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休克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

李红霞

关键词:休克病人, 实施, 心理干预, 脏器功能衰竭, 微循环障碍, 致病因素, 循环功能, 心排血量, 循环血, 综合, 细胞, 受损
摘要: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由于各种严重的致病因素而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不足,导致细胞受损,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1].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

    作者:唐红英;黄国荣;程红缨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手术缝合针包装方法的改进

    以前,我院手术器械包内缝合针一直是用针垫存放,在一次手术后常常会有血迹等污染,如用舍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可使针垫清洁干净,但缝线易断开,使用周期短.

    作者:董慧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计算机处方管理经验

    我院自2003年运用计算机管理处方至今,已经录入处方数万张,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计算机处方数百张.关于计算机处方管理,有一些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吴恩珍;张玉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职业防护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职业防护对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影响,总结助产士职业防护的经验.[方法]将实施职业防护前后的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比两组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助产士比对照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制定有效的管理对策,健全规范的职业防护程序,加强助产士职业防护意识,可降低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邹俊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臀部肌肉注射中病人疼痛程度的观察及护理

    对病人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病人会感到疼痛,疼痛的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现将120例臀部肌肉注射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产生疼痛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减少臀部肌肉注射病人的疼痛.

    作者:宗贝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任晓波;吴平;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鼻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对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00年4月-2005年5月收治的165例鼻出血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165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得出对不伴有严重全身疾病的鼻出血病人,鼻腔填塞、微波电凝、硝酸银(AgNO3)烧灼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等在促进病人恢复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西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广泛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迷走神经反射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但需及时发现和处理的特殊情况,严重时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认识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张文婷;刘俊连;杨婷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安全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急剧上升,而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则是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作者:范拉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人本疗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焦虑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分别于确诊后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前30 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前30 min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术前病人实施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可减低病人焦虑程度.

    作者:宋静;肖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作者:王佳玉;李雪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总结了15例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皮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为了控制或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系数.分析手术室现存或潜在护理风险因素,提出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监控机制,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从中心静脉置管联合输液泵谈化疗给药安全

    针对我国基层医院快速输液判断标准的欠缺,指出PICC给药联合输液泵在化疗病人治疗中,由于液体额外丢失减少,药液回心速度加快,心内化疗药物浓度升高,存在加重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有加大输液潜在危险:提出对于联合化疗长期使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病人,在静脉注射时,好采用心电监护仪或监护外周静脉压,指导快速输血、输液,以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黄霞丽;陈世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哑铃型垂体腺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一2006年12月45例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哑铃型垂体腺瘤病人围术期进行护理,结果病人手术顺利,全部康复出院,得出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伤口护理及生活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蓝海;刘晓华;邓秋容;谢冠玲;朱丽玲;钟洪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简述新生儿疼痛的定义及不良影响,重点介绍了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作者:黄清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颅脑受损病人在手术恢复室中的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

    随着微生物学的进步,医院内感染有所控制,但仍然有些问题尚未解决,如恢复室的病人,大多是做过大手术或经过各种仪器、器械检查或用过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等各种危重病人,这些病人各自带着不同的病菌进入恢复室使恢复室内集中的菌种类型高于一般病房,现将颅脑手术恢复室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动物致伤1416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作者:郑永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思考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医疗纠纷一直是上升趋势.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在我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典型的身心疾病,是一种慢性的生活方式病[1].

    作者:欧丽萍;潘雪;罗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