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早期再手术44例总结分析

张文秀;蔡德刚

关键词:腹腔, 早期, 再手术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减少腹腔早期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自199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腹腔手术共6800例,早期再手术4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44例行早期再手术,共50次一次再手术44例,二次再手术6例.各脏器早期再手术率依次为:结直肠、小肠、胃胰腺、肝胆.早期再手术病因依次为:腹腔脓肿、切口裂开、肠梗阻、肠瘘、胆漏,死亡6例.结论 避免首诊时间过长,防止误诊、漏诊,加强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在消化道重建时遵守“Nosuture in pus”的原则,是降低腹腔早期再手术的重要措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疹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疹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8例药疹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致敏药物为抗生紊类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主要的药疹类型为多形红斑型、荨麻疹型、麻疹样/猩红热样型.结论新药的增多使得引发药疹的致敏药物种类也增加;临床用药应重视不良反应观察和避免易发药疹药物的联用,发现药疹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并对症处理.

    作者:田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36例

    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改变.临床上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量少,即月经不调的现象.笔者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对36例月经不调患者,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国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毒邪和络病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被称为“癌中之王”.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二位.毒邪学说和络病理论在临床中治疗内科杂病已有多年,用于原发性肝癌不多,临床中从毒邪和络病的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张景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新生儿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在术前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及完善的肠道准备等,术中进行恰当的护理配合和术后严格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肛周护理、胃肠减压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共48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瞿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道手术中胆道下段探查体征的密切观察与护理

    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而诱发感染.胆疲乏蛔虫病又是引起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蛔虫、胆石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作者:赵红伟;陈亚杰;徐凤波;辛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科采用工作人员标识,病人身份标识,管道标识,药物标识,环境标识,仪器设备标识,饮食标识,提示标识,用于护理实践中,实施后了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次,患者满意度在97.6%.结论 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病区应用,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护士工作的有序性及警惕性.减少护理差错、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韦海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观察组,另38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规范、有效、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患者赢得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余志友;伍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投诉

    本文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角度,触及不同的护理纠纷和投诉,如何认真分析,正确认识,及时妥善处理是关系到医疗环境的和谐和安全,不容忽视,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林素珍;林瑞凤;杨南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75例腹水消失,16例腹水减少.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与护理压疮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压疮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对各期压疮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积极治疗与护理对压疮各期的治愈有明显效果.结论:压疮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 对本院42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前空腹血糖基本控制在8.0 mmol/L以下,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血糖的控制、手术的顺利及术后的视力恢复效果起直接作用,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有效地控制血糖,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视力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谭宇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照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15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作者:刘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微波联合沐舒坦治疗喘息型肺炎2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沐舒坦对喘息型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接受喘息型肺炎治疗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抗病毒雾化单独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微波与沐舒坦联合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接受沐舒坦与微波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只接受沐舒坦单独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83.33%( 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微波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壮顺;陈建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盐酸吗啡、咖啡因FTIR检验与谱图解释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盐酸吗啡和咖啡因进行鉴定,评价其检验价值.方法:应用红外光谱法对盐酸吗啡和咖啡因进行检验,选择恰当的特征峰,分析盐酸吗啡和咖啡因的结构与红外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盐酸吗啡和咖啡因的特征峰均能有效取得.结论:对于盐酸吗啡和咖啡因的检验,FTIR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较强的特异性,同时有效克服了检验过程中的盲目性,有效可行.

    作者:李贺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议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监护及诊断作用,并探索其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对自愿采取药物流产的100例妇女采取服药前和服药后1周B超检查,评价药物流产的效果.结果:药物流产是目前妇科常用的一种非手术流产的方法,因其安全简便,无创伤,无不良反应等优点而被多数因意外妊娠需要终止妊娠的妇女接受.但药物流产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患者一般在家中,没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其危险度高.因而对药物流产效果的观察减少,针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多,时间长问题采取B超进行监护,提高诊断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100例自愿采取药物流产的妇女有80例合格,2例不合格,17例失败.B超符合率99.18%,其中1例为异位妊娠为误诊.由此可以确定B超有助于诊断早孕及判断药物流产的效果.

    作者:赵自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全面的术后护理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作者:杨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大黄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分析

    目的 对中药大黄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分别对临床上的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使用大黄内服和外敷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结果和西医治疗组进行比较.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 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水肿大黄组和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大黄在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对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汤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强身益体胶囊调养亚健康状态的体会

    自亚健康概念提出至今,亚健康已俨然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亚健康的相关研究已经列入国家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把其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

    作者:王光辉;何明菊;王琦;张强;薛俊宏;冯秀芹;张新元;崔玉志;邹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细节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2月在本院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进行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熟练掌握率、低血糖发生率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进行细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协会(WHO/ISFC)将心肌病分为三种:①扩张型心肌病(DCM);②肥厚型心肌病(HCM);③限制型心肌病(RCM)[1].其中DCM是常见类型,占心肌病的绝大多数.本病发展一般缓慢,常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出现血栓栓塞,住院时间均较长,思想负担重.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DCM病人的护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26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