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方;谢媛琪;刘美鹏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循证小组,制定措施,对42例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42例(96例次)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成功率达100%.[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中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卓凤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无缝沟通可以使沟通者之间距离贴近,无距离感产生.有资料报道,约70%的医疗纠纷直接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沟通无处不在,但是真正能做到有效沟通的却不多,所以会有诸多的医疗纠纷发生.沟通过程包括输出者、接受者、信息、渠道等4个主要因素,影响任何一个因素都会造成沟通失败.
作者:马秋萍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提高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病人护理的舒适度.[方法]对11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人围术期实施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次舒适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置入颈动脉支架,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均未出现不适的感觉.[结论]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术期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王蔚;张卫;陈溢玲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发现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及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现将我科1例桡动脉穿刺血液透析后发生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出血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广芳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84例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病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运动、行为及服药等干预.[结果]84例病人经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石美红;李菊兰;许敬丽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取仰卧位,观察组取俯卧位.[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10 d内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早于对照组、出生第10天摄入奶量多于对照组、每天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出生第42天体重重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取俯卧位能够减少呼吸暂停发生,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蔡文晖;黄琼;庞洁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中心18名不同层次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护士以一对一配对、集中专题讲座、实践说教、交流式培训的方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并通过专业知识、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采用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士的专科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琴;李红;杨晗;邓丽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报道发病呈上升趋势.异位妊娠中输卵管妊娠常见,占95%,其治疗有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1].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异位妊娠162例,56例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覃柳姿;莫新少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对重症监护室(ICU)多管道患儿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常见安全隐患并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即严格执行各种管道的质量标准、强化和培训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强化整体护理理念及心理护理,使多管道维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危重症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何琼;刘琼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通过运用现代质量管理 PDCA 循环模式对体检中心的健康教育水平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体检中心健康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体检者.
作者:徐君凤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在护理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此采取的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抢救室未实施防范对策的25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2月抢救室实施防范对策的250例病人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干预组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8%、1.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抢救室在护理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对应的防范策略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洁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乳腺癌病人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化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使其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治疗期间重点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5例病人出现高血压,1例出现鼻出血,2例出现蛋白尿,经处理后好转,病人治疗均顺利进行.[结论]恰当的护理可减轻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顾锦芳;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口腔科门诊通过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严格执行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程序、做好诊室环境管理、妥善管理医疗废弃物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晓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对32例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相关保护,术后加强护理,对内瘘的常见问题积极预防及护理.结果32例病人恢复良好,内瘘使用寿命延长,发生内瘘并发症少.
作者:徐君容;黄恒洁;黄冬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总结584例老年病人夜间病情观察的方法与经验.认为夜间当班护士只有认真细致观察病情,才能准确掌握和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果断的诊治和护理措施,对病人及时、准确救治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李琦;孔令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降低危重病人胸腹腔引流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99例行胸腹腔穿刺引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M透明敷贴加3条胶带固定胸腹腔引流管,实验组采用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胸腹腔引流管.[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法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作者:文成;卢小丽;刘娟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回顾性分析8例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病人的临床资料,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为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病情重、使用侵入性检查治疗、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认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严格执行预防隔离措施,对延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产生和预防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琼慧;吴梅芳;黄春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重症肌无力可合并多种疾病,常见胸腺瘤、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发性肌炎等,同时合并胸腺瘤和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者极少见.据报道仅有0.5%~1.0%的胸腺瘤病人同时合并重症肌无力及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我院2011年12月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经过合理的治疗与护理,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袁洁;宋林;蔡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开展连台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方法]对9例连台心脏手术进行管理及护理配合,即完善术前准备、做好相关科室的沟通、规范化术前访视、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后转运.[结果]9例手术均成功,物品准备齐全,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率100%,术中配合默契,无不良事件,术后病人无任何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建立护理配合流程及护理团队的紧密合作对新开展连台心脏手术的顺利完成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明春 刊期: 2012年第29期
脑卒中主要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1].据全国第2次死因抽样调查,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大幅度升高,达80%左右,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2].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卒中病人经正规神经康复治疗后,第1年末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者高达60%[3].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肢体的恢复又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其中良肢位的摆放是康复训练的基础.现就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时秀锋;戴冬梅;郭艳;范树腾 刊期: 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