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灌洗机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

陈莉英;盛志刚

关键词:结肠灌洗, 治疗便秘, 直肠肿瘤, 食物结构, 排便, 滥用药物, 环境改变, 肛周疾病, 常见症状, 生活, 临床, 困难, 工作
摘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一星期排便不超过2次,而且排便又非常困难,量也很少,称为便秘.便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工作生活紧张、环境改变、滥用药物、食物结构不合理、肛周疾病(直肠肿瘤、结肠过长等).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耳聋、耳鸣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说什么.由于无法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病人常感到孤独、自卑,与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难,发病初期烦躁、后期出现反应迟钝.

    作者:关荣艳;常聪生;郭桂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麻疹患儿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皮肤出现斑丘疹等.常流行于冬春季节,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

    作者:范海萍;申英华;申英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影响儿科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影响儿科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指导儿科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科552名患儿陪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结果]患儿陪护人员的复杂性、陪护年龄、文化程度、患儿住院时间及护士自身素质、健康教育时机及方法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结论]提高患儿陪护认知;护士应掌握健康教育时机及方法,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赵凤杰;曹伟;付君;刘欣;刘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预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血管收缩剂、高渗性药物等,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出现血管变硬、变黑及黑色素沉着,有时发生药液渗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渗漏部位的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确定肿瘤疼痛护理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对肿瘤疼痛病人采取个性化护理.[结果]肿瘤疼痛控制率明显增高.[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肿瘤疼痛病人实施护理是一种科学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方法,可降低肿瘤病人疼痛的强度.

    作者:蔡银珠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真实、客观的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学、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护理界人士进行了和正在进行着护理文书的改革与创新. 现从护理文书的理念、内容、形式3方面阐述改革护理文书的必要性,探讨护理文书改革的策略.

    作者:傅洁洁;李睿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甘露醇治疗青光眼致低钾血症的护理

    探讨长期、反复静脉输注20%甘露醇治疗高眼压性青光眼所致低钾血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对发生低钾血症的6例病人,在补钾过程中加强知识宣教、肾功能监测、病情观察、有效减轻局部疼痛;对静脉输注甘露醇3次以上的病人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增强病人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合理补钾、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使5例病人血清钾恢复正常,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低钾血症的发生.

    作者:罗海燕;钟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1].它不仅关系到医院在社会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医院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我院2000年7月新门诊大楼启用以来开展门诊人性化服务,受到广大病人的好评.近两年门诊满意度和门诊病人数量比以往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枝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它不仅给对病人带来危险,而且也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新生儿病房是高风险科室,护理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与护理缺陷.

    作者:薛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脑血管病昏迷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呼吸道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许雪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临床分娩中的防护措施

    针对母婴传播的4大途径对孕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和尽量采取自然的分娩方式,同时对分娩时所使用的产包、器械、分泌物进行处理,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分娩中手进行消毒,并进行疫苗的接种等,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周玉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5例肿瘤病人自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肿瘤病人自杀原因,寻求防护措施.[方法]对5例病人自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例病人存在心理反应、身体痛苦、经济压力、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等因素导致自杀.[结论]应对肿瘤病人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避免各种不测行为再次发生.

    作者:张思奇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高血压危象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急症的血压控制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指血压明显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气肿、子痫、卒中、头部外伤、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需住院和进行胃肠外药物治疗.

    作者:王维慧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病人,病死率高.由于病人病情危急、昏迷时间长、排痰功能障碍、窒息和肺部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切开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又是此措施的关键.我科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接受治疗气管切开术后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32例.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赵瑞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防范护患纠纷,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通过对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专业技术水平,调整服务意识;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收费标准,提高收费透明度,为产妇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等防范对策.[结果]产科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廖昆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后颅骨被吸收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去骨瓣减压手术是神经外科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的有效救治措施,去骨瓣减压术后一般3个月~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排异反应,病人容易接受.我科于2008年7月收治1例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后颅骨被吸收的病人,经二次颅骨修补术后,恢复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的误区

    医院感染在我国起步较晚,仅有20多年历史,但是发展较快,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陆续出台了有关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由于将医院感染纳入等级医院评审内容,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有一定认识,但是也存在不少误区.现进行分析,以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知识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依法执业,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尚艳娥;张国栋;张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临床路径是为病人提供有序性和时间性的有效照顾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时候,要将护理程序思维贯穿其中,使得健康教育的实施更加系统化、个体化、人性化.

    作者:熊洁;黄天雯;胡巧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黄蜂蜇伤致死病人引发的思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赋予了病人更多的权利[1].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病人的意愿应该得到尊重[2].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有些病人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自己的权利未得到充分体现而状告医院要求赔偿;亦有些病人由于某种原因(大多数为经济原因)拒绝医生为其进行治疗.出现严重后果后,不管是哪一方的过错,即使医方没有法律责任,但仍然要按承担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判令有过错的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3].以下案例就值得深思.

    作者:陈杏芝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门诊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人到医院就诊,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继而进行有关检查,再者实施治疗、取药离开医院,病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由于过程复杂,就医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困扰,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就诊期间的不良刺激可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甚至产生病情突变.因此,门诊护士应随时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门诊分诊工作.

    作者:马呈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