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2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宫缩乏力者18例,占64.2%;软产道损伤者3例,占10.7%;DIC 1例,占3.6%;子宫胎盘卒中者2例,占7.1%;其它因素4例,占14.2%.结论宫缩乏力性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做好护理抢救工作,才能够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吴秀枝;马文玲;张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大出血等疾病,病情凶险,变化迅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于今年5月份成功抢救1例因剖宫产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现将监护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方法应用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21例结果全部21例,其中闭合骨折16例,开放骨折5例.经8个月以上随访全部愈合.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无需扩髓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胫骨干骨折.
作者:周敦;陈卫东;姜恒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明显增强.因此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医疗纠纷增长迅猛,但分析其原因,绝大多数源于医患沟通不够.我科2003年1月至今年共收治895例患者,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使用了一些合理的沟通技巧,使我们的医患关系非常融洽,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无1例医患纠纷发生,现将一些方法简介如下.
作者:魏秀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的生物,会产生喜、怒、忧、伤、悲、恐、惊七情变化,而七情变化是通过人的心理情绪反应起作用的,它受他人语言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起作用.癌症是一种威协性疾病,大多数病人失去治疗信心.过去医护人员只管单纯治病,不注意调节病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及病室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导致病人加重思想负担,给病人术后造成不良的副性反应.经笔者几年的临床对比观察,上述作用可见明显差别.
作者:闫海鸥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