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闵丹;蔡敏慧

关键词:跌倒, 老年人, 护理
摘要:意外跌倒已成为老年人的第一死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老年病人由于疾病影响、行动迟缓、器官功能下降等,加之住院环境的改变,极易发生意外跌倒.因此,如何回避护理风险,防范意外发生已成为每住护理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术教学法提高急诊科新护士医护配合能力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术教学法急诊科应用在岗前培训中,以提高新护士医护合作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术教学法对急诊科参加岗前培训的新护士进行教学;从3方面评价效果:新护士对本教学法的评价、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综合能力的评价、医生对新护士急救配合情况的评价.[结果]新护士均参与≥1次心肺复苏术,担当组员护士≥2次.新护士对本教学法评价较高,总均分为8.5分士0.66分;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综合能力评价的总分为7.90分±0.61分;医生对新入科护士配合评价的总分为8.00分±0.62分.[结论]“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专业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及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融洽了医护关系.

    作者:王玲敏;洪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评估在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对骨肿瘤病人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住院病人实施护理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筛选出具有危险的病人,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对比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对骨肿瘤病人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剑;关琼瑶;任炳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石并发呕吐的护理现状

    胆结石可能发生在肝内胆管、胆囊或胆总管.在第一次手术后通过手术取石,现国内报道残石率可高达40%~70%,再次手术比例呈上升趋势接近50%[1-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其中术后6h内有轻度恶心、呕吐占20%~42%[3].现将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石并发呕吐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顾春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狂犬病病人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分析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染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亦可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1].因此,对于本身有精神疾病史的病人,误诊率高.尽早诊断、迅速而正确的处理是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狂犬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脑梗死溶栓后脑出血病人双下肢动脉闭塞保守治疗的护理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死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2].我科于2015年9月7日收治了1例脑梗死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病人,特殊之处在于其在治疗期间突发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部分闭塞,左侧髂总动脉及双下肢动脉完全闭塞.因治疗存在矛盾,因此该病人不能给予介入手术治疗,这也给护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经过60 d的治疗和护理,病人动脉闭塞已完全康复,脑出血已较前吸收,进入康复功能锻炼阶段.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千;路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若干问题的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1].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憋且进行性加重,治疗只能临床缓解,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广大病人对COPD的危害性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3].这与从事医疗活动的相关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媒体等对广大病人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宣传以及疾病的危害程度讲解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关,除此之外,与病人对疾病的关注度不高也有关.本文主要从COPD的危害、危险因素以及现如今对COPD的预防状况进行浅谈.

    作者:乔玉凤;刘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监护体会

    重症监护室(ICU)集聚了整个医疗场所病情危重的病人,病情变化迅速,有时为了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精准医疗行为或确认治疗效果,部分重症病人必需外出进行CT及各类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检查.而由于病人自身疾病的复杂多变和某些治疗必需持续的特殊性,以及环境变化、途中颠簸等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重症病人外出检查无疑是危重症护理的高风险事件.近期我科成功完成了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心搏骤停病人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外出CT检查,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瑜;俞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是否优于现有的常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只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计划模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得分比较,其中饮食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康复知识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病人自身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病人脑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黄文杰;王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降低乳腺癌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乳腺癌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置有PICC导管的116例病人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置有PICC导管的179例病人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将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作为观察指标,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结果]血栓形成发生率从活动前的4.30%降至活动后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中,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杨雪梅;辛红梅;张颖;丁孟翠;苏丽萍;王丽芬;吴玲;王家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医院产科与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研究

    产科与多学科合作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全面监测孕妇与新生儿身体状况,在综合医院形成以产科和新生儿科为中心,对产妇和患儿出生缺陷进行多学科诊疗,充分利用综合医疗资源,能够提高医疗水平及诊疗效果;尤其产科与心血管科、新生儿科合作成立儿童先心病监测中心,对新生儿先心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足月妊娠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足月待产孕妇进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一般资料、社会支持、母乳喂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94.32分±21.52分,技能维度45.03分±11.20分,内心活动维度49.29分±11.16分.母乳喂养知识来源、计划喂养方式、分娩前情绪、计划哺乳时间、是否自认为乳汁不足、社会支持、爱人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是否见过他人哺乳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维度得分低于内心活动维度,母孔喂养知识来源、计划喂养方式、分娩前情绪、计划哺乳时间、是否自认为乳汁不足、社会支持、爱人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是否见过他人哺乳对分娩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影响.

    作者:刘爱珍;王建宁;鲍梦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对照组术中不做处理,手术结束后给予相同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王化宇;付东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神阙、大肠俞中频药物导入疗法配合抚触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阙、大肠俞中频药物导入疗法配合抚触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影响.[方法]选择6个月至3岁的患秋季腹泻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1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按摩配合中频药物穴位导入疗法,治疗2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抚触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肠道微生物生态调节剂等).[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结论]神阙、大肠俞中频药物导入疗法配合抚触按摩对于婴幼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林欣;刘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5例行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病人经过密切的监测和护理,住院期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全面评估、重点观察危险因素,做好控制血压、血糖、预防感染等准备工作.术后预防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血肿和伤口出血、脑梗死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张燕茹;陈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医学生物化学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本研究就启发式教学法、病例式教学法、错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为该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薄一览;魏增云;董芳娟;贾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动脉留置导管致动脉血管内皮损伤防护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病人往往病情复杂、多变,在诊治过程中经常反复采集血液以此来进行各项指标的监测.临床上为了避免对病人反复穿刺,同时能动态地观察病情,常安放动脉留置导管.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对病人穿刺处血管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直至出现了并发症才进行对症护理.为探究机械性刺激致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和防护方法,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茜茜;张莉;王安素;罗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在卵巢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卵巢癌病人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卵巢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内容.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抑郁量表(SDS)、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评分,对研究结果收集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经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干预后在ESCA评分、SRHMS评分、自我护理效能高于对照组,且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卵巢癌病人自我效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且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低病人抑郁情绪的产生.

    作者:王丽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级2个高职护理专业班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观察组,另一个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理论及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丰富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增进师生交流.

    作者:陈璐;曹小萍;袁爱娣;罗艺;梁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神康复中心职业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有效应对工作中的风险,避免和减少自身伤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0月精神康复中心45起职业风险事件.[结果]职业风险的发生与护理工作者自我保护意识差、专科素质不高、应急能力欠缺以及安全管理等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供专科培训与技能训练,加强安全管理与团队合作,以有效应对精神科护理职业风险.

    作者:谢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病人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功能(ADL-Bathel指数)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病人ADL Ba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DL Bathel指数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较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言,其有助于促进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同时提高病人的接受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作者:叶雪梅;李海燕;肖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