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珍;杨雪霞;罗翠玲
噎食是老年精神科常见的意外,通常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压迫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应就地抢救,争分夺秒,如不及时抢救很可能导致病人窒息死亡.近两年我科发生噎食住院病人4例,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均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科365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后患儿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护理进行总结回顾.[结果]365例中脱管20例次,管道堵塞5例次,出血2例次,血栓1例次.[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的建立,给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直观的数据,能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护理中需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影响血压准确性的相关因素.
作者:殷彩欣;杜娜;郑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通常使用复合碘医用棉签进行皮肤消毒.在外科使用过程中,发现复合碘医用棉签除了消毒的作用之外,还起到了润滑的作用,方便操作,主要是在更换引流装置中应用较为常见.
作者:胡佳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回顾性总结了82例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围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确保病人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陈美琼;彭妍;杨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术前与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95%病人术前的反复头痛、鼻塞、鼻出血、鼻干等症状消失,治愈率95%,经随访3个月~18个月,复发率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疗法,对病人进行术前精心准备和术后细心护理及对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措施的及时落实,是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田亚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1].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91例,根据病人病情均实施了系统分期健康教育,使病人逐步从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活动适应能力上得到恢复,并缩短了相对住院天数,降低了病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郭爱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不论在医疗机构还是社区,疼痛没有得到充分治疗依然是老年人群中的重要健康问题.疼痛影响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社交及生活质量等,也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
作者:曾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基层医院大部分尿毒症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时,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或动静脉血管瘘穿刺.由于直穿针头为16号内瘘针,穿刺针粗,动脉压力高,以往拔针多采用2块无菌纱布折叠成卷压迫.
作者:吴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血液净化的发展和技术的逐步提高,治疗药物和毒物中毒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尤其是抢救重度药物中毒病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庆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常表现为周期性的加重和缓解,研究表明,每次的急性加重均会造成病人肺功能的显著恶化[1].
作者:孙晓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科2006年-2008年收治57例老年病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结合老年病人具体病情特点,进行全面、有效的健康指导.
作者:王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一次性采血针在肝性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评价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强生Sure Step Plus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和一次性采血针进行血糖监测及观察检测后采血部位血肿、感染、采血失败现象.[结果]未发现采血部位血肿、感染等现象,6例由实习护生操作出现出血过多或出血不足.[结论]一次性采血针用于肝性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可以降低经医疗器械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潜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郑丽花;刘琼惠;黄琴;吴兰笛;陈妙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手术室是为病人实施手术的核心位置,是医院贵重器械装备齐全、管理严格的科室.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新疗法正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近代外科学飞速发展,把手术室护理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能使手术室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地运转,更需要保持个人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作者:宋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颈动脉狭窄多由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层组织变性、钙化,管腔内继发血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1],造成脑缺血,甚至发生脑梗死.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内支架植入术(PT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与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相比,治疗价值相当、创伤小、不存在颅神经损伤等局部并发症[2].我院2002年7月-2006年3月采用PTA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87例.现将其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秉成;杜春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使用的应对方式,探讨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应对方式中整体精神健康的好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近诊断为乳腺癌的100例病人进行人口统计学、应对方式和整体精神健康的调查.[结果]计划、积极转换思维和分散注意力是病人普遍使用的应对策略;整体精神健康的好预测因子是有工作的状态和自责的应对方式.[结论]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其整体精神健康水平.
作者:李静芝;蔡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1].
作者:薛志红;魏秀英;张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络处,门诊注射室服务质量能直接反映出该医院的水平及质量.沟通是人与人间交换意见、观点或情感的过程,是提高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和医院声誉.我院2005年以来注重护患沟通,通过护患有效沟通获取病人信息,全面了解病人身心、就医所需,尽职帮助病人,使之积极配合门诊各种注射治疗及护理,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书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明确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整体护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强调了护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达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作者:李金梅;王英;陈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临床资料.[结果]自动出院3例,死亡3例,余54例经引流、积极救治及早期采取预见性护理加功能锻炼后病情稳定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减轻病人致残率、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膀胱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5月-2008年3月采用膀胱镜检查常规护理的7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08年4月-2008年12月采用舒适护理的84例病人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人在膀胱镜检查中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顺应和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对膀胱镜检查病人的疼痛程度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