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平;熊亚莎
种痘样水疱病又称痘疮样水疱病,是一种以水疱为主的反复发作的光敏性皮肤病.发病与先天性机体代谢异常,与对日光敏感性增高有关[1].儿童在2岁~3岁时开始发病,但也有发病较迟者.
作者:李丽;胡雪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运用知信行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例COPD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知信行理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选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氧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坚持每天>15 h氧疗40例(93.02%),全天氧疗18例(41.86%),住院时间11.47 d+0.39 d;对照组坚持每天>15 h氧疗26例(60.47%),全天氧疗9例(20.93%),住院时间14.59 d±0.36 d,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知信行理论对COPD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氧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张细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2008年提倡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上报与否未建立奖惩机制;2009年执行无惩罚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并对上报与否建立了奖惩机制.[结果]2009年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较2008年度比较上报例数增加、上报时间较2008年及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种类明显减少.[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护理部能够获得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真实数据及各科室工作管理状态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反馈、整改,以杜绝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施淑玲;吕宝玉;孙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母婴宣教中应用赞赏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为对照组,98例产妇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给予赞赏教育.[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母婴护理操作技能、住院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赞赏教育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的认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俞丽萍;唐艳华;张飞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验证棉布无菌包的有效保存期限.[方法]取75个棉布物品包灭菌后随机均分入不同温度范围(16℃~18℃、18℃~20℃、20℃~22℃、22℃~24℃、24℃~26℃)的模拟储存柜中,湿度35%~50%,其他条件一致,于保存第7天、第12天、第17天、第22天、第27天从每大组15个包中随机抽取3个包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6℃~18℃无菌棉布包有效保存期为22d,其余4个温度范围无菌包在实验环境下存放27 d,细菌培养为阴性.[结论]控制棉布无菌包保存环境的温度可延长其有效保存期.
作者:张耀;唐莹;谭紫娟;肖桂芝;鄢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在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普遍认为主要是胰岛细胞受损而致胰岛素相对缺乏及胰岛素抵抗两方面因素,其中细胞受损功能衰竭是导致发生2型糖尿病的根本的启动因素.
作者:杨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寻找适合男性病人的导尿方法.[方法]将200例行导尿术男性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将导尿管直管部分全部插入再固定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插入20 cm~22 cm,见尿再插入1 cm~2 cm再固定的常规方法.[结果]实验组导尿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导尿管直管部分全部插入再固定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导尿方法.
作者:黎源圆;罗俊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偏瘫侧肩手疼痛、水肿、肢体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肢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静珊;苟晓华;郭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治疗肛周脓肿的常用方法是经手术切开引流.肛周皮肤血管丛丰富且术后保留伤口开放状态,术后要求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预防感染,常规选用灭茵纱布块及胶布加压固定.
作者:郭艳艳;吴颖;王莹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对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具体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无因不良反应中断化疗的报告,对照组中13例病人因不良反应中断化疗.[结论]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可减轻病人化疗时心理负担、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张永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2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机械通气护理措施,即给予人工气道管理,积极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准确用药,加强安全管理和心理护理,结果20例治愈,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加强人员知识培训、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好各项灭菌监测工作、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加强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及灭菌后无菌物品的管理等措施,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段丽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标准化病人(SP)的概述、SP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SP在国内外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SP教学要在我国更好地发展与运用,一方面要引起国家部门的关注,另一方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情况.
作者:潘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其影响因素有年龄、职称、学历.[结论]应重视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
作者:张小曼;刘莹莹;许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30例确诊为SLE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30例SLE病人抑郁发病率为70.33%,SLE病人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62,P<0.05).[结论]SLE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社会支持度,从而减轻病人的抑郁程度.
作者:岳旭丽;殷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7例需长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行肱动脉一头静脉吻合术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
作者:刘春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OPI)是药物中毒者中危害极大、病死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呼吸衰竭是OPI的主要死亡原因,而使用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OPI所致的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作者:夏红兵;李冬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是由于上腔静脉或周围的病变引起静脉阻塞,致使上腔静脉血流受阻,导致上肢及面部静脉曲张、水肿及青紫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王辛;王淑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为探讨近10年国外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研究的进展,对2001年1月-2010年3月的Cochrane,Medline和Cinahl 3个数据库的英文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从临床能力评价量表的开发与验证、评价方法、临床能力评价影响因素以及临床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郑思琳;陈燕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治疗和护理均较为复杂,及时有效的治疗、良好细致的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的保存乃至健康的恢复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