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血液透析病人多次穿刺致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刘广芳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 血液透析, 桡动脉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发现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及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现将我科1例桡动脉穿刺血液透析后发生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出血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对36例血液透析病人使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给予严格的操作,正确使用导管,细心观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耐心指导病人的自我护理及配合.结果有4例发生导管感染,经抗感染、抗生素治疗加封管后,1例再发感染后拔管,3例发生导管栓塞,经尿激酶溶栓后正常使用.

    作者:喻小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PDCA式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运用现代质量管理 PDCA 循环模式对体检中心的健康教育水平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体检中心健康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体检者.

    作者:徐君凤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多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对重症监护室(ICU)多管道患儿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常见安全隐患并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即严格执行各种管道的质量标准、强化和培训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强化整体护理理念及心理护理,使多管道维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危重症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何琼;刘琼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等离子电切联合钬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联合钬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等离子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钬激光治疗4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并发症、做好仪器设备的处理.[结果]40例病人手术配合成功,手术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月生;蔡少丽;刘蔚晴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上消化道和其他部位出血导致休克病人的心率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其他部位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心率变化的不同及其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消化道大出血病人46例与其他部位大出血休克病人44例,在血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的心率变化.[结果]两组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时的心率变化低于其他部位大出血的心率变化.

    作者:胡爱招;陈跃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体会

    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从护理质量管理、输液流程管理、人性化服务和人文环境4个方面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减少差错事故、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洪静;冯苑;王娟;梅云霞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循证护理在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循证小组,制定措施,对42例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42例(96例次)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成功率达100%.[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居家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中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卓凤坚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无瘤技术操作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实施与护理

    在恶性肿瘤手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无瘤技术操作规范、做好术后处理,以防止手术医源性肿瘤的转移和播散,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率.

    作者:李卓瑶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与预防

    回顾性分析8例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病人的临床资料,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为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病情重、使用侵入性检查治疗、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认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严格执行预防隔离措施,对延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产生和预防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琼慧;吴梅芳;黄春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导乐陪产结合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导乐陪产结合导乐仪GT-4A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导乐陪产,结合导乐仪GT-4A分娩镇痛;对照组产程中未予镇痛及一对一导乐陪产.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活跃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产结合分娩镇痛运用于产妇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

    作者:王忠翔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中心18名不同层次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护士以一对一配对、集中专题讲座、实践说教、交流式培训的方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并通过专业知识、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评和病人满意度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分层次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采用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士的专科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王琴;李红;杨晗;邓丽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1例晚期食管癌多处转移伴全身

    食管癌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其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我院收治1例晚期食管癌多处转移伴全身皮疹病人,无放疗、化疗指证,经医生及家属协商达成一致,现进入姑息治疗.姑息护理是指病人所患疾病不能治愈,生存期受限,无救治希望的情况下由多学科专业团队为病人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积极的照顾和支持,尽大可能地控制疼痛和缓解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旨在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现将该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彭晶晶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海绵垫在骨科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病人骨牵引、被迫体位等原因使受压处皮肤受损,给护理带来困难和难度,而一次性海绵垫目的是减轻病人受压和皮肤长期受压导致的皮肤问题.为此,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对骨牵引及卧床病人采用海绵垫保护受压处皮肤,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老年病人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是腹腔外科手术时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通过外科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为了促进机体恢复,行外科腹部手术后的老年病人常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老年病人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虞建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新开展连台心脏手术管理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开展连台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方法]对9例连台心脏手术进行管理及护理配合,即完善术前准备、做好相关科室的沟通、规范化术前访视、密切配合手术、做好术后转运.[结果]9例手术均成功,物品准备齐全,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率100%,术中配合默契,无不良事件,术后病人无任何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建立护理配合流程及护理团队的紧密合作对新开展连台心脏手术的顺利完成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明春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道手术应用中的护理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也称为术后促进康复计划,早是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Kehlet和Wilemore于2001年提出的[1].其核心思想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措施,尽量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2].具体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术中麻醉、改良的外科技术以及术后有效止痛等,以减轻围术期病人的手术创伤,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3,4].因其可明显改善外科病人预后,显著加速术后康复进程,FTS目前在欧美国家备受推崇,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在少数大型医院少数科室应用.现将近年来FTS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综述如下.

    作者:秦薇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老年病科病人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总结584例老年病人夜间病情观察的方法与经验.认为夜间当班护士只有认真细致观察病情,才能准确掌握和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果断的诊治和护理措施,对病人及时、准确救治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李琦;孔令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护理

    对10例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病人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 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抬高患肢等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彭淑辉;杨桂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脑卒中主要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1].据全国第2次死因抽样调查,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人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大幅度升高,达80%左右,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2].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卒中病人经正规神经康复治疗后,第1年末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者高达60%[3].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肢体的恢复又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其中良肢位的摆放是康复训练的基础.现就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时秀锋;戴冬梅;郭艳;范树腾 刊期: 2012年第29期

  • 放射介入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

    48例产后大出血病人行放射介入栓塞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细心护理,结果48例病人成功止血47例,1例效果不满意又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止血成功.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及细心、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放射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海燕;薛秀梅 刊期: 2012年第29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