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娘
止血带作为静脉穿刺的必备用物,可以暂时阻断远端静脉血流,使局部静脉充盈,保证穿刺成功.病人从被扎上止血带开始至穿刺过程疼痛的感受、穿刺的成功率等都是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一项重要评估.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止血带是一根中空橡胶管,管细、滑,弹性大,易产生勒痕或自行弹开污染无菌区,不熟练者往往要试扎多次,而且单手难以完成捆扎;松止血带时夹住病人皮肤或汗毛产生不适,甚至弹力过大造成血管破裂穿刺失败等.为尽量避免止血带使用给护士带来不便及病人带来的不适,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止血带进行了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洪;陈雪兰;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白内障是我国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超声波乳化摘除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两者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用缝线、术后反应轻、愈合快、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超声乳化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操作复杂及我地区经济困难,短时间内很难开展该手术,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为117例(126眼)白内障病人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艳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对50例老年阴式子宫切除术病人进行针对性、细致、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50例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贯穿始终的健康宣教及详细的出院指导,能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发生,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术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来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早、中期的AD病人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住院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即实施心理护理、益智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安全护理指导、照料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两组干预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AD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复杂,原因多样,临床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随着对休克认识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更新,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的原因不再是基础疾病,而是休克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1].恰当、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其目的不是维持血压、更在于纠正组织缺氧.现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复苏液的选择、复苏过程的监测及护理阐述如下.
作者:谭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士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方法]加强对仪器设备操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同时制作仪器操作流程卡,坚持执行使用登记、保养和维修制度,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结果]通过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9%,无一例手术因仪器管理不到位而受到影响.[结论]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可有效保障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同时降低了仪器维修的成本,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贺月珍;吴巧兰;赵爱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病人的便秘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及便秘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能减少病人住院天数,改善病人便秘状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谢玉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1 病例介绍病人,女,48岁,湖北某饮料公司工人,跳楼自杀未遂造成左侧骨盆骨折,已在当地医院进行过手术治疗,于术后12 d转入我院.转入时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四肢有多处擦伤,已结痂愈合,留置尿管一根,骶尾部有一2 cm×3 cm的Ⅲ度压疮.因其已失去至亲,生活失意,自杀未遂,有入睡困难等严重的心理、情绪障碍.
作者:孙蔚;王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PICC置管病人置管前、中、后的健康宣教方法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PICC置管保留时间25 d~354 d,平均204.5 d.置管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注重有效的健康宣教和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确保PICC管长时间安全留置的关键.
作者:李瑾;王育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所致皮肤问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91例肘上PICC置管者设为对照组,用3M公司生产的无菌透明贴换药,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92例肘上PICC置管者设为观察组,用康惠尔透明贴换药.观察两组病人皮肤问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局部及敷料所及范围的皮肤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对肘上PICC置管所致的皮肤瘙痒、局部发红、皮疹、水疱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作者:翟莉颖;刘建红;张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结肠癌病人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术前营养支持、口服肠道抗生素和清洁肠道,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6例结肠癌病人术后均顺利恢复,随访半年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结肠癌病人系统化的围术期护理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康复.
作者:张娴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骨骼受到限制外力的作用,骨头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部分破坏,称为骨折.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端伤口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骨折,但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对于这一类型的病人尽快给予紧急恰当的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对鼻咽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同期放化疗的鼻咽癌病人于治疗前后应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进行测评.[结果]放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放化疗所致的症状领域(疲倦、疼痛、恶心呕吐)、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躯体、角色、情绪)、失眠、食欲减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影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碧娟;王妙君;卢荣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手术室病人均采用留置针密闭输液,为术中药物运用方便,外接医用三通调节器.临床工作中往往因更换液体不及时导致空气下降到莫菲氏管以下,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医用三通,排除空气,取得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晓红;危力秀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肌电位和肌力值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较为复杂,电刺激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肌电位和肌力.
作者:尤洁芳;钟慧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罹患眼内炎,是一种对病人视力极具破坏性的严重并发症.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消毒灭菌技术的日臻完善,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已由20世纪的10%下降到目前的0.015%~0.360%[1,2].刘玉华等[3]报道7 99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发生眼内炎17例(0.21%).虽然眼内炎的发生为小概率事件,然而一旦出现依然是临床医生的难题,特别是近年来眼内炎群体暴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再次敲响了警钟.探究案例、分析成因、评估围术期危险因素、强化风险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课题.
作者:王文革;许岩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专职核算员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可行性.[方法]全院23个护理单元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后,对选拔的23名核算员进行理论、临床培训及考核,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结果]专职核算员上岗后高年资护士回归临床,双方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4.55%上升至98.4%,住院病人满意度从95.3%上升至98.47%,出院病人满意度由94.3%提升至98.21%.[结论]在临床科室设立专职核算员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一个新的举措,使病区的物价收费更规范,护理服务更到位.
作者:何淑贞;王彩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电子宣教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抽取200例住院病人做作为应用组和非应用组,应用组使用电子宣教,非应用组使用口头宣教,对其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200名病人的调查,入院指导熟悉98%内容由31.5%提高至71.5%,疾病指导熟悉90.0%内容由25.5%提高至57.0%,出院指导熟悉90%内容由39.0%提高至56.0%.[结论]电子宣教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提高骨科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和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提高顾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
作者:冯忠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的临床疗效及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18例Ⅰ期、Ⅱ期中央区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的临床资料、手术配合,观察术后乳房外观及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18例中央区乳腺癌均成功实施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按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进行乳房外观评价,优良率为88.9%(16/18).[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能使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手术顺利,并发症少.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从国外社会养老服务、教育、准入、管理、设施专业化的经验入手,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教育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的管理体制;积极开展健康老龄化活动.
作者:贾书磊;何雪莹;廖庆洪;衣玉丽;易智华;李静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