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是病人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病人的康复.有许多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所以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应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疾病,改善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调整情绪同时社会应给予支持及给予心理,干预以促进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
作者:陆玉芳;钱鑫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介绍膀胱冲洗用具、方法、速度、频率、冲洗液的温度以及冲洗液的选择对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影响,指出正确的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月;刘月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护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经阶段,是以后为临床提供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疾病症状观察是一切护理措施的第一步,其预见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在医疗护理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疾病症状观察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俞博丽;朱泽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死率为1.00%~1.74%[1]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以下几种情况:老人多由没有牙齿或牙齿松脱,咀嚼机能不良、义齿和齿板削弱对食物中骨头和其他物质的本体感觉、咽反射迟钝[2];青少年进食仓促或疏忽,进食不注意饮食卫生;自杀倾向. 2003年1月-2007年12月对101例发生食管异物原因分析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崔彩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循环系统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行为等诸多因素有关,控制疾病的发展除使用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社会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等[1].我院2006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病人.现将其治疗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珍;徐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资料,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反应,是衡量护理质量、护士责任心与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作者:文叶飞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了解本市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对2 305例体检人员进行一般的常规检查.高血症占首位,脂肪肝、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高,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预防慢性病的能力.
作者:杜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对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为患儿提供优良的服务.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化疗药物是一类细胞毒性药物,它在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如骨髓、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甚至生殖功能都有明显的损害,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鼻腔黏膜或伤口吸收.1976年有研究证明,环磷酰胺可通过皮肤吸收.
作者:孙晓芙;张利霞;赵腊梅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肠透析液两种配制及口服方法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疗效.[方法]将行胃肠透析的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将甘露醇粉、葡萄糖粉、氯化钠用开水溶解,小苏打用冷开水溶解,然后将二者混在一起加温开水至1 000 mL,病人于06:00左右空腹一次性服完;对照组将甘露醇粉、葡萄糖粉、氯化钠、小苏打混在一起直接加开水溶解至1 000 mL,病人于日间分次服用.[结果]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正确合理地配制胃肠透析液和服药有利于病人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金惠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和病人打交道,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矛盾.若矛盾不能及时化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秩序,也会影响病人的康复.现总结一下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护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刘艳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生态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目标是保持人类与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的生态平衡,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改变既往孤立的、局部的、静止和片面的对健康的认识,而从整体、全面、动态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健康.
作者:孙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为了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达到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引流管及疼痛的护理,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功能康复锻炼.
作者:卢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危重病人抵抗力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在皮肤护理方面,除常规的定时变换体位、翻身、叩背、按摩外,在特殊情况下应给予针对性皮肤护理.
作者:刘清珠;吴碧瑜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2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监护及防止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傅世桃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与肌肉注射镇痛药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剖宫产术后48 h内母乳喂养时间、睡眠时间及第1次排气时间,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产妇术后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90例,产妇术后实行肌肉注射镇痛药的方法镇痛,采用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8 h内母乳喂养时间和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明显优于肌肉注射镇痛法.
作者:王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希罗达治疗结肠与直肠癌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6例洛铂联合希罗治疗结肠与直肠癌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按医嘱给药,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结果]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无一例因毒性反应停止化疗.[结论]洛铂联合希罗达治疗结砀与直肠癌病人,其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丽芳;袁秀红;刘秋花 刊期: 2008年第14期
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减少穿刺次数而减轻病人痛苦,为长期输液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带来便利,从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针管留置时间长、对血管壁的刺激,常常出现静脉炎症状(局部疼痛、红肿)[1],因此做好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谢勤勤;丁刘娟;倪淑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喉癌是头颈肿瘤中的高发病,近年来喉癌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好发于50岁~70岁的男性,肿瘤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喉部的解剖部位特殊,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2006年1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喉癌病人13例.现将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2007年在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中,首次把操作环节中的护患沟通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考核评分比例的重新分配,指出护理操作标准的更新可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对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也反映出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
作者:陈春红;赵卫 刊期: 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