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噪声污染及控制措施

李建萍

关键词:手术室, 噪声污染, 病人, 重要场所, 噪声水平, 应激反应, 医疗仪器, 手术治疗, 科学技术, 环境要求, 工作环境, 医院内, 应用, 抢救, 改善, 超标
摘要: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医疗仪器的普遍应用,手术室的噪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医院内噪声水平常常超标,却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降低手术室的噪声污染,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医疗纠纷急剧增加.特别是急诊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人群.而医疗护理行为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织活动,具有高风险性,是导致医疗纠纷的敏感地带[1] .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但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还降低了医疗信誉.分析急诊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急诊护患纠纷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席利平;牛萍;葛丽萍;高秀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的误区

    医院感染在我国起步较晚,仅有20多年历史,但是发展较快,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陆续出台了有关医院感染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由于将医院感染纳入等级医院评审内容,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有一定认识,但是也存在不少误区.现进行分析,以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知识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依法执业,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尚艳娥;张国栋;张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科学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玉华;莫慧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剖宫产术后不同体位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索通过改变剖宫产术后产妇体位提高产妇术后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100例在蛛网膜下耳隙麻醉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后体位,术后去枕平卧3 h后改为去枕侧卧位至6 h为实验组,术后去枕平卧6 h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皮肤压红、头痛及产妇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体位可改善皮肤压红,减少局部皮肤损害,不会增加产妇头痛发生率,可明显改善产妇术后体位不适.[结论]在蛛网膜下隙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采用去枕平卧3 h后改为去枕侧卧位至6 h是术后护理一种较理想的体位.

    作者:任丽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脏原有病变,肺和脏层胸膜破裂后,空气进入胸腔形成的气胸,常导致呼吸困难,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胸腔闭式引流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使肺复张,预防纵隔移位,消除胸膜残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0月对49例自发性气胸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治疗,恢复良好.现将治疗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冯丽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常见护理缺陷及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病人对医院的诊治以及护理要求也逐渐提高,护理工作的优劣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将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放置首位来抓,使护理缺陷降至低点.现针对查房中常见的护理缺陷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张爽;尚放;刘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抗肿瘤药物在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增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和黏膜上皮)也具有同等的杀伤作用,同时许多药物对心肝肾等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积极有效的防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是病人顺利地完成正规化疗疗程,以及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增强疗效进而提高治愈的关键.

    作者:管乐静;王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肾移植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是治疗不可逆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和首选方法.肾移植病人的长期存活取决于良好的免疫配型、精湛的移植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家庭护理.进行科学的家庭护理,严格合理用药及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边美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防范护患纠纷,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通过对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专业技术水平,调整服务意识;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收费标准,提高收费透明度,为产妇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等防范对策.[结果]产科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满意度提高.[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廖昆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耳聋、耳鸣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说什么.由于无法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病人常感到孤独、自卑,与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难,发病初期烦躁、后期出现反应迟钝.

    作者:关荣艳;常聪生;郭桂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防范

    为了减少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准确,通过健全和执行制度,加强管理;合理调整班次,恰当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与休息;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和定期分析总结,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规范等措施,有效防范了手术室护理缺陷,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艳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科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工作满意度测评已经成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方法.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尤其对产科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作者:何红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人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是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门诊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人到医院就诊,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继而进行有关检查,再者实施治疗、取药离开医院,病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由于过程复杂,就医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困扰,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就诊期间的不良刺激可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甚至产生病情突变.因此,门诊护士应随时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门诊分诊工作.

    作者:马呈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药补益药在家庭保健中的应用

    从现代医药学的视角来认识中药补益药的功效,阐述如何根据自己的证候评判自己是否属虚证,是否符合服用中药补益药的适应证以及如何顺应四季选用补益中药或食品,从而在家庭保健中把中药补益药用得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郎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中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对雾化吸入全过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婴幼儿雾化吸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智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它不仅给对病人带来危险,而且也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新生儿病房是高风险科室,护理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与护理缺陷.

    作者:薛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预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血管收缩剂、高渗性药物等,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出现血管变硬、变黑及黑色素沉着,有时发生药液渗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渗漏部位的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过程

    环氧乙烷又称氧化乙烯,低温是无色液体,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应用于精密器械、光学仪器、电子设备、各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的灭菌,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是目前低温消毒方法之一.现将我院的灭菌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周平;宋玉波;唐艳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地震致挤压综合征病人的重症监护

    对1例地震致挤压综合征病人实施重症监护,同时注重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并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提高护理预见性,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余娜;王越秀;许红璐;高明榕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