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葛福坤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摘要:总结了3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用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1]作指导,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包括基础功能训练、实际进食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认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尽早恢复饮食,减少营养不良及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目的:观察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汤剂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临床观察.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胃痛、暖气、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长发;李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婴幼儿护理要点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所以家长对孩子非常宝贝,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还不能很好直接的表达自己感觉,而且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健康状况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婴幼儿的护理非常的关键.但是由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可能无法非常细致的掌握.但是,对婴幼儿的护理要点却是家长应该了解并熟悉的.

    作者:郁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

    目的 探讨对急性有积极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临床抢救治疗的效果,降低死亡率.方法 及早彻底洗胃清除中毒物,再给予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药物及对症支持疗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证护理.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护理住院6~14天均痊愈出院且心理状态健康.讨论 在常规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流程基础上,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对证护理可以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多采用这些方法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心理辅导、膀胱训练、饮水训练等综合干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检测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综合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姚国新;曾科学;周飞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喉镜气管导管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插胃管中的应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我国每年有5-7万人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率达10%以上(1).该病具有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随时会导致死亡(2).对经口服中毒的患者,无论时间长短、病情轻重,都应该及时彻底洗胃(3).插胃管洗胃是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也是及时清除胃内尚未被吸收毒物有效、基本的方法,成功插胃管是洗胃能否成功的关键.以往我们采用常规法自口腔直接置管法(以下称直接法)进行洗胃,由于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不能配合,胃管经常盘曲在口腔,需要反复置管才能成功,造成插管时间延长,患者咽部水肿、出血、影响抢救,给患者造成痛苦.为了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我们采用喉镜气管导管插胃管法(以下称喉镜气管导管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别经临床应用50例,直接法一次置管成功率仅为40%,喉镜气管导管法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8%,从而避免了反复插胃管,缩短了插胃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及时洗胃及时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现将插管方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120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组120例脑溢血患者经过我院的科学治疗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4例患者基本治愈,40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结论:对于脑溢血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病情发展变化做到科学的护理,可降低该疾病的死亡率.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及术式探究

    目的:探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6月-2011年5月的96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2-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45例,急性发作72h内进行手术)和延期组(51例,急性发作72h后进行手术).结果:延期组较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以及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期,尤其是胆囊颈部有结石的患者更应该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操作规范仔细,避免误伤,同时防止并发症是关键.

    作者:平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脑梗塞后血小板减少

    老年人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进几十年里的治疗中,大多数的治疗中是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戊酯、心得安以及硝普钠等等药物,一贯的追求药物的抗栓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作用,往往忽略了这些药物的负面影响.因此,我院在治疗脑梗塞后血小板减少,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并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邢桂学;陶良;郭景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影响(附289例报告)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已确诊的289例RE患者,证实Hp感染,既往未行抗Hp治疗,HP阳性组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20mg Bid (阳性治疗组);一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20mg Bid+根除HP治疗,对于Hp阴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20mgBid(阴性治疗组),总的疗程为8周,8周后所有病人均复查胃镜及HP检测.结果HP阴性组是206例,HiP阳性组是83例(对照组30例,根除HP治疗组53例);根除治疗组中,其中8例未成功根除,HP根除率为96%,总的愈合率为80.27%,其中HP阳性对照组、Hp阳性成功根除治疗组、HP阳性未成功根除治疗组、阴性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76.7%、77.78%、和75%、81.55%,各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的临床试验证明是否根除Hp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均不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朱慧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传染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10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5月1日~ 2010年9月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总有效率100%.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临床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腹泻患儿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我院近年共对75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了腰硬联合麻醉,收集她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约3分钟),且用药剂量较小,对产妇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控也比较方便,产妇术后不良主诉少,未出现头痛、谵妄、感觉异常等并发症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效果较好,安全系数高,可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孟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疗法治疗便秘的健康指导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20例便秘的门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90例服普通泻药,治疗组330例服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完成随访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8%,对照组复发率21%.经x2检验,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服用普通泻药和服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两种方法治疗便秘均有效,而后者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复发.

    作者:段凤姣;吴朝阳;姜丽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调查我院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度共计6095张门诊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抗生素使用以单一用药和联合使用为主,注射剂使用以经脉注射为主要给药方式,书写不合格处方79张,占抽样处方的1.2%,不合理用药87张,占抽样处方的1.4%.结论: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合格率达97%,但也有一些不合理情况值得我们注意,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责任心,充分发挥药剂师的职能,提高充分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宏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巧固吸引器前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吸痰后,常因吸引器前端放置不好使其污染而更换管子,增加了工作量.现介绍一种简单方便的办法:1 方法 首次吸痰前,先将一根干净的吸痰管固定于病人的床头柜上,每次吸痰后把吸引器前端与固定在床头柜的吸痰管相连接即可.

    作者:张瑞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通过对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以及术前评估,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轻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孔庆丽;孔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保妇康栓妊娠期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对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睡前用2%-4%小苏打液清洗外阴后,将一枚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盒7粒,每粒1.74g)栓剂放入阴道,每晚一粒,连续7天为一疗程,停药后3天及30天后来医院复查.结果: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近期治愈率81.7%,有效率93.4%;后期治愈率85.0%,有效率95.0%,且副反应少.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5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1年度住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为治疗及预防哮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1年度住院的205例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记录其肺功能、年龄、性别等资料,将所得数据经整理后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1年度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5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男性患者83例(40.49%),女性122例(59.51%),男女比例为1:1.47.(2)205例住院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大气道指标FVC%在正常范围,而FEV1%、PEF%、FEV1/FVC均较正常值有轻度的下降.小气道指标MMEF75/25、FEF25%、FEF50%、FEF75%均较正常值有显著的下降.(3)哮喘患者大气道指标FVC%、FEV 1%、PEF%、FEV1/FVC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小气道指标FEF25%、FEF50%、FEF75%、MMEF75/25在<45岁、45~ 59岁、60 ~ 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均有下降,但相互之间比较下降程度接近,>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的小气道指标下降程度均明显较其他年龄段严重.结论:2011年度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205例住院哮喘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肺功能表现为大气道功能轻度下降,小气道阻塞明显,>74岁年龄段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为明显.

    作者:苏军;李风森;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d,疗程7d.结果:治疗组治疗细菌性肺炎退热时间、WBC、NEU及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肺炎可协同退热、抗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旸;文昱婷;张秀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50例口腔黏液腺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口腔粘液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给予必要的口腔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的为48例,伤口感染的为2例.结论 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于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慧燕;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