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贤荣;王蓉花;马逊;杨家慧;朱亚梅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标准流程在唇腭裂病人家庭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病人50例为干预组,同时随机抽取2014年-2015年5月出院病人5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标准流程实施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1个月时从疾病知识知晓率、按时复诊率、喂养达标及出院满意度结果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出院满意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时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唇腭裂病人家庭按标准流程要求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实施有据可循,达到同质化效果,有效提高病人知识掌握情况及出院满意度.
作者:朱红霞;周莹;王宇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用成立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建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设立人员应急库,做好应急库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对参与救治人员给予奖励等措施.[结果]护理人力资源得到了有效保证,在历年的传染病暴发时,救治工作顺利开展,救治的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医院感染的发生.传染病应急库成员的自我防护技能、传染病救治知识、消毒隔离技能均比未加入应急库存前明显提高(P<0.01).其他各临床科室日常工作如收治病人、重危病人抢救、常规手术和重大手术等均有序开展.[结论]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可有效应对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王素珍;袁阿珍;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理论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研究组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94.6%,护理满意度是91.9%;对照组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75.7%,护理满意度是67.6%;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护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病人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谢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单独温和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检索2006年-2016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中报道单独以温和灸为治疗手段期刊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74篇相关文献,单独温和灸治疗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科疾病.临床治疗的优势疾病为关节炎、颈椎病、原发性痛经和睡眠障碍.[结论]单独使用温和灸作为治疗手段的应用范围较广,有明显的优势疾病.但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及具体的机制研究证明单独温和灸治疗的优势,以更好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刘芮寒;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降低病人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发生率.[方法]对临床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根源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效果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发生率(1.45%)低于实施前(7.04%),病人满意度(97.10%)高于实施前(8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张蜀芸;张燕萍;刘平芳;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行微血管吻合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9例婴幼儿行微血管吻合术治疗外伤,加强术后镇痛、镇静管理,预防血管危象并发症.[结果]19例患儿皮瓣断肢术后存活18例,1例移植组织部分坏死.其中11例患儿术后曾发生血管危象,经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采取全方位护理,10例血液循环恢复正常,1例移植组织部分坏死.[结论]严密观察血管吻合区的血循环,及时镇痛镇静,积极治疗与护理,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
作者:谭运娟;黄天雯;陈晓玲;刘回芬;戴巧艳;何翠环;黄小芬;朱庆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SMART原则在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9名实习护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SMART原则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8.00%的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对照组85.71%的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结论] SMART原则具有明确教学目标、量化教学成果、保证教学质量的优点,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作者:谢青青;刘荣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游离肱骨皮瓣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法]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与部分骨质缺损病人行游离肱骨皮瓣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专科护理管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及康复护理.[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骨皮瓣愈合情况良好,患肢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管理是游离肱骨皮瓣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杨瑛艳;巫文强;凌素舫;王旭东;王文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在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4例化疗期间携带PICC的肿瘤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实施自我管理项目,并制订及实施自我管理计划,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意外事件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PICC导管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导管血流感染、肢体肿胀、导管堵塞、导管外移、导管滑脱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项目能有效改善化疗期间携带PICC肿瘤病人自我效能,提高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降低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陶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我国老年病人居家护理的现状,提出对我国老年病人居家护理的建议.指出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老年病人的居家护理模式,提高老年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达到持续维护老年人的健康与尊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目标.
作者:王莉;燕小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异常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门诊38 例小儿门诊输液异常反应的临床护理资料,归纳其急救及护理要点.[结果]症状缓解38例,好转离院36例,收入院继续治疗2例,无一例死亡,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严格遵守输液操作原则,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正确评估病情,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时解除输液异常反应对患儿的伤害,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可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
作者:李小娟;吕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阐述益处发现的概念和测量工具,从人口学变量、疾病相关因素、心理相关因素分析乳腺癌病人益处发现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干预方法.提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国对益处发现的研究.
作者:郝玉平;陈传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导管断裂是严重的并发症,导管断裂的发生率为0.1%~3.5%[1].纤维蛋白鞘相关性导管功能障碍是PICC长期留置过程中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如导管阻塞、渗液、导管失去功能而更换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2].导管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导致拔管困难的病例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例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拔管困难导管断裂体内报告如下.
作者:贾灵芝;卢莹;任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即肺动脉口的狭窄,是一种由于肺动脉瓣病变导致的右心室到肺动脉血流受阻的情况[1],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8%~10%[2].由于病情发展缓慢,成人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右心室肥厚,15%~20%可引起明显的右室流出道梗阻[3],部分重症病人可出现严重低氧和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有不适症状、存在明显梗阻[右室/肺动脉压力差>40 mmHg(1 mmHg=0.133 kPa)]者宜立即进行手术治疗[4].
作者:朱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人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重建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做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结束后治疗优良率分别为60.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人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黄樟凤;杨淑容;张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多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Ds)是一种先天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和消化等多个系统;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型和生物素基酶缺乏型,两者国内少有报道[1-2].我院收治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LCSD)患儿,经密切观察、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病情得于控制,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罗秀状;李强;陈霞静;杨丽娟;黄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层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预防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本院儿科患儿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并与未开展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进行比较,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儿科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效果,记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N)、ESBLs-大肠埃希菌(ECO)、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细菌感染种类≥2种比例、菌落数≥10 cfu/cm2比例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儿科护士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意外风险处理及总护理质量等方面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风险事件发生.
作者:广红玲;沈玲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安抚护理在缓解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70例采用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加强心理安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进行心理应激评价,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焦虑、抑郁情况)及生理应激反应(皮质醇、肾上腺素).[结果]观察组术前1 d HAMA评分、HD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安抚护理能够减轻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病人的心理应激和降低生理应激水平.
作者:安旭菁;孙群;王建凤;马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T细胞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高度恶性的一种,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该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众多,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肿瘤浸润、原发性胃肠道T细胞淋巴瘤等原因所致.2016年12月我科收治1例T细胞淋巴瘤伴血管畸形至消化道大出血的患儿,经积极治疗和多方位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并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72例无痛电子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病人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72例无痛胃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病人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和麻醉意外发生.[结论]无痛胃镜下切除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赵媛媛;王海元;李玉红;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