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洁芳;钟慧卿
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复杂,原因多样,临床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随着对休克认识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更新,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的原因不再是基础疾病,而是休克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1].恰当、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其目的不是维持血压、更在于纠正组织缺氧.现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复苏液的选择、复苏过程的监测及护理阐述如下.
作者:谭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从国外社会养老服务、教育、准入、管理、设施专业化的经验入手,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促进我国社会养老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教育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的管理体制;积极开展健康老龄化活动.
作者:贾书磊;何雪莹;廖庆洪;衣玉丽;易智华;李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止血带作为静脉穿刺的必备用物,可以暂时阻断远端静脉血流,使局部静脉充盈,保证穿刺成功.病人从被扎上止血带开始至穿刺过程疼痛的感受、穿刺的成功率等都是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一项重要评估.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止血带是一根中空橡胶管,管细、滑,弹性大,易产生勒痕或自行弹开污染无菌区,不熟练者往往要试扎多次,而且单手难以完成捆扎;松止血带时夹住病人皮肤或汗毛产生不适,甚至弹力过大造成血管破裂穿刺失败等.为尽量避免止血带使用给护士带来不便及病人带来的不适,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止血带进行了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洪;陈雪兰;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电子宣教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抽取200例住院病人做作为应用组和非应用组,应用组使用电子宣教,非应用组使用口头宣教,对其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200名病人的调查,入院指导熟悉98%内容由31.5%提高至71.5%,疾病指导熟悉90.0%内容由25.5%提高至57.0%,出院指导熟悉90%内容由39.0%提高至56.0%.[结论]电子宣教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提高骨科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和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提高顾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
作者:冯忠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PICC置管病人置管前、中、后的健康宣教方法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PICC置管保留时间25 d~354 d,平均204.5 d.置管期间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注重有效的健康宣教和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确保PICC管长时间安全留置的关键.
作者:李瑾;王育红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晚期食管癌病人植入国产镍钛合金温度记忆网状支架并进行围术期护理.[结果]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术能有效地解除病人吞咽梗阻状况,但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才能使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的临床疗效及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18例Ⅰ期、Ⅱ期中央区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的临床资料、手术配合,观察术后乳房外观及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18例中央区乳腺癌均成功实施保乳手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按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进行乳房外观评价,优良率为88.9%(16/18).[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能使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修复整形手术顺利,并发症少.
作者:陈美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雾化吸入是呼吸道常用的治疗处置之一,医院使用的雾化吸入器管道需要每次用完后更换消毒.呼吸道疾病在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常规的雾化吸入器管道清洗方法是用2%过氧乙酸刷洗,过氧乙酸对皮肤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护理人员在清洗时需要保护皮肤.常规的消毒方法是将吸入器管道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后晾干,晾干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吸入器管道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和放置不够等问题.为此,在临床工作中探讨并应用了雾化吸入器管道清洗消毒后快速干燥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茹静;魏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应用2 μm 铥(Tm)激光器行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2例前列腺增生病人,行经尿道2μm 铥(T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45 min~120 min,术后5 d~7 d拔除尿管,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出现,住院7 d~14 d.[结论]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龄病人耐受手术程度.
作者:张姝;何芳;孙伟丽;姚艳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早、中期的AD病人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住院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即实施心理护理、益智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安全护理指导、照料者的健康教育等.[结果]两组干预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AD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王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1],也是临床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有报道90%以上的住院病人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2].为成功实施静脉穿刺,确保穿刺质量,静脉穿刺时选择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尽可能保护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避免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的投诉,提高静脉输注治疗的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是护理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方向,现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蒋瑜;秦媳秀;段水英;陈晓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1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观察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应对护理措施.[结果]17例病人治疗2个~4个周期,发生Ⅱ度~Ⅲ度白细胞(WBC)减少4例,Ⅱ度血小板低下2例,Ⅱ度~Ⅲ度胃肠道反应7例;出现Ⅰ度静脉炎3例;无一例出现Ⅳ度毒副反应.[结论]护士在用药的过程中掌握用药方法,及时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用药后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可减少毒副反应对病人的影响,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金秀;付喜秀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目前护理人力配置和护理人员分层的观点、认识和态度.[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6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并用Colaizzi's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目前护理人力配置总体不足,导致护患比的要求难以真正落实、优质护理难以深入开展和推进、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化而无法追溯、个性化健康宣教难以真正落实;人员配置充足前提下的合理分层可以促进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力配置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力配置数量必须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分层管理是促进护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分层配置管理,以推进护理管理改革,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江会;叶文琴;顾艳;顾英杰;董秀芳;蒋蔚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对鼻咽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同期放化疗的鼻咽癌病人于治疗前后应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进行测评.[结果]放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放化疗所致的症状领域(疲倦、疼痛、恶心呕吐)、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躯体、角色、情绪)、失眠、食欲减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影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心理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碧娟;王妙君;卢荣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病人的便秘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及便秘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能减少病人住院天数,改善病人便秘状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谢玉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肌电位和肌力值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较为复杂,电刺激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肌电位和肌力.
作者:尤洁芳;钟慧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专职核算员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可行性.[方法]全院23个护理单元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后,对选拔的23名核算员进行理论、临床培训及考核,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结果]专职核算员上岗后高年资护士回归临床,双方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4.55%上升至98.4%,住院病人满意度从95.3%上升至98.47%,出院病人满意度由94.3%提升至98.21%.[结论]在临床科室设立专职核算员是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一个新的举措,使病区的物价收费更规范,护理服务更到位.
作者:何淑贞;王彩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是挽救、延续病人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术后如出现肠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将增加病人痛苦,甚至生命再次受到威胁.肠造口缺血坏死作为一种严重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24 h~48 h.若能及早发现并得到适当的处理,绝大多数能够恢复.2010年-2011年我科2例病人因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后,于24 h内出现结肠造口坏死,经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甄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骨骼受到限制外力的作用,骨头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部分破坏,称为骨折.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端伤口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骨折,但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对于这一类型的病人尽快给予紧急恰当的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时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白内障是我国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超声波乳化摘除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两者均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不用缝线、术后反应轻、愈合快、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超声乳化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操作复杂及我地区经济困难,短时间内很难开展该手术,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为117例(126眼)白内障病人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艳媚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