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詹婉群;杨秀坤;李世芬

关键词:帕金森, 社会支持, 相关因素, 压力
摘要:[目的]了解帕金森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为促进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到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的全部帕金森病人进行一般资料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社会支持总分<40分者占58.33%,其总分和3个维度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社会因素影响的调查中以女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病程长的病人感受压力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程等情况对社会支持利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动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帮助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减少负性心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维持病人的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手术中无瘤操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48例恶性肿瘤病人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技术,并在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其是否有腹腔种植转移的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48个月,148例手术病人均未有腹壁种植的情况发生.[结论]无瘤技术是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能有效防止腹腔恶性肿瘤的医源性扩散、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文丽;王强;薛庆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入科前集中培训对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入科前即进行集中培训对新入科实(见)习护士预防针刺伤的效果.[方法]按进科时间顺序把340名实(见)习护士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科前即进行集中培训,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没进行集中培训,比较两组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针刺伤发生率为2.35%,对照组的针刺伤发生率为1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在入科前即进行集中培训,能有效提高新入科实(见)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减少针刺伤事故发生.

    作者:黄明珠;傅慧芳;陈玉芬;陆文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职护理学专业双语教学现状的初步分析

    [目的]了解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方法]自行设计混合型问卷,对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高职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2011级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辅以个别访谈.[结果]英语学习兴趣较大者,英语成绩较好、主动选择该专业方向的较多、英语听说训练较多且英语学习能力较强 (均为P<0.05);双语教学实施情况与学生生源情况、学习兴趣及教师双语授课能力等有关系.[结论]影响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有学生生源、英语学习兴趣及水平、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等.

    作者:刘媛芳;莫雪安;余海超;刘桂瑛;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输卵管近端梗阻与宫腔操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宫腔操作对输卵管近端梗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因不孕在我院介入科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且宫腔操作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病人809例,其中有1次或2次宫腔操作史的425例,无宫腔操作史的384例,比较两组病人输卵管近端梗阻的发生率.[结果]宫腔操作组输卵管近端梗阻发生率19.3%高于无宫腔操作组输卵管近端梗阻发生率13.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操作有可能提高输卵管近端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王银;鲁景元;吴晓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人斯蒂尔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5例成人斯蒂尔病病人的护理经验,认为护理重点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加强药物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65例病人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做好心理护理、症状观察及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本病的康复及防止复发非常重要.

    作者:张德葵;蔡银科;涂云丽;梁建平;邱旋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年人气管异物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成年人经口吸入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原因及临床护理的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成年人气管异物病人的发生原因、临床护理经过及经验.[结果]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分析成年人气管异物形成的原因并施以个性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玉春;闫果珍;樊桂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强化家庭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家庭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病人50例,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人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采用强化家庭教育的健康护理,比较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总分及在日常生活、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健康教育护理非常必要,强化家庭教育的健康护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立琴;李燕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神科急重症病区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和探讨精神科急重症病区护士照顾精神疾病病人时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论方法,对10名在急重症病区工作1年以上的精神科护士进行访谈,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主题.[结果]归纳出3个关于急重症病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主题:不良的生理反应,不良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恐惧、焦虑、压抑、委屈等不良心理体验),不良的社会反应(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自我价值及满足感、成就感低).[结论]需要关爱和促进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减轻其工作压力,对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金源;张俊霞;吉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后便秘病人实施改良式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便秘病人实施改良式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病人100例脊髓损伤后并发便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肠道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肠道护理基础上另行改良式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便秘护理效果有效率为72.0%,对照组为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护理干预能促进脊髓损伤病人排便反射的建立,改善排便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彭小苑;欧阳艳菲;谷忠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康复护理进展

    介绍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定义、主要临床表现以及中医康复护理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护理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作者:刘梨;廖若夷;余艳兰;张月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ICU新护士工作能力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上岗护士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能独立胜任NICU的临床工作.[方法]制订翔实的培训计划,对新护士NlCU基础、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培训、考核.[结果]NICU新护士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结论]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后备军,对NICU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有利于NICU 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NICU人才建设和专科护理的发展.

    作者:黄宇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

    折多因强烈的间接暴力作用于颅底所致.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紧密贴附,颅底骨折容易撕裂硬脑膜,脑脊液经裂孔进入耳道或鼻腔,形成脑脊液漏,如不及时正确诊治极易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临床护理不当可造成颅内感染.我科2011年9月-2012年8月共收治76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经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魏青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滋病病房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目的]总结艾滋病病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以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方法]重视职业安全的培训,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规范洗手;严格遵守侵入性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等.[结果]收治艾滋病病人386例,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1例,按暴露后预防(PEP)的流程予以处理后未发生感染.[结论]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吴乔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肺部感染合并肺栓塞病人的护理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美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并发症,每10万人有70例并发肺栓塞,其中仅25%~50%的病人出现症状确诊,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其中11%在发病1 h内死亡[1-3].由于肺栓塞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又不易确诊,所以护士应该熟悉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重要意义.未经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PTE)病死率25%~30%;及时治疗后,死亡率可降到2%~8%.所以医护人员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可降低病死率.我科成功救治1例肺部感染合并肺栓塞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贵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社会因素的影响,为促进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到本院神经内科就诊、住院的全部帕金森病人进行一般资料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人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社会支持总分<40分者占58.33%,其总分和3个维度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社会因素影响的调查中以女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病程长的病人感受压力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程等情况对社会支持利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动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帮助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减少负性心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维持病人的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詹婉群;杨秀坤;李世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老年期抑郁障碍住院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1例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出院时疗效评定,临床痊愈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1例.[结论]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有其特殊性,进行系统护理评估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确保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安全.

    作者:潘晓华;颜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进展

    综述有关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给药方案和护理进展.包括甲氨喋呤的药理学机制、给药方案及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等方面.

    作者:丁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提高PICC置管理想位置长度定位的研讨与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入,开口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即进行静脉输液的通道.使用有效手段合理确定置管长度,达到理想位置,有利输注刺激性高渗性的药物,顺利完成治疗.回顾50例癌症病人采用PICC置管技术、合理有效方法选择适合的置管长度及应用与护理整个过程.采用PICC置管技术合理有效的置入长度,科学有效定位成功后,经胸部透视或拍片检查验证都达到理想位置上腔静脉,合格率达90%;并使化疗周期顺利完成,疗效提高;安全、有效、可靠、方便,各期化疗周期得到保证.

    作者:赵慧萍;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以眼眶占位性病变首发的非霍奇金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原发于眼眶的恶性淋巴瘤较罕见,其发生率不超过所有原发于结内和结外淋巴瘤的1%,占眼部所有恶性肿瘤的1.86%[1].我科2012年9月收治1例原发于眼眶占位性病变的恶性淋巴瘤病人,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万君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观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观察.[方法]选择50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1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50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经过1个月治疗和人性化护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温爱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