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刘海英

关键词:糖尿病, 病人, 心理分析, 慢性代谢性疾病, 不良心理状态, 治疗过程, 因素, 心理障碍, 生活条件, 控制血糖, 习惯, 家庭, 存在, 程度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因其病程长,治疗要求高,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病人还需要面对来自家庭、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诸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使糖尿病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2].而不良心理状态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

    为了控制或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系数.分析手术室现存或潜在护理风险因素,提出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监控机制,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从中心静脉置管联合输液泵谈化疗给药安全

    针对我国基层医院快速输液判断标准的欠缺,指出PICC给药联合输液泵在化疗病人治疗中,由于液体额外丢失减少,药液回心速度加快,心内化疗药物浓度升高,存在加重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有加大输液潜在危险:提出对于联合化疗长期使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病人,在静脉注射时,好采用心电监护仪或监护外周静脉压,指导快速输血、输液,以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黄霞丽;陈世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院前急救中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转运程序及护理

    院前急救中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病情危重,正确的转运及护理可以使病人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

    作者:孙军菊;白彩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鼻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对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00年4月-2005年5月收治的165例鼻出血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165例病人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得出对不伴有严重全身疾病的鼻出血病人,鼻腔填塞、微波电凝、硝酸银(AgNO3)烧灼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等在促进病人恢复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西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手术缝合针包装方法的改进

    以前,我院手术器械包内缝合针一直是用针垫存放,在一次手术后常常会有血迹等污染,如用舍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虽然可使针垫清洁干净,但缝线易断开,使用周期短.

    作者:董慧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简述新生儿疼痛的定义及不良影响,重点介绍了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作者:黄清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糖尿病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因其病程长,治疗要求高,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病人还需要面对来自家庭、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诸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使糖尿病病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2].而不良心理状态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自我管理教育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观察组43例,在常规指导下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指导,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值及母婴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作者:周娜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在我国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典型的身心疾病,是一种慢性的生活方式病[1].

    作者:欧丽萍;潘雪;罗向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不扎止血带静脉穿刺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扎止血带静脉穿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门诊需要静脉穿刺治疗的病人9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87例,A组用止血带,B组不采用止血带.[结果]不扎止血带穿刺准确性高,减轻病人疼痛,缩短了操作时间.[结论]不扎止血带静脉穿刺适用野战救护,急诊急救,以及在没有止血带情况下的静脉穿刺.

    作者:张美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行为教育干预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合格率.[方法]我院13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全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监督检查等干预方法,对医务人员洗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和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行为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

    作者:刘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安全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急剧上升,而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则是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作者:范拉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对休克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由于各种严重的致病因素而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不足,导致细胞受损,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1].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哑铃型垂体腺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一2006年12月45例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哑铃型垂体腺瘤病人围术期进行护理,结果病人手术顺利,全部康复出院,得出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伤口护理及生活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蓝海;刘晓华;邓秋容;谢冠玲;朱丽玲;钟洪花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任晓波;吴平;李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颅脑受损病人在手术恢复室中的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

    随着微生物学的进步,医院内感染有所控制,但仍然有些问题尚未解决,如恢复室的病人,大多是做过大手术或经过各种仪器、器械检查或用过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等各种危重病人,这些病人各自带着不同的病菌进入恢复室使恢复室内集中的菌种类型高于一般病房,现将颅脑手术恢复室感染因素及控制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人本疗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焦虑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分别于确诊后和冠状动脉介入术前30 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前30 min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术前病人实施人本疗法心理干预,可减低病人焦虑程度.

    作者:宋静;肖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对举证倒置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

    作者:肖晔;高文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压疮高危预测评估报告表的设计与实践

    现代主流观点认为压疮是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三者与机体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作者:李宜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肾移植术后留置单J管的护理

    尿瘘和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分别为2%~10%和1%~9.7%,直接威胁到肾移植的存活[1].

    作者:王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