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噪声污染及控制措施

李建萍

关键词:手术室, 噪声污染, 病人, 重要场所, 噪声水平, 应激反应, 医疗仪器, 手术治疗, 科学技术, 环境要求, 工作环境, 医院内, 应用, 抢救, 改善, 超标
摘要: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医疗仪器的普遍应用,手术室的噪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医院内噪声水平常常超标,却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降低手术室的噪声污染,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人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是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护理文书是护理工作真实、客观的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学、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护理界人士进行了和正在进行着护理文书的改革与创新. 现从护理文书的理念、内容、形式3方面阐述改革护理文书的必要性,探讨护理文书改革的策略.

    作者:傅洁洁;李睿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的干预及效果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质量的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生122人为实验组,2005年7月-2006年6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生92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查房,实验组实施筛选并培训查房老师、专人专题查房、制订查房指引及进行多维教学查房评价等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护生对教学查房质量满意为88.0%,实验组为95.1%;实验组多种护理教学查房调查评价及护生外科实习理论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教学查房系列干预措施使查房内容更深入、提高了护士查房的能力、使护理查房规范化,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陈玉英;彭利芬;梁丽军;林平顺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翼点入路治疗额颅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多发引起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以致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并且病人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观察病情和做好护理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环节.我科2004年5月-2007年7月收治71例额颅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很好的疗效.康复良好44例,中度残废9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1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冯燕;赵希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长春瑞滨化疗渗漏的护理

    长春瑞滨,又名去甲长春碱、诺维本、盖诺,是人工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肿瘤新药,抗癌活性高,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有效的药物之一,对卵巢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肿瘤、食管癌也有较好疗效.

    作者:陆燕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护理管理者在医院中指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是医院组织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系统中数量多、基层、具体的管理人员,其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护理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的质量,关系着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对广大护士的职业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护理管理者要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及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加强多方面的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刘清珠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中药补益药在家庭保健中的应用

    从现代医药学的视角来认识中药补益药的功效,阐述如何根据自己的证候评判自己是否属虚证,是否符合服用中药补益药的适应证以及如何顺应四季选用补益中药或食品,从而在家庭保健中把中药补益药用得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郎琅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手术室噪声污染及控制措施

    手术室作为病人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环境要求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医疗仪器的普遍应用,手术室的噪声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医院内噪声水平常常超标,却难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改善手术室的工作环境,降低手术室的噪声污染,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非常重要.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地震致挤压综合征病人的重症监护

    对1例地震致挤压综合征病人实施重症监护,同时注重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并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提高护理预见性,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余娜;王越秀;许红璐;高明榕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结核菌素试验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普查分析,了解高校新生中的结核病流行情况.[方法]对2005级、2006级、2007级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对强阳性者行胸透检查并随访.[结果]该校新生中PPD试验阴性率60.08%,阳性率39.92%,其中强阳性率5.72%.2005级、2006级男女生PPD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西高校新生结核感染率较高,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志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它不仅给对病人带来危险,而且也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新生儿病房是高风险科室,护理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素与护理缺陷.

    作者:薛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耳聋、耳鸣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说什么.由于无法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病人常感到孤独、自卑,与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难,发病初期烦躁、后期出现反应迟钝.

    作者:关荣艳;常聪生;郭桂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预案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使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血管收缩剂、高渗性药物等,极易造成血管损伤,出现血管变硬、变黑及黑色素沉着,有时发生药液渗漏,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渗漏部位的红肿、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1例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后颅骨被吸收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去骨瓣减压手术是神经外科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的有效救治措施,去骨瓣减压术后一般3个月~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少排异反应,病人容易接受.我科于2008年7月收治1例自体颅骨回植修补后颅骨被吸收的病人,经二次颅骨修补术后,恢复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分析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状况,硬件设施差,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依从性低,洗手方法不正确,手细菌培养合格率低.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提高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的认识,回院后加强科内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提高其依从性,从硬件上改建洗手设施,推广速干手消毒剂,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结果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

    作者:郑熙琳;曾庭素;罗寻;杨钦露;何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成效

    [目的]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过期物品的数量和所需的人力消耗降到低.[方法]通过分析物品过期,查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对无菌物品间的管理继续应用5S管理法,同时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无菌物品间的室内环境以及无菌物品包装松散、穿孔、空缺与改进前相比无变化;无菌物品过期量与改进前相比明显减少,清理过期物品耗时也明显缩短.[结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体现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方丽;张健;黄光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基层医院常见护理缺陷及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病人对医院的诊治以及护理要求也逐渐提高,护理工作的优劣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将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放置首位来抓,使护理缺陷降至低点.现针对查房中常见的护理缺陷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张爽;尚放;刘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科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工作满意度测评已经成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方法.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尤其对产科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作者:何红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抗肿瘤药物在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增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和黏膜上皮)也具有同等的杀伤作用,同时许多药物对心肝肾等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积极有效的防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是病人顺利地完成正规化疗疗程,以及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增强疗效进而提高治愈的关键.

    作者:管乐静;王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脏原有病变,肺和脏层胸膜破裂后,空气进入胸腔形成的气胸,常导致呼吸困难,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胸腔闭式引流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使肺复张,预防纵隔移位,消除胸膜残腔,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0月对49例自发性气胸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治疗,恢复良好.现将治疗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冯丽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