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青;许喜容;谢桂红
快速血糖仪因其体积小、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待时间短、病人创伤小,且不需要特殊培训就可进行检测等特点,近年来在医院和家庭被广泛应用.目前,大多数糖尿病住院病人由病房护士用快速血糖仪进行床边血糖监测.这种产品在使用中是否能够准确反映病人体内血糖水平,何种方式采集病人血样才能做到既简单又快速、准确,成为广大使用者颇为关注的问题.就此,对99例糖尿病病人前两滴末梢血的血糖值分别测定并对其进行对照分析研究,为临床和家庭使用者采用既简便又准确的采血方法提供依据.现将具体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萍;杨静英;李春花;张慧君;王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了解尘肺病人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对122例住院期间尘肺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病人缺乏较深层次的知识,自我护理不够,对此采取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以激励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赖美爱;王建清;金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破痛油治疗Ⅰ期~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1例Ⅰ期~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压疮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压疮护理基础上加用破痛油外敷,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治疗效果、治愈时间.[结果]在同一治疗时间内,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破痛油治疗Ⅰ期~Ⅲ期压疮疗效显著.
作者:张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是医务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对病情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不稳定的心绞痛病人、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及心脏介入手术需要监护的病人进行全方位连续监护治疗的病房,是医务人员守在病人身边,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正确为病人施治,确保病人安全,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的病房.由于CCU病房复杂的仪器和监护设备、陌生的环境、死亡对病人的威胁、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节奏等会使病人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在意识上、情绪上、行为上产生各种变化,影响其生理、病理的变化,并终影响病人病情的转归和治疗效果,故要求CCU护士应具备较高素质.现将CCU护士的素质要求介绍如下.
作者:吴培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42例肺癌手术病人胸腔内灌注沙培林,同时做好术后心理护理、体位改变、饮食护理、毒副反应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结果病人均顺利接受治疗,术后24 h内病人体温超过39 ℃者5例,24 h胸腔引流量为266.67 mL±86.46 mL,疼痛13例,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恶性胸腔积液3例,胸膜种植灶发生4例.
作者:黄贝玉;吴绮常;谭敏谊;鲁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系统都发生退化,灵敏性逐渐下降,不能正常有效地接收信息.疾病本身对病人而言又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可引起病人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手术伤口的愈合情况.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介绍了6种注射方法治疗疼痛病症,即直刺痛点注射法、腱鞘痛点注射法、滑囊痛点注射法、肌筋膜痛点注射法、坐骨神经痛点注射法、关节腔内注射法,指出不同部位注射时进针角度、深度、注药方向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痛点封闭注射方法对疗效有不同的影响,正确的注射方法可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黄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口头宣教、文字宣传、电话访问、深入社区开展活动等形式为肺结核进行心理、用药、饮食、生活习惯指导及社区教育,使病人增长健康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张荣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病人,女,40岁,护士,于2008年3月20日在下夜班更衣过程中,感到头晕、胸闷、心慌、恶心,当时由同事扶到值班室,测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98/min,呼吸20/min,体温36.4 ℃,医生诊断为低血糖.遵医嘱给予白糖水200 mL口服,50%葡萄糖80 mL静脉注射,5%葡萄糖400 mL加维生素C 5.0 g静脉输注,于2.5 h顺利输注完毕,无不良反应,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稍感穿刺部位疼痛,当时并未引起重视.24 h后穿刺部位出现肿胀,在家自行给予热水袋热敷,未见明显好转,但仍未引起本人重视,仍在家继续用热水袋热敷.48 h后,穿刺部位出现明显肿胀,并逐渐向上蔓延,手臂出现明显的活动后疼痛,继而发现肿胀,逐渐向上蔓延至肘关节,患侧肢体温度明显高于健侧,肿胀部位较硬,有明显胀感,但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压之不凹陷,即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静脉炎.
作者:张晓哲;王立华;宋亚南;衣秀萍;李金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小儿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溃疡为主要特征,个别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1-3].2008年6月-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1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辖区128例糖尿病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病人出院时均给予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实验组除此之外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病人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以及长期治疗的重要性,治疗参与意识提高,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稳定,血糖、体重得以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住院次数,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结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芝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情感和心理需求等.关注空巢家庭,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成为新世纪社区医疗护理关注的热点.
作者:莫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提高精神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抽取150例精神病人,分析精神病人的自理能力缺陷状况,从个人卫生、饮食、安全、睡眠、康复方面进行护理.[结果]150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有自理能力缺陷.一般完全自理能力缺陷出现在精神症状活跃期,有意识障碍、有明显躯体疾患及年老体弱、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躯体疾病病人;部分自理能力缺陷出现在病情好转或有药物副反应时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结论]做好精神病人自理能力缺陷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美仙;阙加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开展社区糖尿病规范化防治工作及三级预防工作,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促进早诊断、早治疗,开展病人管理工作,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吐逊古丽·哈得尔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坚持合理用药、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定期监测血压和定期检查身体的方法,提高了高血压病用药质量,使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降低了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钟燕青;许喜容;谢桂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工作中,常出现输液器渗漏.如果渗漏部位出现在头皮针以上,可以更换输液器,但如果是由于下段的头皮针有渗漏,则比较麻烦.临床上发现,头皮针的渗漏主要在其软管与输液器的衔接处,以往的做法是拔出针头,更换头皮针后重新穿刺,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为此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琴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多,整体护理要求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叩背等技能性的活动,而是包括了心理护理在内的劳动,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健康的人维护健康.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减轻病人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强烈的语言刺激可使病人情绪产生很大的波动甚至延长病程,所以在与病人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技巧性.
作者:孙凤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阐述了萧氏舒适护理模式的概念、内涵与分类、可行性、应用及理论发展的意义.
作者:唐永云;乔昌秀;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对2例切口感染淋病双球菌的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消除产妇对治疗的顾虑,保护产妇的隐私,同时通过加强病情观察、消毒隔离、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措施,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作者:张有群;杨世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病人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给予吸氧、吸痰、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结果]55例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痊愈出院,5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而做好呼吸道管理可防止痰栓窒息、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秦凌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