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婷;刘俊连;杨婷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3名经过培训的护士承担对访问组的术前访视,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增强了病人对手术的心理耐受程度,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结论]对围手术期病人心理护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余致芳;张贤仿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护理是人性化的事业,这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是护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着眼于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而目前我国护理人文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关于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思考.
作者:李述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一般病人护理记录是指病房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根据卫生部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190号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实行的,将一般病人(主要指二级、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纳入病历范畴,2005年3月《菏泽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将手术护理记录归人病历,而手术护理记录的加入,从法律的角度上规范了护理病历的书写,适应举证倒置的新形式,体现护理的证据意识,从而达到自觉维护护患双方权益的目的.
作者:姜丽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肌肉抽搐是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是由于低钙较严重或合并碱中毒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而发生.
作者:黄艳姣;鲍会云;宋玉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院前急救中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病情危重,正确的转运及护理可以使病人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
作者:孙军菊;白彩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水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作者:庄桂莲;杜兆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合格率.[方法]我院13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全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监督检查等干预方法,对医务人员洗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和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行为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
作者:刘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对病人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病人会感到疼痛,疼痛的原因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现将120例臀部肌肉注射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分析产生疼痛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减少臀部肌肉注射病人的疼痛.
作者:宗贝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
作者:肖晔;高文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现代主流观点认为压疮是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三者与机体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作者:李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高血压病发生率高,并发症可致残或致死.专家认为单纯地降低血压是不够的,控制血压的终目标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的终末器官的损害,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陈武华;王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作者:王佳玉;李雪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
作者:唐红英;黄国荣;程红缨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医疗纠纷一直是上升趋势.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M.leininger首先将多元文化理论引入护理学,提出了多元文化护理理论,或称跨文化护理.
作者:季坚;耿青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微生物学的进步,医院内感染有所控制,但仍然有些问题尚未解决,如恢复室的病人,大多是做过大手术或经过各种仪器、器械检查或用过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等各种危重病人,这些病人各自带着不同的病菌进入恢复室使恢复室内集中的菌种类型高于一般病房,现将颅脑手术恢复室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对专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作者:赵蕾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急剧上升,而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则是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作者:范拉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以前,我院手术器械包内缝合针一直是用针垫存放,在一次手术后常常会有血迹等污染,如用舍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可使针垫清洁干净,但缝线易断开,使用周期短.
作者:董慧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尿瘘和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分别为2%~10%和1%~9.7%,直接威胁到肾移植的存活[1].
作者:王方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