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颖;廖海涛
分析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认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是做好预防,提高标准预防和洗手意识,核心内容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预防锐器伤和避免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病原.
作者:苏秀丽;马秀琴;鲁丽君;赵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分析过程管理在护理文书书写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加强对护理文书书写的过程管理是有效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赵正慧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分析实习生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范秀华;冯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9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0.8%)显著高于对照组(17.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高质量的护理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李召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缺项原因.[方法]检查诊疗过程中所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对缺项内容回访补缺时进行原因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缺项的主要原因包括居民对建立健康档案目的未明确、担心个人资料的隐私受到侵犯、建立健康档案的环境和时间不适当.[结论]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以避免缺项.
作者:蔡慕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阐述ICU当值主管护士晨间护理查房的实施依据,介绍其实施措施.
作者:邱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儿科临床常采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但冰袋使用起来较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冰块棱角太多,患儿使用不舒适且常有漏水现象发生.鉴于此,笔者制作简易冰袋,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磊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诊抢救中常见疾病之一,危重者可发生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确诊和抢救就会危及生命.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抢救异位妊娠病人50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由燕;赵婷婷;关鑫;张丽;姜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电子肠镜检查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 306例行电子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采用传统灌肠进行肠道准备,B组102例口服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C组104例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依从性均优于A组和B组;C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明显.
作者:章细霞;魏兰福;田耀洲;夏军权;陆敏;奚肇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名本科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师生合作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价教学质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专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职业素养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师生合作教学模式效果明显.
作者:马金秀;陈运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总结3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发作和降低体温;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刺激、皮肤护理、合理饮食、口腔护理、注意用药安全和心理护理等.
作者:干军花;钱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初次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病人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前依从性好12例,依从性差28例;健康教育后依从性好36例,依从性差4例.[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作者:杜静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总结49例老年胃癌合并肺功能不全病人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全身营养情况,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活动,引流管的护理和肠内外营养等.
作者:罗秀华;李明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股静脉采血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常由于心功能不全、水肿、肺通气功能障碍等原因不能平卧,不宜或无法在四肢外周静脉采血,而又急需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检查时,要求护士在病人取半卧位情况下采集股静脉血液.此时要求护士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及时准确采集血液标本,以免影响抢救治疗.现将操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龙桂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198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破伤风病人63例.1986年-1992年常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用地西泮、氯丙嗪及其他镇静安眠药交替肌肉注射或口服控制和解除痉挛的办法,疗效欠佳.1993年以后采用静脉和保留灌肠给药控制和解除痉挛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宝艳;白东枚;王桂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病人12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7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MTX治疗,观察组采用MTX联合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血β-HCG下降≥15%、包块缩小≥30%、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β-HCG下降≥15%、包块缩小≥30%例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62例,对照组治愈46例;观察组发生副反应19例,对照组发生副反应28例.[结论]MTX联合中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MTX治疗.
作者:陈素文;范红珠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护理纠纷往往由多种原因引发,会给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既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现从护理纠纷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的相应对策,以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从建立标准、贯彻标准、评价修订标准三方面介绍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提出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标准化管理的全过程,制订标准应具有可行性,建立一个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系统.
作者:张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已将术后镇痛视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的一个主要指标.病人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由于其方便、省力、及时、止痛效果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普遍应用.但PCA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护士在临床中要做好PCA的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CA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PCA的应用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黄剑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