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门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张卿

关键词:社区门诊, 老年人, 静脉输液
摘要:社区门诊输液量逐年递增,其中尤以老年病人居多.对于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安全输液护理应在了解病人病情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宣教,做好心理护理,赢得治疗配合;合理选择血管及穿刺方法,注意针头固定及拔针技术,减轻穿刺痛苦;加强责任心,多巡视,严防差错发生,及时处理意外事故及不良反应.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复发性热性惊厥病人的护理

    热性惊厥长期以来是儿科和基层医院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热时的并发症,其复发率高,给家长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影响家庭正常平静的生活.我院2008年7月收治1例复发性热性惊厥患儿.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莳萍;陈敬东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谈护士长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工作重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外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学管理的效应已越来越重要.为适应这些变化,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迫在眉睫.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和骨干力量,在病区组织和业务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

    作者:赵婉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护理配合

    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前者耐受性好,便于固定,并发症少,可反复插管,有利于口腔清洁和留置时间更跃,一般可维持1周以上[1],减轻病人痛苦.近年来,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内科ICU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插管成功的关键.现将2005年10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重症病人58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术前、术中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何海银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糖尿病病人心理障碍及心理护理

    回顾性分析31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观察,总结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障碍表现.通过心理干预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病人保持心境平稳,对血糖控制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郭倩倩;李清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大黄芒硝局敷辅以电磁波照射用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与护理

    报告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产妇,用中药大黄粉与芒硝粉按重量比1:4装入自制的纱布袋中,将大黄芒硝敷于有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上,每天更换敷料1次,辅以电磁波照射2次,每次30 min,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收到较好的疗效,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均可在手术后8 d~16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

    作者:涂晋梅;郑彩霞;郑雪珍;陈颖茵;钟旭英;张翠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健康宣传册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的系统教育活动[1].在儿科,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家长.

    作者:高佩蓓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结果]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操作水平不高、医护患沟通不足等有关.有效的防范措施为严格查对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加强医护患沟通等.[结论]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罗琼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心理行为症状的护理

    [目的]讨论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心理行为症状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92例首次住院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资料,对出现的心理行为症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症护理.全部病人病情稳定,无意外发生.[结论]及时地对有心理行为症状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症状,减少意外的发生.

    作者:梁平;翁雪玲;陈燕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例甲状腺癌延误诊断分析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也是术前较易误诊为良性疾病的恶性肿瘤,10年生存率较高.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是至关霞要的,不仅可以减少病人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而且对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有帮助的.

    作者:程炎芳;丁珠云;韩亮亮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例6次颈静脉与股静脉置管输液抢救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

    我科于2008年6月12日收治1例特大面积烧伤病人(Ⅱ度占40%、Ⅲ度占45%).烧伤面积约85%,经6次颈静脉、股静脉置管输液,度过了休克期、感染期,现病人正在功能锻炼期,准备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谈重症监护室护士的素质

    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和多系统功能衰竭病人为主的诊疗体系,我国卫生部已把医院建立l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条件之一.由于IC[J是危重病人集聚的科室,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护理T作劳动强度大等特点,这些应激源易导致护士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要求lCU护士具备高素质、健全人格、宽广知识面、较强应变能力等.

    作者:陈秀锦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循证护理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应用.[方法]对20例在我院住院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病人施行循证护理干预,通过分析选出针对护理问题的各组证据.选出佳证据,结合I临床护理经验和病人需求,指导护理实践.[结果]循证实践中,护理人员依据获得的证据,掌握了埋藏式起搏器护理的新研究动态,为病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结论]对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的社区护理策略.[方法]将40例OSAHS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干预组病人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现察两组OSAHS病人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自护水平.[结果]干预组病人生存质量、参与卫生保健活动、不良习惯转变、定期复诊情况较好,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者也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出院OSAHS病人的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及病人家属的照护水平.

    作者:李继红;吴秀明;曹士勤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高龄病人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护理

    报告了4例高龄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治疗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有效的胃肠减压,有序的营养支持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本组病人胃肠功能在2周~7周内恢复.

    作者:曹燕;金梅保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谈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就是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晕要的作用.在提倡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激励方法已被众多护理管理者所应用[1].通过本院的实践应用,深刻体会到激励方法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护士热情,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付瑞红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现状与改进措施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护士不仅要具有多专科医学护理及抢救基础知识,更强凋的是对疾病系统知识的掌握.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方向和内涵都在拓展,从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但在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状况,远不能满足医疗卫生及病人康复的需要.

    作者:张素娟;梁彦勤;刘灵菊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等离子消融摘除病人围术期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复杂的,而半月板则是位于股骨与胫髌关节面之间的两块纤维软骨板,分别是内侧半月板与外侧半月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人体膝关节活动伤害大,影响行走.我科开展了关节镜下等离子消融摘除半月板,病人痛苦小,做好围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吉燕;凌卫红;高雪琴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科室自备灭菌包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科室自备灭菌包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方法]通过对科室自备灭菌包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自备灭菌包质量不舍格的数量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241件下降为令年的12件.[结论]供应室通过运用统计分析,找出科室自备灭菌包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干预,使自备灭菌包的质量得到提高,保证了灭菌质量.

    作者:陈文毅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外科病房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患关系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服务、收费、沟通等方面.如何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这需要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及修养;业务技术做到精益求精.现将我院病房外科护患纠纷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杨秀红;张连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消除疾病,恢复病人身心健康,满足病人合理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式下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成了护理管理者也是所有护理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

    作者:施清爽;杨金满 刊期: 2009年第2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