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莲
终末期病人的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是指给终末期的病人提供周到、全面的护理,是以整个人为对象,解除其生理上的痛苦,缓和心理上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保持人的尊严[1],使临终者坦然地面对死亡,安然地离去.现就终末期病人的护理谈一几点体会.
作者:王静;和建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当前对糖尿病的研究非常活跃,新的化验项目层出不穷.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监测中,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和临床经验,现推荐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实验检查程序,供大家参考.
作者:逯自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会厌炎发病急,来势凶险,可突发上呼吸道阻塞而致死,为耳鼻喉科急症之一.笔者对我院1990年10月~2004年4月诊治的23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闫玲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失语.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康复护理,可减少致残率,延年益寿,减少复发.虽然,在恢复期大部分病人已清醒,但由于生理上的改变到心理上的变异,加上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变化,只有了解这类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有计划地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郭丽;冯宪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我院从1987年3月~2003年12月对81例患者施行了该手术的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手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锦秀;申翠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老年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肾精不足、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为其主因;现代医学则归纳于椎-基动脉系统脑供血不足的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类病人40余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廷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科于2002年11月10日收治了1例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营养不良性水肿、剥脱性皮炎并感染的患儿,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52天.因咳嗽两天,拒食,气促一天,在当地诊所治疗无好转,来诊收住院.查体:T 37.7℃、P 120次/分,R 30次/分W 2.5 kg,发育落后,营养及反应差,呼吸表浅,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前囟张力不高,口唇青紫,颈软,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明显,肝肋下2.5 cm,质软,肠鸣音弱,四肢呈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张力低.
作者:纪细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促,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大是其突出的特点.常需就地急救或抢救,如延误诊断或治疗措施不力,会危及生命或引起残废.笔者1995年2月~2004年5月间在乡卫生院无CT、非开颅器械条件下进行姑息性开颅抢救31例患者,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作者:杨旭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外科共收治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106例,治愈102例,死亡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5~84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车祸38例,砸伤21例,摔伤15例,坠落伤10例,踢伤8例,挤压伤6例,撞伤8例.
作者:马福贵;赵铁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明显增强.因此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医疗纠纷增长迅猛,但分析其原因,绝大多数源于医患沟通不够.我科2003年1月至今年共收治895例患者,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使用了一些合理的沟通技巧,使我们的医患关系非常融洽,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无1例医患纠纷发生,现将一些方法简介如下.
作者:魏秀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对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52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55例),分别对每例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间的潜血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6/52和19/5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刘海霞;裴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胃癌早期检出率,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收集324例胃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观察.结果胃癌各型病理改变、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判断胃癌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结论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比进展期胃癌高,胃周围淋巴结无癌转移者5年生存率比有癌转移者高.
作者:郝国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当前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因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共30例进行讨论,其中抢救成功26例,死亡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淼;邱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至2004年143例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以及死亡原因.结果全组手术死亡率9.8%,近九年手术死亡率3.2%.结论提高手术技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闫跃中;成亚东;葛辉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 ICU简介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加强监护治疗病房是医院内综合性加强集中治疗中心,是以监护和支持病人所有脏器功能为己任,针对各种危、重、急症患者发生的全身性、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采用各种现代化监护治疗设备进行监护与救治的场所.
作者:魏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培氟沙星为合氟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本品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静脉滴注.临床操作中我们发现,培氟沙星与其他药物配伍时有时出现混浊.文献报道[1],培氟沙星不能用氯化钠溶液或者含氯离子的溶液稀释.
作者:曲延丽;王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合并症,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流产或早产,甚至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0例,其中急诊手术14例,现就手术期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宏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处方来源与资料处方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医生重要的文件之一,是治疗疾病的药单,也就是调配药剂的通知单,处方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本文从某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随机抽样2000张处方,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室.这些处方从季节上看,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患者年龄从1岁到80岁,用药品种少4种,多14种,由21位医生,由5位药剂人员调配.
作者:武文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酒醉后创伤病人的特点是病情紧急,危重且饱胃,所在围麻醉期护理有一定特殊性,我院1999~2003年共施行酒醉后创伤手术53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3例均为男性,年龄17~55岁,其中20~40岁占35例,身体强壮.致伤原因:酒醉后车祸28例,摔伤9例,斗殴击伤16例.创伤种类:下肢损伤并骨折15例,骨盆骨折并股骨干骨折4例,上肢骨折9例,胸腹部创伤9例,颅脑外伤16例.
作者:王彩玲;郭红印;来文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泌尿系上行性非特异性感染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主要并发症.国内俞天麟统计:留置导尿3~4日后将有95%引起膀胱炎.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而积极防治可防止或减轻发病.现将200例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作一分析.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