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对尿液沉渣的临床检验分析

李传华;袁瑞敏

关键词:尿沉渣, 显微镜, 上皮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对尿液沉渣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153例患者晨尿的检验资料.结果:153例尿液中尿沉渣结果中管型阳性30例,占19.61%;镜检见到管型者仅为19例,占12.42%;黏液丝及黏液丝网络的一些细胞被误认为管形的11例,占7.19%; 123例阴性的标本镜检中,1例阳性为颗粒管型,复检后为阳性.白细胞阳性38例,占24,84%;红细胞阳性结果37例,占24.18%.结论:显微镜检验尿液沉渣有利于泌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偏瘫患者的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患者的体位护理.方法:抽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良肢位摆放及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肌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护理明显缩短了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愈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高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四物汤对50例月经不调患者的的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者50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分组治疗,A组25例进行西药治疗,B组25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A、B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A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上者4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下8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13例.B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上者为治愈,21例;服药后症状好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下者为好转,3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1例.结论: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补血调经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是卒中的一种,致死和致残率均较高.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年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前提下,维持血压稳定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和脑缺血,控制脑水肿,改善局部脑血流是治疗成功的保证.作者就高血脑出的综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研究进展

    通过对无创通气治疗期间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例如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合适的口/鼻罩;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进行适应性连接;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注意鼻/面罩是否漏气;预防胃肠胀气;预防口咽干燥等,使患者在无创通气时心理和生理不舒适度得到改善,提高无创通气的配合协调性,保证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

    作者:季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马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Balo同心圆性硬化1例

    1 病例患者男性,36岁,因“头痛10天,神志不清3天”人院.查体:BP120/85mmHg,浅昏迷,疼痛刺激四肢均可活动,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双侧Hoffman征(+),双踝阵挛(+),脑膜刺激征(-).MRI示T1WI显示双额、顶枕叶白质区内多个“洋葱头”状黑白相间的类圆形病灶,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层状改变更加明显.初步诊断Balo同心圆性硬化.经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病情缓解,患者神志清,高级智能好转出院.随访至今1年,言语、智力正常,能独立行走.

    作者:郑敏;孙晓艳;丁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140例社区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措施.方法:对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地社区护理干预.结果:126例(91.4)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观察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首先积极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采取高压氧、前列地尔、a-硫辛酸,对照组采取前列地尔、a-硫辛酸治疗,并开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感觉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a-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新英;韩汝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认知结合抗抑郁药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认知结合抗抑郁药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测定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能有效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症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作者:刘绍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手术室夜班护士职责及管理对策

    目的:规范手术室夜班护士职责,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依据夜班工作实际,制订夜班职责,实施管理对策;结果:夜班护士职责得以充分发挥,积极配合处理各种手术,有效降低了医疗事故发生率.结论: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策,保证了夜间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米亚玲;马慧罗;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于我院接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局部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使用炎琥宁治疗,治疗组则联合使用炎琥宁与西咪替丁治疗.7d为一个疗程.结果:采用炎琥宁与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的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技率为93.33%,明显高于采用炎琥宁单独治疗的对照组的85.00%( P<0.05),而且治疗组的各主要症状基本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与西咪替丁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加哲;谢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6种中药及其组方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黄柏、黄连、黄芩、诃子、五味子、紫花地丁、金银花、栀子、柴胡、大黄、郁金、穿心莲、白头翁、陈皮、苦参、鱼腥草16味中药及其组方的水煎剂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将16味中药及其组方分别制成水煎剂,采用平皿打孔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每种中药及其组方做5个重复板.在37℃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其结果,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统计结果表明:诃子、五味子、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柴胡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连、黄芩、诃子、大黄、五味子、金银花对巴氏杆菌抑制作用较好;黄芩、大黄、诃子、黄连、五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明显.由上述药物为主药组成的三种中药方剂的体外抑菌作用差异不大.结论:16种中药及其组方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作者:袁心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善教者 必善问——浅谈诊断学课堂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结构和开启学生心智的阶梯与桥梁.良好的课堂提问技巧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而且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善教者,必善问”,深入研究课堂提问的功能和方式,并在教学中灵活实施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相交流的重要教学技能.

    作者:赵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静脉泵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以及发作的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5.29%,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频率,疗效可靠,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平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合适的种源栽培高产青蒿的技术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种源的青蒿种植栽培,从播种至生育期开始观察、比较,寻找出青蒿种植栽培技术措施.方法:利用不同地区的青蒿种源从选种至播种、移栽、不同苗龄移栽、青蒿摘尖等试验.结果:经野生驯化后的种源选育栽培.育苗用种以亩100g较合适,2月播种,4月移栽,移栽至大田80天摘尖可提高产量.结论:青蒿应野生驯化后选育留种栽培,每亩用种100g,2月播种,4月栽培,移栽后约80天摘尖,100-110天采收,此时青蒿叶中的青蒿素高.这样,就能促进青蒿生物量的提高和青蒿素的含量.

    作者:黄荣岗;杨家庆;詹利之;林燕芳;黄忠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心肌梗塞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1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0余年,1小时前进食呛咳、呕吐后出现左侧剧烈胸痛,濒死感,胸闷,心慌.查体:T38℃,P110次/分,R22次/分,Bp95/60mmHg,心音低钝,左下肺呼吸音低,腹部无压痛.初诊:心肌梗塞,即予止痛剂.查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压低,胸片示左侧肋膈角变钝,心梗三项无异常.营养心肌、补液治疗观察2小时患者胸闷加重,查胸部CT示左侧中量胸腔积液,纵隔少量积气.请胸外科会诊,行食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食管支架植入术,术后半流质饮食,16天后支架滑脱,自胸管引出少许食物残渣,经全胃肠外营养10天后复查食管碘油造影示破裂口已愈合,治愈出院.

    作者:牟光远;种瑞峰;王万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推进药师临床用药干预,促进合理用药

    加大行政干预,加强临床药师培训,提高药师专业素质,推进药师用药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缪俊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上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跟骨骨折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本科室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共进行22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对患者就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0个月,22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软组织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治愈康复.结论:可吸收螺钉在治愈跟骨骨折的加压固定效果好,避免了患者2次手术的痛苦,在治疗跟骨骨折上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胜;谢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用于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低蛋白饮食、去除诱因、保肝及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福昔明片,一次550mg,一日二次口服,疗程10- 15d.监测治疗前、后ALT、TBIL、血NH3等生化指标;观察神经、精神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震颤及扑翼等异常症状的有无及数字连接试验和数码-符号实验的结果.结果: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降低血NH3、ALT、TBIL等指标和神经、精神、运动状态、数字连接试验、震颤等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高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三踝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来治疗,对照组采用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治疗.结果:在治愈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在症状缓解方面,治疗后8周内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治疗24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蒋金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