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玲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50例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在系统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同时进行伤口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方法进行伤口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肛周脓肿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肛周脓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方法,提高了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
作者:梁丽芬;李茂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孕足月单胎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母乳喂养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能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力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腹部外科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对62例腹部外科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腹部外科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8%;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病人(P<0.01);营养支持的误用率为21.7%,未行营养支持者占75.0%,营养支持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PN)支持为主.[结论] 应根据NRS 2002的评估结果,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左传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介绍科务本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科内设立科务本记录每日儿科日常工作事务,包括儿科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临时制订的相关相关护理制度、指令性信息、不良事件警醒等,每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保证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便于追溯,有据可查,及时纠偏,可作为护理工作指南.[结论] 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科务本,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及护理安全.
作者:赖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 将180例单侧突发性耳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为52.2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7.09,P<0.05).[结论] 微波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胡晓玲;王亚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阐述经临床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认知现状和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面临的困难,综述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现状,包括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的频次、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评价指标.
作者:刘春香;莫伟梅;石娟;祝立阳;陆美妮;韦涌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临床上现用静脉输注液体,如生理盐水、5%葡萄糖等,均用塑料瓶装置,其瓶盖配以塑料拉环.护士每天在大批量地配置药液时,需要用手指拉掉拉环,消毒后方可加药.护士的手指因频繁拉塑料拉环容易勒出痕迹,导致局部红肿,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工作效率.我科将止血钳用于开启塑料液体瓶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目的] 对策.[方法]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并培养护士[目的] 工作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结果] 护士对存在[目的] 安全隐患有了深刻理解,认真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杜绝了不良事件[目的] 发生,提高了病人[目的] 满意度.[结论]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培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强化法律意识,是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防止护理缺陷和事故发生的关键.
作者:蔡小球;庞晓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入访谈法对12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调查,调查就医延迟的原因与时间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9.17%的病人有就医延迟现象,延迟时间越长,乳腺癌临床分期越晚.[结论] 乳腺癌病人存在就医延迟现象,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建立乳腺癌防治及普查模式.
作者:江端英;罗学平;梁美莲;侯香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50名2008级护生为实验组,50名2007级的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两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对护生进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及沟通能力.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蜂疗后皮肤发痒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120例蜂针治疗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观察其疗效.[结果] 第1个疗程显效9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第2个疗程显效为115例,有效5例.[结论] 蜂针治疗皮肤发痒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效果明显.
作者:王冬香;马常青;成永明;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人术前进食困难、营养状况差以及抵抗力低;术后各种管路的留置、切口疼痛的折磨、呼吸道通畅的保持,以及心理的、经济的压力,严重影响病人生存生活质量,病人苦不堪言.为了促进病人早期康复,2009年3月-2011年11月我院对食管癌术后病人开展早期康复,配合早期肠内营养、运动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方法] 按照Wagner标准分级对7例糖尿病足病人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果] 7例病人的血糖控制较好,餐后血糖<11.1 mmol/L;病人能以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2例0级病人未发生溃疡,5例1级、2级病人伤口Ⅱ期愈合.[结论] 加强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詹文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分析手术体位采用截石位病人引发副损伤的原因,包括周围神经的损伤、皮肤压伤、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体位性低血压、下肢血栓的形成、肩部疼痛等,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惠珍;钟晓珊;陈丽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础护理教育中的开展,通过强化基础护理,重视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发展需求.[方法] 将116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名和对照组56 名,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教学,观察组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强化护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两组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观察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教学后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提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基础护理教育中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秋钦;赵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15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加强输注营养液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液的制备、不良反应的护理等,以促进病人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褚旭英;王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入院时及术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定,同时测定眼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1周SAS、SDS评分以及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减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效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春艳;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法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320例次)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160例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法吸痰.以治疗12 h为例,比较两组病人更换血路管及滤器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更换血路管及滤器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密闭式吸痰法,可减少血路管及滤器的更换次数,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燕;黄云辉;陈成;许士海;刘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病人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1].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留置导管、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尤其是ICU的病人由于基础疾病较重,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通过分析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鲜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